可从皮肤黑点的分布范围来辨别,二元猪的皮肤黑点在5%以下,三元猪的皮肤黑点在25%左右。三元猪和二元猪的外观区别不是很大,可以通过看猪的外观像不像杜洛克猪来区分,如果外观像杜洛克猪,则可能是三元猪。三元猪是指3个品种之间杂交成的猪,而二元猪是指2个品种之间杂交成的猪。
一、二元猪和三元猪辨别
1、可从皮肤黑点分布范围区分,二元猪皮肤黑点一般在5%以下,三元猪皮肤黑点在25%左右。二元猪杂合程度比较大,杂交优势也比较明显,长势快,育肥效果好,应用较广泛,对于养殖技术的要求较低。三元猪可以充分利用杂交优势,提高瘦肉率,解决原种母猪不足的矛盾。
2、三元猪和二元猪的外观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可以通过看猪的外观像不像杜洛克猪来区分。如果外观像杜洛克猪,比如耳根稍立下垂、头粗大、骨重、没有花斑等特点,就有可能是三元猪。
3、三元猪是指3个品种之间杂交成的猪,主要采用A×(B×C)的繁育方式进行,其中A是终端公猪,这类猪主要用杜洛克猪,B是母系父本,主要用长白猪,C是母系母本,主要用大白猪。二元猪是指2个品种之间杂交成的猪,比如用长白公猪配约克母猪。
二、二元猪育肥长得快吗
1、二元猪育肥长得快,因为外二元猪具有体型大、瘦肉率高、产仔数适中、体态丰满、四肢强健、背腰平直、不踏蹄不拖肚等优点。一般在饲养条件好的情况下,二元母猪有较高的生产性能和市场价位,大部分数养殖场、养殖户都比较喜欢饲养二元母猪。
2、给猪育肥时要注意,猪的饲喂必须每天应定时、定量,要有一定规律性,如果饲喂混乱,就会让猪感觉到不适应,不利于消化吸收和生长发育。定时定量饲喂还可以增强猪的胃肠功能,提高猪的食欲和消化、吸收率。
3、调节育肥猪的食欲时,可以用精料和青料搭配饲喂。当猪不想吃料时,可以给每头猪投喂0.5-1公斤青料。饲喂时也可以用精、青料搭配,以先精后青的顺序进行。
生猪养殖 饲养技术
一.三元猪是指用三个品种杂交出来的猪,长得快!
二.三元杂交种又可分为外三元猪 (又称洋三元)和内三元猪(又称土三元猪) 二种模式。
1.外三元(洋三元):第一父本、第二父本和母本均为外来良种猪,杂交生产出三元杂交瘦肉猪。方法是先用长白猪品种的公猪配大白猪品种的母猪,所产二元杂交种中的母猪长大后,再用杜洛克公猪交配,就呌三元杂交,所生后代叫三元杂交种。叫杜长大
三元杂交种中的母猪长大后,再用第一父本长白公猪配。所生后代长大后,又再用第二父本杜洛克公猪。就这样循环下去!
2、内三元(土三元):以本地优良母猪为母本,一般先用大约克公猪为第一父本与本地优良母猪杂交,杂交生产出一代杂种母猪即二元母猪,二元母猪长大后再用杜洛克或长白公猪等作第二父本与二元母猪杂交,生产出三元杂交猪。上面的杂交顺序可用下面方法表示:
即杜洛克或长白公猪×(大约克公猪×本地母猪)。表示时,用X表示交配,且公猪名字在前,母猪名字在后。
三.内三元与外三元的相同点:均要以繁殖性能好的品种为母本,以生长速度快为父本,因此要注意:先后次序不能颠倒,所用公母猪顺序不能颠倒。
四.如何筛选最优杂交组合?
首先确定以繁殖性能好的品种为母本,以生长速度快为父本,然后进行最优杂交组合筛选试验,即可选出最优杂交组合。
五. 1983~1985年国家商品猪科技攻关课题研究组,对17个品种或品系进行了265个杂交组合,在中等营养水平下,进行了146批次试验, 筛选出适应我国某些地区饲养和不同市场要求的8个优良杂交模式:其中
1.三元杂交4个;
大白猪×(长白猪×北京黑猪);
杜洛克猪×(长白猪×北京黑猪)
杜洛克猪×(长白猪×嘉兴黑猪);
杜洛克猪×(长白猪×太湖猪)
2.二元杂交:4个。
杜洛克猪×上海白猪;
杜洛克猪×湖北白猪;
杜洛克猪×浙江中白猪;
杜洛克猪×三江白猪。
如要搞杂交,就用杜洛克公猪配当地母猪一般都不错!
(1)日粮搭配多样化 猪只生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单一饲粮往往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猪生长发育的要求。多种饲料搭配应用可以发挥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研究证明,单一玉米喂猪,蛋白质利用率为51%,单一肉骨粉喂猪则为41%,如果把两份玉米加一份肉骨粉混合喂猪,蛋白质利用率可提高到61%。
(2)饲喂定时、定量、定质 定时指每天喂猪的时间和次数要固定,这样不仅使猪的生活有规律,而且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提高猪的食欲和饲料利用率。要根据具体饲料确定饲喂次数。精料为主时,每天喂2~3次即可,青粗饲料较多的猪场每天要增加1~2次。夏季昼长夜短,白天可增喂一次;冬季昼短夜长,应加喂一顿夜食。饲喂要定量,不要忽多忽少,以免影响猪的食欲,降低饲料的消化率。要根据猪的食欲情况和生长阶段随时调整喂量,每次饲喂掌握在八九成饱为宜,使猪在每次饲喂时都能保持旺盛的食欲。饲料的种类和精、粗、青比例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可变动太大。变换饲料时,要逐渐进行,使猪有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这样有利于提高猪的食欲以及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3)以生饲料喂猪 饲料煮熟后,破坏了相当一部分维生素,若高温久煮,会使饲料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降低其消化利用率,且有些青绿多汁饲料,闷煮后可能产生亚硝酸盐,易造成猪只中毒死亡。生料喂猪还可以节省燃料,减少开支,降低饲养成本。
(4)掌握日粮的稀稠度 日粮调制过稀不仅影响唾液分泌,而且会稀释胃液,影响饲料的消化。饲喂稀料使猪干物质进食量降低,同时猪排尿增加,体热消耗增多。因此,日粮调制以稠些为好,一般料水比为1∶2~4。冬季应适当稠些,夏季可适当稀些。
(5)饲养方式 饲养方式可分为自由采食与限制饲喂两种。自由采食有利于日增重,但猪体脂肪量多,胴体品质较差;限制饲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猪体瘦肉率,但增重不如自由采食快。
(6)饲料品质 饲料品质不仅影响猪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而且影响胴体品质。猪是单胃杂食动物,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直接沉积于体脂,使猪体脂变软,不利于长期保存。因此,在肉猪出栏上市前2个月应该用含不饱和脂肪酸少的饲料,防止产生软脂。
(7)分群技术 要根据猪的品种、性别、体重和采食情况进行合理分群,以保证猪的生长发育均匀。分群时,一般掌握“留弱不留强”、“夜合昼不合”的原则。分群后经过一段时间饲养,要随时对猪群进行调整。
(8)调教与卫生 从小就加强猪的调教,使其养成“三点定位”的习惯,使猪吃食、睡觉和排便固定,这样能够保持猪圈清洁卫生,有利于垫土积肥,减轻饲养员的劳动强度。猪圈应每天打扫,猪体要经常刷拭,这样既可减少猪病,又有利于提高猪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9)防寒与防暑 温度过低时,猪用于维持体温的热能增多,使日增重下降;温度过高,猪食欲下降,代谢增强,饲料利用率也降低。因此,夏季要做好防暑工作,增加饮水量;冬季要喂温食,必要时修建暖圈。
(10)去势、驱虫与防疫 猪去势后,性器官停止发育,性机能减弱,猪表现安静,食欲增强,同化作用加强,脂肪沉积能力增加,日增重可提高7%~10%,饲料利用率也提高,而且肉质细嫩、味美、无异味。在催肥期前驱虫一次,驱虫后可提高猪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按照一定的免疫程序定期进行疾病预防工作,注意疫情监测,及早发现病情,及时采取措施。
(11)防止育肥猪过度运动和惊恐 生长猪在育肥过程中,应防止过度的运动,特别是激烈的争斗或追赶。过度运动不仅消耗体内能量,更严重的是容易使猪患上一种应激综合征,突然出现痉挛、四肢僵硬,严重时会造成猪只死亡。
(12)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水是调节体温、消化吸收饲料营养和剩余物排泄过程不可缺少的物质。水质不良会带入许多病原体,因此既要保证水量充足,又要保证水质良好。实际生产中,切忌以稀料代替饮水,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饲料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