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蒸菜是什么菜,它拥有什么历史来历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09:39:55
字号:

做菜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炒、煎、干烧、炸、熏、泡、炖、焖、烩等三十八种。其中,“蒸”这种手法并不少见,它看似简单,其实难度很高,对于时间和火候的掌握要想当娴熟。本期饮食文化带你来看看浏阳蒸菜。

浏阳蒸菜是什么菜,它拥有什么历史来历

 浏阳蒸菜是一道湖南的汉族传统名吃,属于湘菜。相传起源于明朝,历经500多年发展。以蒸腊菜为主,基本菜品有:干扁豆蒸蜡肉丁、清蒸火腿肉、剁椒蒸土豆、清蒸土家蜡肉、清蒸鸡蛋、清蒸茄子、清蒸干豆角、清蒸芋头,以及清蒸白豆腐、干豆腐、黄豆腐、黑豆腐、臭豆腐、白沙豆腐、卤豆腐、清蒸青辣椒等。浏阳蒸菜做法也颇多。

 浏阳蒸菜起源于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的上游——大围山脚下的东区乡镇,隶属于湘菜系列。

 相传明初时南京政权的朱元璋派兵与荆湘政权的陈友谅开战,因浏阳人支持陈友谅,朱元璋便血洗浏阳,造成“地广人稀、不见炊烟”的惨象,使浏阳周边省份的人口大量迁徙到浏阳。据《浏阳县志》记载,“宋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破潭〔潭州,今长沙〕,浏遭歼屠殆尽,奉诏招邻县民实其地”。

 于是外地移民纷纷迁入大围山脚下插草为标,当时移民大都来自江西,成为当地人口的主要来源。明嘉靖年间,一批福建人避倭寇乱,逃入江西宜春,随后,广东人亦接踵而至,竟达数万。他们搭棚而居,被称为“棚民”,明亡后,“棚民”不断反清,遭清廷捕杀,被迫逃亡。其中一部分潜入大围山的深山僻壤,垦地开荒……这些迁入户均保持原籍客家方言,世代相承,被称为“客姓”,当时较平阔的地方均为江西移民居住,“客姓”只好进入山区定居。客家人离亲别祖,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千里迁移,来到浏阳繁衍生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客家文化。

 蒸菜的形成跟浏阳的客家人的做饭习惯很有关系,过去的农村家庭人口都较多,农务也多,午餐晚餐没有太多时间来做,因而他们通常早上就一次把三餐的米饭都做好,用大锅烧水,烧开后把米倒入煮至六七分熟,然后再捞起来放入饭甑蒸熟,米汤则倒入潲桶拌上米糠给喂猪,而整个蒸煮米饭的时间可达一两个小时,聪明的客家人自然不会浪费时间,在煮饭的间隙,就会把菜配好,待蒸饭时一起放入饭甑,最后饭熟菜熟,一起出锅。既节省时间又能做出美味,是一种简单又实用的生活智慧。

 浏阳是长株潭重要的蔬菜供应地、全国养猪大县(市)、全国茶油生产先进县(市),现有近100个原辅材料基地和半成品加工企业为浏阳蒸菜提供了优质充足的原材料。浏阳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蕴植出的天然食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特别是氨基酸和含氮物质非常高,使味道更鲜美。独有的加工技法,丰富的食材品味,使浏阳食材更具独特性。

 浏阳蒸菜在蒸制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营养,避免了煎、炸造成有效成分的破坏和有害物质的产生。浏阳蒸菜含油脂少、热量低,易于消化吸收。蒸制过程中以水渗热、阴阳共济,吃了不易上火,所用调料量少,清淡养胃,有利于消费者的保健养生。

 结束语浏阳被授予了“中国蒸菜之乡”的称号,可见浏阳的“蒸”技术是全国公认的。浏阳蒸菜也因此得到了肯定。

岳阳三蒸是什么菜系

剁椒鱼头成为了湘菜里面的代表菜品,其实浏阳蒸菜里面的剁椒鱼头做法更加堪称一绝。因为浏阳有三样东西可以使鱼头味道倍增,一个是浏阳豆豉,另一个是浏阳茶油,还有一个是浏阳剁辣椒。茶油是树上结的茶籽果,经过炸制成油;浏阳豆豉始于汉代,历经了两千年的历史传承,形成了浏阳豆豉的特有加工工艺;剁辣椒属于坛子菜,而浏阳人做坛子菜是非常出名的。

各地都叫“梅菜扣肉”,只有浏阳叫“盐菜蒸扣肉”。说是盐菜,其实不含一点盐,浏阳的盐菜不同于一般的梅干菜,要经过三蒸三晒的工艺,全干、香味独特。不同的青叶菜品种都可以制作成盐菜,比如包菜、大白菜、萝卜苗、甜菜、青菜、大头菜等等。虽然这些品种名称不同,叶子的形状也不同,但只要按照盐菜的制作工艺要求制作,晒出了都可以的,只是有些杆子多一点,有些叶子多一点。

扣肉一定要选用新鲜五花肉炸制,“何爹浏阳蒸菜”有独特的扣肉炸制方法,这道菜的关键靠两点:一是要扣肉品质好,二是要盐菜品质好,能够让客人把盐菜吃光就达到了最高水准。

腊味合蒸是浏阳蒸菜里面的经典。浏阳人做腊制品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浏阳腊货是形成浏阳蒸菜的四大原因之一。腊味合蒸可以是任意三样或者四样腊制品合在一起蒸,根据“何爹浏阳蒸菜”的经验,一般是腊肉、腊鸭、腊肠或者腊鱼三样一起合蒸效果最佳。因为腊肉和腊肠的油分与腊鸭结合,使腊鸭味道更好,切成丝状的腊肠让食客在里面寻找,所以做这道菜腊肉一定要正宗的五花肉,如果采用前后腿的瘦肉就没有这个感觉了。做腊味合蒸还有一个一定不能忘记,就是要放几粒浏阳豆豉。

是湘菜系,湖南浏阳菜,在湖南是很出门的。

特色三蒸是湖南所特有的一道蒸菜。做法很简单。但创意非常的新颖。把单一的蒸菜组合起来。就成了一道宴会上的大菜。真的非常的有创意。下面就把这几道特色三蒸的几种原料的处理方法以及制作过程为大家帮下仔细了研究。特点:三蒸搭配合理,三种口味:牛肉是家常味,丸子是咸鲜味,南瓜是本味。

原料:牛里脊肉、去皮的南瓜、大米各150克,瘦猪肉末100克,糯米50克。

调料:豆瓣20克,酱油5克,味精8克,胡椒粉5克,盐3克,姜米、蒜米、葱花各10克,香油8克,料酒20克,鸡蛋2个。

制作方法:

(1)大米用微火炒至颜色微黄、发出米香气(炒制时要不停翻动,约炒15分钟左右),将米盛出晾凉,用粉碎机打成米粉。牛肉切成0.2厘米厚的薄片,将米粉和牛肉用豆瓣、料酒、姜米、蒜米、酱油拌成家常味装进小竹笼旺火蒸20分钟。

(2)猪肉末放鸡蛋、盐、味精、姜米、葱花、胡椒粉搅拌成肉馅。

(3)糯米用温水泡胀,捞出沥干水分,肉馅做成直径约2厘米的丸子,放在糯米中滚几下均匀粘上糯米,放入小竹笼中旺火蒸12分钟。

(4)南瓜切成5厘米见方、0.5厘米厚的片共8片,装入小笼内旺火蒸8分钟。

(5)选一大方盘,将蒸好的粉蒸牛肉、珍珠丸子、南瓜一起放入盘内,淋上香油,旁边用鲜花做装饰。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02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