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如何养殖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在养护时要正确浇水,提供充足的散射光,避免多肉植物徒长。春秋之际每隔两周可以施加一次薄肥,环境温度控制在12-28℃之间,每年开春进行一次换盆,并且对多肉根部进行修剪,这样能够让其生长的更加旺盛。接下来,从水分、光照、施肥和温度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
1、水分
多肉植物不喜积水环境,盆土长时间处于湿润状态也会使根系接触不到氧气,轻则植株徒长,重则死亡。春秋于黄昏之时浇水,浇则浇透;夏冬季节约半个月沿盆边轻撒两圈水,保持生存所需要的最少水分即可。
2、光照
大部分多肉植物,比如仙女杯、生石花等需要比较充足的日照,春秋生长期时可以将其置于室外,尽可能的接受长时间的无遮挡日照。多肉植物在紫外线充足的地方生长会拥有更加肥厚的叶片,而紫外线不足则会导致茎变长叶片稀疏。
3、施肥
多肉植物本于贫瘠沙漠生长,所以对于肥料的需求并不多。养殖时只需要在春秋两个季节进行肥料施加即可,富含氮磷钾元素的复合肥能够让多肉植物拥有足够的养分,顺利长大。冬季夏季则为植物的休眠期,不需要进行施肥这一步骤。
4、温度
多肉植物原产地为南非,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2-28℃之间,所以春秋为多肉植物的生长旺盛期。在高温的夏季和低温的冬季要做好降温和增温的处理措施。
多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1、无菌土壤:种植多肉的土壤要疏松、透气、排水良好,还要偏中性和微酸性,最重要的`是要无菌。因为多肉死亡的多半原因都是根部腐烂,引起根部腐烂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菌类。因此,在种植多肉前一定要对土壤进行暴晒、杀菌消毒。确保土壤本身无菌。
2、适量浇水:多肉的根部不能出现积水,否则很容易引起腐烂,在给多肉浇水要遵循见干见浇的原则,即盆土干透浇透水。不知道何为浇透水的话,看盆底有水流出就可以了。
3、充足光照:多肉的品种比较多,一般的品种都是喜欢光照的,所以种植多肉要保持充足的光照,但是夏季的烈日就不要直接暴晒了。充足的光照可以增加多肉叶片的厚度,颜色的亮度和透明度。
4、合适温度:多肉植物适合在15℃~28℃的环境里生长,种植多肉的环境温度冬季不能低于5℃,夏季不能高于35℃。所以养殖多肉,夏季要遮荫放在通风凉快的地方,减少浇水;冬季最好放在室内有光照温暖的地方。
多肉的特征
1、茎叶肉质:多肉之所以被称为多肉是因为它的茎叶都是肉质化的,肉质部分粗壮饱满,里面含有较多的水分、养分,颜色多是绿色的。有的富有光泽,有的被白粉。若是茎叶被折断,里面会流出很多水来。
2、品种众多:多肉植物的品质是比较多的,例如景天科,大戟科,龙舌兰科等等。多肉的造型也千姿百态,都有肉质化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