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歌词是:
滚滚长江东逝水
作词:杨慎
作曲:谷建芬
演唱:朱之文
歌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扩展资料:
《滚滚长江东逝水》原词似怀古,似物志。开篇从大处落笔,切入历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语中富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则具体刻画了老翁形象。
在其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谷建芬选此词为之谱曲,贴切地点明了《三国演义》悲壮慨叹的主题。
该曲用二部曲式结构,准确地表达了该“词”的内涵和层次,一感一叹、感叹结合,深沉悲凉之情随着旋律的跳进进入高潮“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气势雄浑、超脱悲壮的旋律反复一次,既展开了第二部分内容,与第一部分平衡,又尽情地抒发了无限感慨的情怀。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这句话的意思是:
知心朋友大多已不知去向,漂泊各地,天涯海角各一方。
这是送别 本义:告别的歌。 全诗: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这首歌词共三段,其中一、三两段文字相同。第一段,全部用来写景,选取了“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等典型的意象,“长亭”“古道”是写送别之处,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芳草”喻离情,《楚辞 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晚风拂柳”写惜别,“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诗经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山外山”喻天各一方,这一切离愁别绪,却都笼罩在“夕阳”之下,只感受到友情的温暖、斜阳的温暖、晚风的温暖。这一段,是环境的描写,离别场景的渲染:夕阳下,群山相连,一望无际,碧草连天,这是大背景;近处,长亭、古道,晚风轻拂,杨柳依依,再加上哀婉幽怨的笛声,哪一个有此经历的人不伤痛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