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车祸怎么处理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07:03:37
字号:

法律分析:一、在自驾游中发生事故

自驾游车祸怎么处理

如果事故发生后,立刻在车后设置标识,车上所有人应迅速离开主干道,撤至安全地带,以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尽快拨打交警及救援电话:122。122报警服务台是我国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为受理群众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指挥调度警员处理各种报警、求助、同时受理群众对交通管理和交通民警执法问题的举报、投诉、查询等而设的部门。该部门是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指挥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实行24小时值班。群众只要用电话拨打“122”即可免费接通122台电话。打电话后,并尽量不要破坏事故现场。

二、通知您参保的保险公司前来处理。

一般来说,汽车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大部分都能够得到保险赔偿,但也有一些例外,而这些例外大部分还是车主不清楚保险索赔知识造成的,真正不属于保险责任的事故非常少。常见的譬如离开现场等。而异地出险时,很多车主因为时间等关系,离开了现场导致不能索赔,所以第一要做的是一定不能移动车辆,并马上向保险公司报案。

1、如果是单方事故,只是自己的车辆损坏,那么保险公司会委托当地的分支机构到现场去查勘。

注:(如果承保的保险公司在当地没有分支机构,那么承保公司会委托当地的合作公估机构,如果连公估机构也没有,那么会要求报交警或车主自己拍照片,反正按照保险公司客服人员的提示进行操作就可以)

2、如果是多方事故,报交警处理。

注:一定要取得的是《事故认定书》。

三、做好应急处理

平时应在车内备有常用急救工具。随身带有急救及保险公司的热线电话号码。这点是必须的。也是很重要的,往往一些车主为了方便忽略了这些细节。还有出发前一定要作好所有必备的用品,事先规划好路线等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零八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本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

稻城亚丁坠江事故4女孩身亡雅砻江自驾之路该怎样保护自己

汽车发生意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汽车爆胎

①超载的汽车、高轮胎压力或轮胎本身的损坏会导致车辆在行驶中爆裂。后轮胎爆胎会导致车尾晃动,但方向不会失控。这可以通过反复缓慢地踩下刹车来实现。

②爆胎会导致汽车转向坏轮胎的一侧。此时,你应该用双手控制方向盘,慢慢松开油门踏板,这样汽车就可以利用旋转的阻力自行停止。急刹车和快速回缩会导致车辆重心前移,导致汽车甩尾甚至螺旋上升。

2.刹车失灵

当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时,如果刹车失灵,你应该迅速从高速档换到低速档,并利用发动机的牵引力来降低车速。下坡行驶中如果出现刹车失灵,除了用发动机刹车外,还应利用路边的自然障碍物停车,尽可能减少事故的伤害。

3.汽车发生侧滑

①大多数打滑是由于在进入弯道前过度刹车、将负载向前转移、更高的速度、延迟转向和急于纠正方向造成的。

②如果过度制动造成侧滑,则应松开制动踏板,将灯光反向,使驱动轮恢复牵引力;如果车速较高,转向时造成的急冲侧滑,则应一边松开油门降低车速,一边根据车速和侧滑的状态向侧滑的一侧轻轻打方向盘,使汽车脱离侧滑状态。

4.失去对方向的控制

如果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失去方向控制,应果断使用脚刹车停车,但注意不要刹车过猛,以免打滑。

补充知识:更换轮胎的八个步骤

1.将汽车停放在坚实、平整、没有油和水的表面上,这样既不会妨碍其他车辆的移动,也能确保更换轮胎时的人身安全。

2.拧紧手刹。

3.在汽车后部放置一个警告装置,并打开双弹跳灯。

4.使用专用扳手稍微松开轮胎螺栓。

5.将千斤顶放在举升点上以举升车辆。车辆两侧有两个举升点,靠近轮胎。不得将手和脚放在车辆下方,以免千斤顶翻倒,车身下沉,危及人身安全。

6.更换轮胎后,拧下待更换轮胎的螺栓,并用专用扳手尽可能拧紧。

7.将车轮放在地面上后,继续以最大扭矩拧紧轮胎固定螺栓。

8.收好已更换的轮胎、工具和千斤顶。

今年不久,就开始闹出新闻,在稻城亚丁的路上有四位成都女孩子坠入雅砻江,目前已经有两个女孩子被证实是已经死亡,还有两位还在搜寻之中。这条稻城亚丁之路被太多人渲染,景色固然美丽。时不时的事件也不得不警示大家,这旅行路途上的凶险。

去年西藏自驾游的第一站就是亚丁,从雅安到雅江,过理塘到稻城亚丁,这一路属于高海拔路段,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最高超过4000米。对于常年在低海拔生活的人,海拔超过2500米,就开始会感觉身体不适。

亚丁是很有挑战的景区,从海拔4200米开始,徒步6小时登顶才看到牛奶海、五色海。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任何体力活动都会比平地消耗更多的体力,没把握好还容易发生严重的高原反应。

很多车友知道老罗多次自驾西藏,有打算去自驾西藏的车友多数是来问老罗他的车行不行,其实现在路都很好走,是辆车就能开到拉萨去,而西藏自驾的危险点不在于车、不在于路、而在于人!

你有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安全驾驶意识够不够,山路驾驶的经验足没足,有没有为司机的高原反应、疲劳驾驶准备好预防、应对措施,这些才是影响你能否到达的关键因素。

在风景如画的高原路段驾驶,高反、疲劳、分心、兴奋都可能会造成事故,而这样的道路容错率太低,一旦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就可能永远没有改正的机会。

据报道车上4位女孩,均来自成都洛带镇,是在稻城亚丁返回成都的过程中不慎坠江。其中,年龄的最大30岁,最小的仅24岁。截止11日已经找到两人,皆已遗憾离世,另外两人仍在搜救之中。

从视频中看,这起事故的原因很清晰:

1、双向车辆入弯前没有鸣喇叭互动。

2、事故车入弯时车速过快,导致弯中急打方向时车辆失控滑出路面。

第一点是因为司机缺少弯道安全驾驶知识,但是第二点是什么原因,我们不得而知,是车辆故障还是换了新手?是在司机看风景还是聊天分心?是高原反应还是疲劳驾驶?一切都有可能!

这只是自驾途中最常见的一个普通弯道,一个失误就产生了如此严重的后果,今天老罗就借着这个案例,给大家详细讲一讲西藏自驾游、高海拔驾驶、山路驾驶的一些注意事项,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一、翻山

整个川藏线要翻越13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其中两座海拔5000米以上。翻越每一座山口都是千米以上的落差,从山脚盘旋而上到山顶,再从山顶盘旋而下,多回形针弯道。

翻山路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弯道多、弯度大、直道少,偶尔有直道也很短。你可能会以20km/h的速度跟在大车后面很长时间都超不过去,这个时候不能着急强行超车,弯道盲目大超车很容易引发事故,一是大车过弯时会占用两条车道,二是弯道盲区可能有逆向而来的车辆。只能等到较长的直道,或者通过副驾帮忙看前方弯道,确认前方几个弯道都没有来车,再找合适的机会超车。

在多弯的山路上,如果你想要超越大车,首先你不能跟车太远,因为超车的机会往往都是稍纵即逝。等你加速靠近时,已经到下一个弯了。只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车速拉近车距。机会一来立即鸣笛、闪灯、地板油。

对于常年在川藏线上的大货车而言,鸣笛、闪灯意义只是告诉他你的存在和你的意图,不能指望他会为你减速、让路。因为这条线上的小车是让不完的,他只会以自己的节奏前进,当然也不用担心他会为难你,毕竟一旦出事都不会有好处。

地板油的目的就是为了果断的抓住这稍纵即逝机会,一旦错过机会很快又是弯道,还得老老实实跟在后面吸尾气。

翻越每座高山之后,都会一个超长的连续转弯的下坡路等着你,如果你以平时的驾驶习惯来开这段路,一定是轻踩刹车、保持车速、平稳过弯!

但在这里这种方法是不对的!

连续长时间使用刹车,可能烧坏刹车皮导致刹车失效,后果相当严重。

应对方法有:手自一体车辆切换成手动模式,在二、三档来回切换,利用发动机转速来控制车速。

这种方式是优点是:安全性高。缺点是:来回换档比较麻烦,同时发动机转速到4000-5000转的声音会让不少车主不适应。

还有另外一种方法:脚放在刹车上,前进档让车辆自由下行,车辆超速时,一脚重刹车,再任其自由下行,速度高了再一脚刹车。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省事、操作简单。缺点是一脚重刹会让车辆有明显的顿挫感,容易让乘客不适。

带陡坡缓降功能的车辆可以略过。

下长坡空档滑行?别开玩笑了,谁会用生命去省油何况也省不了油。

二、路基塌陷

从巴塘到芒康的路是沿金沙江而建的。路的一边是山体,另一边就是滚滚金沙江水,过金沙江大桥进入芒康境内的这一段路,路基在2016年洪水期被严重冲毁。

到目前为止被冲毁的道路没有进行过修复,只是在路面被冲毁位置再从山体上开出一条车道保证了道路的通行,但路面质量和道路安全都有很大问题。

经过这段路时,在不影响双向车辆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尽量让你的车子靠近山体一侧,谁也不知道看似平整的水泥路面低下,路基是否被江水冲走。

三、落石

一条两千公里的川藏线绝大部分依山而建,从山上落下几块石头这是很正常的事。如果要它再掉在你车上,这是比中500万**还要小的概率,这种事不是安全驾驶知识能防的,还要靠平时多行善事积累人品。

但是,我们在自驾西藏出发前多了解一些与落石相关的知识还有必要的。当前方山体冒出白烟、前方有小石块从山体滑落时,可能是大块落石的先兆,小块落石离车较远时,应停车观察再做决定,离得近时应立即加速离开危险区域。

在这大石块在我们车辆通过前100米左右的时候掉下来的,幸好翻了一半就停住了,没有伤到前面的车辆。

落石击中车辆的情况是很少见的,但是石头落在地上被过往车辆压到就很常见了,这些不知道岩石有多坚硬的车主,轮胎用罢工的方式给他们上了一课。

所以通过有落石的山路,千万不要小看地上小小的石块,尽量避开行驶。否则可能要在高海拔实战练习换备胎了。

四、雪地

西藏除了短期的雨季,平时的雨水是比较少的,但是在几个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这里下雪是不需要理由的,你要作好随时下起冰雹、雨雪的准备。

每个高海拔的山顶都设有地标、观景台等,来往游客都会停下来拍照。开车经过这些地方时,要注意站在路中间拍照的行人。

下雪前期都是冰雹为主,如果你经过山顶时正下着冰雹,要注意控制车速,特别是越过山顶开始下坡时,地上的冰雹能让你车辆的制动效果大幅下降,这种路段车辆一旦失控几乎没有生还可能,唯有低速缓行确保安全。

五、涉水

这两张图都是去年拍的,图一是林芝到拉萨之间,三次自驾西藏就冲了三次。图二是巴塘到芒康之间,山体塌方临时开辟的涉水道路。

不管是常规道路还临时道路,涉水路段需要注意几个要素:水的深度,你的车子通过时会不会熄火?水流急度,你的车子通过时会不会被冲走?隐藏危险,水下道路会不会有坑?

西藏自驾等待救援绝对是下下策,不冒险才是上策。没把握的情况下,把车停在一边,等与你车辆同类型的车辆通过后,再从他走的轨迹安全通过。

六、堵车

堵车是不预料的?错!

川藏线上修路、坏车、事故、弯道大车会车困难等因素,堵车基本是有规律的。

一天三小堵,三天一大堵,很准!,

被堵了怎么办?

大多数车主是老老实实排队的,但每次排队总能看到逆行借道加塞的。而国人的劣根性在这体现得淋漓尽致,只要有一个逆行加塞的上来了,老老实实排了半个小时的队,就会有冒出头来跟进加塞的。往往路通了却被这些人给堵死了。

虽然有些车辆加塞成功插了几十辆车的队,其实路通之后他们只比原来的位置快几分钟而已。但有失败的后果就不一样了,下图就是我亲眼见到的,加塞没完成,对向来大车,情急之下挤上了同向的大车。路通了,大家走了,只留下他傻傻在那拍照

记得每天出门先把油加满了,半路上加油的少,堵在山顶没油的感觉可不好受。

七、车队

西藏自驾的路上遇到车队是很正常的,搞清楚车队的几个特性,可以让你更好的与他们相处。

首先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开双闪。非常不好的一个习惯,他们的车辆并没有什么问题,就是给队友一个信号而已。

车队的车辆一般都跟得比较近,为了保证他们车队的完整性,车辆中间不会有太大的空间。如果你夹在其中,一旦前车急刹,很容易连环追尾。

如果车队头车从后面超你,后面的车会陆续跟进超你,不要在这个时候试图强行加速,因为二号车现在想的就是超过你跟上头车。如果你觉得车队速度可以,想跟他们的话,可以等车队全通过之后跟上尾车就好。

在多弯道的山路上,跟车队还是比自己单独一辆车更安全、轻松的。

八、高原反应

一般西藏攻略里都有,我简单说两点:提前服用红景天,驾驶过程中有轻微不适时立即换司机,喝一支葡萄糖闭目养神。头晕严重、四肢无力是严重高反症状,应该立即就医。

自然吸气的车辆也偶尔会有高原反应,油门到底也只能跑40-50km/h,不用担心开一段路就好了。

九、超速驾驶

超速驾驶是堵车的后遗症之一,西藏自驾的路不像长途跑高速,可以计划一天跑几个小时就休息。有时计划当天跑十个小时,在山顶上堵几个小时就很晚了,下山的路一般限速30-40km/h,但是你会发现只要不是弯道,边身的车会80km/h嗖嗖嗖的从你身后超过。

今天已经跑了十小时了,这会已经天黑了,你离目的地还有100多公里,即使你们两个司机也都有些疲劳了,你也不可能在这山上住下,留给你选择的就只有:超速驾驶、疲劳驾驶、夜间行车。

如果你的安全意识好,可以选择其中更适合你状态的方案,但是路上会有很多夜间疲劳超速驾驶的司机从你身边超过。

十、疲劳驾驶

堵车是造成疲劳驾驶其中一个原因。自驾西藏一般至少需要15-18天,很多人出发前就已经计划好回程上班的时间,所以行程中每一天都不能耽误,即使前一天因为堵车晚上2点才到酒店,第二天还是继续8点出发。

所以日复一日的疲劳驾驶!

老罗(头条号老罗安全驾驶)西藏自驾途中也非常疲劳,中途多次堵车,几次早起买票,晚上还要抽些时间来写文章。好在我们有五位司机轮流开车,即使行程疲劳,也能保证每天在精神饱满的状态下开两个小时。

希望自己能安全驾驶川藏线,就需要更合理规划路线,准备多名轮换司机,要求副驾驶精力充沛协助司机,准备充足的食物和红牛,在极端情况下也能保持良好的驾驶状态。

十一、夜间行车

天黑下来之后,一路上去西藏的车队的行车速度是明显下降的,毕竟在陌生、坑洼路段、弯曲山路夜间行车,快速行驶很容易出事。

但这路上还有一种车,依然保持的原有的速度,一骑绝尘,呼啸而去,那就是客运大巴车。

大巴车车灯亮、车身高,司机视野好、对路况熟悉。是夜间跟车的首选。

夜间在坑洼路段、弯曲山路跟好一辆快速行驶的大巴车,是需要一定技巧的。

即不能跟丢,更不能存在安全隐患。

正确的跟车方式就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对方急刹时确保不会追尾。

紧盯前车两个后轮,跟随前车轨迹可避免绝大部分坑洼和山体落石。

观察前车车身是否平稳,前车车身摇晃则点刹降速,避让坑洼、落石,前车车身一直平稳就随时准备加油跟上。

我们都向往着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西藏自驾游一定要慎重,制定好周全的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在这条路上绝不允许犯错!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1999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