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保温免拆模板地方标准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06:58:28
字号:

如下:

浙江保温免拆模板地方标准

由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立项,北京中材建研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镇江天利阳光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田昌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俊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潍坊中能世通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远大玻纤网有限公司、山东平安亿佳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等优秀单位编制的团体标准《建筑用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应用技术规程》正式实施。

根据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文件“关于《建筑用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应用技术规程》等四项团体标准立项的公告”(中绝协发[2018]第15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系统构造和要求;5.设计;6.施工;7.验收。

本规程由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标准和质量工作委员会归口管理,由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模块化建筑(Prefabricated Prefinished Volumetric Construction,简称PPVC),是指将建筑分成若干空间模块,模块内的一切设备、管线、装修、固定家具均已做好,外立面装修也可以完成。

将这些模块构件运至施工现场,就像“搭建积木”一样拼装在一起的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高端产品,具备自身高度的完整性。

模块化建筑技术的优点:

1.施工速度快,同大板建筑相比可缩短施工周期50~70%。

2.装配化程度高(装配程度可达85%以上),修建的大部分工作,包括水、暖、电、卫等设施安装和房屋装修都移到工厂完成,施工现场只余下构件吊装、节点处理,接通管线就能使用。

3.对环境污染极少。

4.方便后期扩建。

模块化建筑技术的缺点:

1.模块化构件的预制工厂投资大

2.运输、安装需要大型设备

3.造价较高

4.单模块面积受限,建筑适用范围低

扩展资料:

模块化建筑技术最早是由摩西·萨弗迪在1967年于蒙特卡罗举行国际博览会(Expo 67)的设计生境馆(Habitat'67)中制作一座模块式混凝土住屋集合体。

由3个独立的成套房间单位群集组成,这些房间单位排列成类似沿着锯齿形框架堆成的不规则方块机体。这种在预铸组合式住屋中运用模数的大胆实验在当时引起国际间相当大的兴趣。

1972年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设计的中银舱体大楼也是一栋典型模块理念建筑。黑川与运输集装箱生产厂家合作,大量采用在工厂预制建筑部件并在现场组建的方法,所有的家具和设备都单元化,收纳在2.3m×3.8m×2.1m的居住舱体内。

舱内设置非常精简但功能齐全,整体设计程度非常高,连窗户的细节部分也像制造汽车的工艺那样精致。就建筑整体而言,也具有制造工艺的精致感。

近代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在过去几十年中也都发展了成熟的预制化建筑系统。但是预制化仅仅是建筑构件的标准化,还不等同于模块化建筑。

模块化建筑指的是建筑空间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空间的的预制。早期的模块式建筑主要为了适应快速建造和低成本的社会住宅的需要。现如今重谈模块建筑责更符合当今绿色生态的理念。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模块化建筑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1998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