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泥鳅需要多少成本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06:01:43
字号:

泥鳅的养殖成本相对较低。通常养殖场每亩租赁费400~600元/年,饲料成本6000~7000元,每亩10万尾,每万尾800元,网具400元,渔药消毒剂100元,水电200元,备用金1000元,每亩泥鳅养殖利润约6000~17000元。二、泥鳅养殖有什么好处?1、耐缺氧:泥鳅通过皮肤和肠道呼吸,耐缺氧能力很强,可以实现高密度养殖模式,不会出现常见鱼类因缺氧而泛滥的现象。2、杂食性:泥鳅有杂食性,饲料容易解决。玉米、小麦、大米等谷物、米糠、豆渣等下脚料可作为泥鳅的饲料。3、繁殖力强:泥鳅的繁殖能力很强。一般一条母泥鳅一年能产卵3000粒左右,春夏秋三季都能繁殖。4、生长快:泥鳅生长快。一般泥鳅苗,春季繁殖生产,冬季能达到较大的市场规格,资金回收非常快。3、泥鳅养殖的方法有哪些?1、水缸养殖:农家院可以用木箱或水缸养殖,底层用粪肥、土、稻草和土的混合物填充,厚度30厘米,水深30-50厘米,有出入口,可连接串联或集中养殖。2、网箱养殖:泥鳅可在湖边、河边、大泥塘、有流水的溪流处进行多年网箱养殖,面积40-50平方米。在网箱四角的底泥中插入竹签,网底紧贴泥面,加三块多孔板或两束稻草作为人工鱼礁。3、鱼泥鳅混养:泥鳅是一种底栖杂食性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鱼塘混养泥鳅不需要饵料。一般可以和草鱼、链鱼、鲫鱼混吃,不能和青鱼、鲤鱼、黑鱼混吃。4、水田养殖:泥鳅水射流养殖是将水稻养殖和泥鳅养殖有机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水田浅水环境)下的立体养殖模式,分为槽式和池式两种。(1)沟滑型:沟滑型就是在稻田里挖鱼沟。鱼沟作为鱼类的栖息地,一般都是挖成“井”和“十字”的形状。鱼沟要求四面均匀分布,宽35厘米,深20-30厘米,占稻田总面积的8-10%。(2)塘塘式:塘塘式在水田内或外低洼处挖塘,塘与水田沟相通,宽50厘米,深1-1.5米,占水田总面积的10-15%。但应注意稻田施药对泥鳅的毒性。5、池塘养殖:泥鳅一般用天然泥塘,经济实用,但为了防止池塘漏水,必须考虑人工池塘。(1)天然泥塘:天然泥塘:简单,投资少,食物充足,自行养殖,一次性投资多年,经济实用,利润高,无风险,适合初次养殖者,注意泥鳅逃离工农业污染。(2)人工池塘:人工池塘可用土池或水泥池建造,面积300-500m2,深度90-110cm,水深50-60cm,墙高40-50cm,有进水口、溢流口和排水口,适合大规模养殖

养泥鳅需要多少成本

养泥鳅用水泥池好。

水泥池泥鳅养殖技术:

一、设施建设

1. 水泥池

水泥池可建成地下式、地上式或半地上式。池壁最好用24cm砖墙砌成,池底先用“三合土”打底,然后浇一层5-10cm的混凝土,内外壁及底面用水泥抹光。根据地形,可修成长方形或圆形,面积50-200m2左右,池深1.0-1.2m,水深0.5-0.7m。长方形的池子容易修建,便于拉网,池底应向短边有一定倾斜度(2%-3%)。圆形池子排污能力较强,底面中心为全池最低处。由于泥鳅具有避光性,水泥池上应搭建遮阳网,在炎热的夏季也起到降温的作用。

2. 排灌设施

排灌设施的要求是要能自行排尽池水,并能及时加注新水。在池子最低处设排水口,排水口直径10-20cm,其上用直径60-80cm、高1.0-1.2m的圆桶状滤网罩住,既避免因吸附污物而影响排水,又不伤鱼。在池外的排水口,可设一活动的竖立园管,池水从该管上部排出,该管的高度即为池水的深度,可根据需要设计该管的高度。将该管从排水口拔出,则可排尽池水。进水口应高于池水水面,水源如为地表水,进水口应用滤网罩住;如为地下水,在加水时应有一段曝气的过程,以便地下水增温、增氧。滤网网目为

2mm。

二、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新建的水泥池首次使用前,需用清水浸泡15d以上,“试水”无害后方可以放鳅苗。水泥池使用前用清水将池子洗刷干净,曝晒4-5d,然后用漂白粉(20g/m3)或三氯异氰尿酸钠(5-10g/m2)等消毒液全池泼洒消毒。24h后将消毒液排净,并加入新水50-70cm,10d后就可以放泥鳅苗了。

三、放养:泥鳅的养殖周期一般为5-9个月,有当年苗(人工繁育苗)直接养成和隔年苗(野生苗)养成两种形式。放养的鱼种要经过严格筛选,确保无病无伤,游动活泼,体格健壮,规格尽量保持一致。

1. 鳅苗消毒

用食盐水消毒时,由于食盐溶液对泥鳅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泥鳅分泌大量黏液,不利于泥鳅成活,故建议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用量为10-20mg/L,浸浴5-10min。

2 .鳅苗的放养

由于泥鳅对低氧的耐受力较高,其放养密度可按春季水体缓冲度的上限来设计,这是泥鳅进行高密度养殖的依据之一。当年苗的放养规格3-5cm,密度200-300尾/m3;隔年苗的放养规格6-8cm,密度100-200尾/m3。

四、饲料与投喂

1 .饲料

可以购买泥鳅专用(膨化颗粒和沉性颗粒)饲料,也可以自己加工。参考配方:鱼粉10%-15%,豆粕25%-20%,花生饼20%,菜籽粕5%,啤酒酵母5%,膨化玉米粉

35%,另加食盐0.2%,磷酸二氢钙2%,添加剂。

2 .饲喂

100m2池子设饲料台3-4个。饲料台面积1m2左右,其周边应有10cm左右的垂直沿,以防饲料团被泥鳅拱落水中。饲料台应沉入水中20cm左右。

鳅苗入池第2d就可以投喂。将粉状配合饲料拌合成软团状置于饲料台上,如有条件,可将动物性饲料剁碎掺入(鳅苗40%、中鳅20%、成鳅5%左右)。投喂要做到“四定”,日投喂3次,6:00、13:00、20:00。

日投饵量按池中泥鳅总重的3%-7%计算,并根据季节、天气、吃食情况适时增减,以投喂1h后无残饵为宜。放养野生苗时,放养后1星期内投饵量应为正常的50%,驯化适应后按正常投喂。

五、日常管理

1. 换水

春秋季每7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3-1/2,夏季每3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5-1/4,并要彻底排出底层污水。

2 .光温控制

春秋季需要阳光照射,夏季需要遮阴。水温应控制在30℃以下,以不超过28℃为佳。

控制方法为池子上方设置遮阳网和加换新水。加换新水时要注意新水的量和温度,避免换水前后水温变化超过5℃。

3 .有害藻类的控制

青泥苔是泥鳅池中常见的有害藻类,常生长在池壁、滤网、饲料台,与水体浮游生物争夺营养,缠绕泥鳅,败坏水质。一旦发现必须清除。可用0.7×10-6硫酸铜全池泼洒清除。

4. 观察摄食情况

每天投喂饲料时都应观察泥鳅聚集、摄食状态,观察长势,10-15d抽样1次,抽查测算泥鳅生长速度、饲料系数,以便调整日投饵量和饲料配方。

5 .巡塘

每天早中晚巡塘,及时捞除病泥鳅,清除残饵和杂物,尽可能做到早发现问题早解决,并做好记录。

六、 病害防治

1 .预防措施

(1)消毒

放养前对养殖池和鳅苗消毒。每15-20d用生石灰(20g/m3)或二氧化氯(0.15g/m3)

全池泼洒,保持良好环境,并对食料台经常清洗消毒。

(2)药饵

每月投喂药饵1次,药物为大蒜素或保肝解毒宁等,每次连喂3-6d,可清热解毒,增强泥鳅体质,预防肠炎。

2. 常见疾病的防治

(1)水霉病

使用水霉净0.15-0.30g/m3全池泼洒,1天1次连用3d。

(2) 打印病

溴氯海因0.15-0.20g/m3全池泼洒,1天1次连用2d。

(3) 烂鳍病

聚维酮碘0.45-0.75g/m3全池泼洒1次,隔日再用1次。

(4) 寄生虫病

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0.7×10-6的浓度全池泼洒。或晶体敌百虫按0.5-1.0g/m3的浓度全池泼洒。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1989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