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素养》从自我管理、人际影响、高效团队三个模块中精选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9项最基本的职业能力,即自我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职业形象与礼仪、时间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作为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核心。
在校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
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职业素养有:
1.必须要有独立的人格以及思想,一个人只有拥有独立的人格,才能够不会被别人的观点而左右,需要时刻确定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不能成为一个只知道一味谦让了性格。
2.明确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在仕途,商界,学术三个方面选择一条。一个人在人生求职道路上,基本上就是这三条中的某一条。学生必须以此作为出发点,根据自己的选择做出职业生涯规划,从此塑造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3.一定要以自己的学历背景以及学校为荣。工作单位在选人的时候不只会看学历背景,更是注重个人职业素养以及能力。
4.需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且可以非常确定自己的目标,朝着目标一直勇往直前。
5.必须坚决拥护党的方针路线以及政策,在一些政治问题上必须跟着党的指导走,站在人民利益的一边,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
6.必须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且在待人接物上能够表现出非常优雅的言谈举止以及文明礼貌。能够在日常社交中做到以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基本动作。
在校大学生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的方式如下:
1、要培养职业意识,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据此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结合环境如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2、通过技能训练和资格证书考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职业准入的标准,它反映劳动者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一种考核水平。全面、科学、权威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必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3、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比较容易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学校的教学及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是针对社会需要和专业需要所制订的。旨在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知识的运用,并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
4、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素养。隐性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核心职业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独立性、责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