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肯定大家都见过,而且还有很多人吃过,黄鳝它为热带及温暖带的鱼类,总体来说黄鳝它的适应能力特别的强,栖息在水体底层。可以说在一些有沼泽被水淹或有淤泥的位置,是特别适合黄鳝生长的。黄鳝的饲养环境要求特别高,黄鳝饲养的环境要求有哪些?
水温
黄鳝为变温脊椎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全部活动与水温有特别大的关系。水温低导致停食,水温适合,适量特别大,水温太低,会产生生命危险,进入蛰伏状态达数月之久;水温太高,钻窟窿蛰伏。
水源无污染
饲养水体随时有新鲜的水源弥补,尽量扩展池面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经常整理水面过多水生植物,包括池边的杂草,避免自身污染。在黄鳝饲养过程中,水色及其改变是判别水质好坏的重要指 标。水色是水中浮游生物悬浮物数量、种类的综合反映。水色彩以绿色水体最好。水色太瘦发白,白斑、水霉、溃烂病害容易发生; 太肥水色发黑老化,溶解氧的缺乏而引起浮头,影响饵料的使用和生长。
池水消毒
必须要定时用20×10~6的生石灰水泼洒,使水体ph值到达七以上,还必须注意要及时捞出病死的黄鳝,以及有病害的黄鳝,对黄鳝进行处理,也可以找一处安全健康的土,将它进行处理,避免黄鳝它的病况蔓延,让土壤或水质产生二次污染,如此会对黄鳝它的身体健康以及病况产生威胁。
水深?
黄鳝体内因没有其他鱼类那样的鳔,因此喜欢休息于浅水区,水深大概20?30cm。在深水区域里,要是有密布的水生植物生长,黄鳝能依靠水草休息于水面下30cm以内的水域中。
1、关于水质
一般能养殖鱼、虾且排灌方便的水体都能养殖黄鳝,水体大小不限,只要能设置网箱的池塘、河沟、水库、藕塘均可,但水深最好在1米以上,水质较好,中性偏碱(pH值在6.8~7.5之间),同时水温要求变化不大,若池子太小水温易变化,不利于黄鳝养殖。
2、控制水位
池水不宜过深,一般底泥厚30厘米,水深5~10厘米。夏天雷雨时,如池水上涨,黄鳝外逃量很大,甚至全部逃光。所以,这时一定要及时排水,控制好水位,保持水面与池顶的距离。因黄鳝鱼习居穴中,头不时伸出洞外窥测或呼吸,水层过深,将迫其游出洞外,不利生长。
3、饵料投喂
黄鳝是肉食性鱼类,它的主要饵料有蚯蚓、蝌蚪、蝇蛆、小鱼虾、蚕蛹、螺蛳、河蚌肉等,其中以蚯蚓为最好。人工饲养黄鳝,在动物性饵料不足的情况下,也可兼投一些植物性食物,如麦麸、米饭和瓜果皮等。黄鳝不吃腐臭食物,因此变质的残饵要及时清理,应根据每日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以不剩和稍剩为度,不可时多时少,时饱时饥。残饵过多,不仅浪费,而且食饵腐烂发臭,也影响水质。
4、日常管理
网箱养殖水体相对较为稳定,但对水体较小的池塘宜适当换水,有条件的保持微流水则更佳,以维持网箱内水体活度。在洪涝及干旱季节要注意保持水体水位稳定。每隔10~15天适当泼洒生石灰调节酸碱度,pH在6.8~7.5为宜。由于黄鳝鱼网箱网目较密,加上水体中污物.网箱内残饵、粪便等排泄物极易堵住网孔,使网箱内外水流交换受阻,因此必须经常洗刷网箱,必要时必须换网,同时严格检查网是否破损以提防逃鳝以及清除腐烂的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