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笔记的使用方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02:40:38
字号:

使用方法如下:

印象笔记的使用方法

笔记分类:

印象笔记被大家熟知的是他的笔记本层级:笔记本组→笔记本→笔记。这三级的结构,实际是为我们对笔记进行大类的细分提供了支持,看了一些大v的文章之后,我给我的印象笔记一共设定了以下5个笔记本组,分别是0.收件箱+1.正在处理+2.工作+3.科研+4.自我成长。

ps:不要问我为什么?0和1的两个文件夹是一定要的,至于2,3,4可以根据大家的需要灵活改动。

以后可能还会逐渐增加,但目前这5个笔记本组,已经能很好的满足需求了,接下来简单介绍下每个笔记本组下存放的内容。

一、笔记分类:收件箱+进行中+工作+科研+自我成长

(一)收件箱

性质:快速记录,一开始不需要考虑笔记应该放在哪里,直接扔进收件箱中就好。

放置内容:

1、所有的待办,想到的想法,想要学习的内容等都首先进入该笔记本,等待下一步的处理。

2、待办清单:承接1中所有没有经过处理后的待办事项等。

此外,在待办清单的部分,我还创建了一个工作待办清单和生活待办清单,但目前来看没有很大的用户,二者完全没有办法区分,后续考虑把二者整合下。

(二)正在处理笔记本

性质: 成块的,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整合信息内容,并有所产出的内容,会以各自的主题建立笔记本,进而集中处理。

放置内容:

1、从收件箱或自己的想法中初步整合的内容,包含参考资料,整理的资料等。

2、准备尝试的工作方法、软件等。

3、想要学习的方向内容等。

(三)工作

性质:按照自己经历的项目建立笔记本,记录与项目有关的核心事件;该文件夹下存放的都是经过阶段性总结后的需要存档的笔记。

放置内容

1、项目相关的资料,总结。

2、项目反思(定期复盘后的总结),建议有已经工作的小伙伴要定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复盘,复盘的影响力,就像投资中的复利,时间越久,效益越大。

(四)科研

性质: 按照科研项目拆分,记录与科研过程有关的文献,工具等;该文件夹下存放的都是经过总结后,需要存档的笔记,未经确定的内容不存放在该文件夹下。

1、放置内容。

2、相关文献。

3、相关软件工具。

4、相关重要会议,事件记录。

5、相关成果。

6、总结反思(和工作中的总结一样,在科研过程中的总结和反思也很重要)。

(五)自我成长

性质:阶段性总结后的,存档笔记,记录关于个人成长方面的笔记。

放置内容:

1、思维模式方面的理解。

2、学习方法层面的总结。

3、与科研无关的技能学习总结。

4、badcase--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做的不好的事情。

问题日志--对某个方向/某本书有兴趣,提出一些疑问,然后按照解决疑问的路径去学习。

二、笔记本管理注意事项

1、笔记本命名技巧

笔记本前加数字前缀,可以让笔记本按照自己的顺序进行排序,同时这些顺序代表笔记本的优先级和重要程度。

笔记名称中添加关键词来细分笔记分类(暂时还没有用到)。

2、生活待办清单和工作待办清单。

3、加入快捷搜索,便于每天及时查看。

4、固定格式记录:什么事,什么人做,什么时间完成。

5、定期回顾,归档(暂定以周为单位进行回顾)至正在进行中,工作,科研或自我成长文件夹下。

三、标签体系

(一)建立标签体系的几个原则

1、标签尽量与笔记标题做区分。

2、标签重点是由这边笔记联想到什么,不是看到什么。

3、标签应遵循笔记的原则,建立多级分类。

(二)标签建立过程的几个注意事项

1、用“*****”来标识重要的资料----潜意识认为加*的就表示重要,*的个数表征重要程度。

2、用“#我的XX”标识自己原创且重要的笔记-----#代表自己的原创或写过内容的笔记。

3、用“@人名”标识相关的名人或达人---和人名相关的标签统统在人名前加@符号。

4、用“j解忧杂货店”来标识书籍-----在书名前加首字母,便于排序和管理。

5、用“年,月和月日”来标识时间。

一、5R笔记法 5R笔记法,又叫做康乃笔记法,是用产生这种笔记法的大学校名命名的。这一方法几乎适用于一切讲授或阅读课,特别是对于听课笔记,5R笔记法应是最佳首选。这种方法是记与学,思考与运用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记录(Record)。在听讲或阅读过程中,在主栏(将笔记本的一页分为左大右小两部分,左侧为主栏,右侧为副栏)内尽量多记有意义的论据、概念等讲课内容。 2、简化(Reduce)。下课以后,尽可能及早将这些论据、概念简明扼要地概括(简化)在回忆栏,即副栏。 3、背诵(Recite)。把主栏遮住,只用回忆栏中的摘记提示,尽量完满地叙述课堂上讲过的内容。 4、思考(Reflect)。将自己的听课随感、意见、经验体会之类的内容,与讲课内容区分开,写在卡片或笔记本的某一单独部分,加上标题和索引,编制成提纲、摘要,分成类目。并随时归档。 5、复习(Review)每周花十分钟左右时间,快速复习笔记,主要是先看回忆栏,适当看主栏。 这种做笔记的方法初用时,可以以一科为例进行训练。在这一科不断熟练的基础上,然后再用于其他科目。 二、符号记录法 符号记录法就是在课本、参考书原文的旁边加上各种符号,如直线、双线、黑点、圆圈、曲线、箭头、红线、蓝线、三角、方框、着重号、惊叹号、问号等等,便于找出重点,加深印象,或提出质疑。什么符号代表什么意思,你可以自己掌握,但最好形成一套比较稳定的符号系统。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自学笔记和预习笔记。在操作时你应注意以下一些准则: 1、读完后再做记号。在你还没有把整个段落或有标题的部分读完并停下来思考之前,不要在课本上做记号。在阅读的时候,你要分清作者是在讲一个新的概念,还是只是用不同的词语说明同样的概念,你只有等读完这一段落或部分以后,才能回过头来看出那些重复的内容。这样做可使你不至于抓住那些一眼看上去仿佛很重要的东西。 2、要非常善于选择。你不要一下子在很多项目下划线或草草写上许多项目,这样会使记忆负担过重,并迫使你同一时刻从几个方面来思考问题,也加重你的思维负担。你要少做些记号,但也不要少得使你在复习时又只好将整页内容通读一遍。 3、用自己的话。页边空白处简短的笔记应该用你自己的话来写,这是因为自己的话代表你自己的思想,以后这些话会成为这一页所述概念的一些有力的提示。 4、简洁。在一些虽简短但是有意义的短语下划线,而不要在完整的句子下面划线,页边空白处的笔记要简明扼要。它们会在你的记忆里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你背诵和复习的时候用起来更可得心应手。 5、迅速。你不可能一整天的时间都用来做记号。你先要阅读,再回过头来大略地复习一遍,并迅速做下记号,然后学习这一章的下一部分内容。 6、整齐。你作的符号要尽量整齐,而不要胡写乱画,否则会影响你以后的复习和应运。当你以后复习的时候,整齐的记号会鼓励你不断学习,并可以节省时间,因为整齐的记号便于你迅速回忆当初学习时的情景,能使你容易而清楚地领悟书中的思想。 对笔记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是: 1、忆。课后即抓紧时间,趁热打铁,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信息。这是你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 2、补。课堂上所作的笔记,因为是跟着教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而讲课速度要比记录速度快一些,所以你的笔记会出现缺漏、跳跃、省略等情况,在忆的基础上,及时作修补,使笔记更完整。 3、改。仔细审阅你的课堂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 4、编。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 5、分。以文字(最好用色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例如: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作品(或课文)分析类,哪些是问题质疑、探索类,哪些是课后练习题解答等等。 6、舍。省略无关紧要的笔记内容,使笔记简明扼要。 7、记。分类抄录经过整理的笔记。同类的知识,摘抄在同一个本子上或一个本子的同一部分,也可以用卡片分类抄录。这样,日后复习、使用就方便了,按需所取,纲目清晰,快捷好用,便于记忆。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1959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