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养殖市场前景分析(黄鳝养殖前景怎么样)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1 22:44:26
字号:

黄鳝养殖市场前景分析(黄鳝养殖前景怎么样)

一、黄鳝养殖的巿场前景

黄鳝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美味佳肴和滋补保健食品,在国内外巿场上十分畅销。据调查,目前国内巿场年需求量近300万吨,日本、韩国每年需进口20万吨,港澳地区的需求也呈增长趋势。同时,由于鳝鱼 体内富含dha、epa 和其它药用成分,因而在深加工和保健品开发上具有极大的发展 潜力。目前供应黄鳝巿场的主要货源来自野生捕捞和一定数量的野生鳝反季节囤养。

野生鳝的资源国内除四川、湖南、湖北还有一定数量分布外,其他地区已被大量破坏了,预计4-5年后将逐步消亡。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的减少使黄鳝的巿场供应日趋紧张,价格稳步提高。目前,日本巿场黄鳝的价格比鳗鱼还高。在冬季,沪、宁、杭-带日供需缺口达100吨以上,规格在100克以上的黄鳝批发价为每千克60~70元,50克以上的40~50元,50克以下的20~30元。诸多因素表明,人工养殖黄鳝具有广阔的利润空间。

二、黄鳝养殖的发展态势

1、种苗生产实现批量化。尽管当前黄鳝种苗生产不尽人意,但已引起有关领导部门和科研单位的高度重视,据最新信息,长江中下游诸多省份已将黄鳝的种苗生产列为重点工作内容和攻克方向,如湖北省科技厅于2000年秋就黄鳝种苗与饲料攻关问题在全省范围内实行项目招标。据专家预测,黄鳝种苗的批量生产问题在近期至少会得到一定范围的解决。

黄鳝养殖巿场前景分析

2、投资黄鳝经营的主体多元化。现代化大生产离不开大中型企业、财团的支持,黄鳝生产也是如此。黄鳝养殖的较好效益已开始受到商家的注意,并且已有一些商家开始投资此产业。相信近年会有更好的企业、财团、商家涉足黄鳝产业,终将解决目前投资不足问题,实现投资多元化。

3、生产形式实现规模集约化。目前,工厂化集约化养鳝已形成较好的雏形,随着社会投资力量的参与和投资多元化的实现,零星的小生产形式将会由批量、规模生产的工厂化、集约化生产所代替。目前,四川简阳巿专营黄鳝产业的大众养殖公司和安徽淮南的皖龙鳝业有限公司的一些工作就相当有成效。

4、科研、生产、加工实现-体化。实现科研、生产、加工-体化是现代商品生产的必然趋势,将科技成果、技术专利直接与生产加工相结合,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是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这方面工作刚刚开始,不久的将来可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

5、流通、营销实现国际贸易化。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步伐的加速,客观上要求黄鳝参与国际贸易化经营,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我国的黄鳝出口贸易由国家外贸部门统-组织经营,而80年代末期开始,外贸部门已放开珍珠、黄鳝等品种的统-出口经营权,目前的出口是各自为阵、零打碎敲。随着商家、财团对黄鳝产业的参与,流通、营销实现国际贸易化指日可待。这也将促进我国的黄鳝养殖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黄鳝养殖巿场前景

三、黄鳝养殖的发展途径

1、加大黄鳝科研的投入,努力增加科技贮备。科研的投入包括科研资金的投入和科研力量的投入,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黄鳝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黄鳝生产的最佳环境的研究,还有种苗繁育与批量生产等方面的研究。

2、倡导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如前所述,随着生产的发展,黄鳝的疾病出现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解决此问题单纯靠投药防治不是最好办法,应倡导健康养鳝和生态养鳝等养殖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鳝体药物残存程度,这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有利于出口换汇。

3、运用法律法规保护天然黄鳝资源。一是要严格控制捕捉量和上巿规格。二是确定繁殖保护期,在黄鳝繁苗期内禁捕黄鳝。在新世纪初,国家对《渔业法》进行了适当的修改,要依法保护黄鳝资源。当然,保护天然黄鳝资源一个重要方面还是要加速黄鳝人工繁苗的研究进展,只有人工种苗达到批量供给,才能更好地减少对天然黄鳝种苗的滥捕。

4、开展工厂化养殖,提高集约化程度。学习国外的先进养鳝经验,大力开展工厂化养殖是今后养鳝的方向之一。黄鳝特殊的习性,尤其是适应浅水生活的习性,较适合工厂化立体养殖,更适合于人工调温、控温条件下的集约化养殖。这方面需要解决的内容很多,如环境中的水质、水温、溶氧等,还有全价人工配合饲料的开发等。

5、加强深加工产品研究,增加出口换汇能力。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步伐加快,拓宽国际巿场黄鳝产品的销售量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的出口产品仍以活黄鳝为主,以后要研究黄鳝的保健食品、快餐食品等多方面内容。此外,加强产品的商标注册也迫在眉睫。

总之,我国黄鳝产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也需要科研人员的加倍努力而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还必须走集约化、商品化、国际化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黄鳝产业进入快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时代,为我国的水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湖北省水域面积大、类型齐全,水产业优势明显。据省统计局统计,水产业是

近年来为湖北省农民提供现金收入最多的行业。在2002年全省农民人均增收的92元

中有23元来自水产品,其中名特水产功不可没。

鳝鱼 日渐平民化发展前景广 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几年湖北省鳝鱼价格比

较稳定,省内统货价格一直保持在10-12元/500克。目前,鳝鱼的外销形势也十

分看好,外销数量占全省总产量的70%。由此看来,鳝鱼在短期内是不会掉价的。

以武昌大东门水产品批发市场为例,鳝鱼交易占全市场的三分之二。

据批发商们介绍,市场上鳝鱼交易长年进行,不分季节。鳝鱼进入批发市场后

,一部分由零售商贩到各集贸市场出售,一部分则外销到上海、北京等地,这些地

方鳝鱼十分走俏,批发价最高可卖到20元/500克。但有关专家认为,由于目前鳝

鱼人工繁殖技术尚未过关,养殖鳝鱼主要靠从市场上采购天然鳝种,如果鳝种选择

不慎,放养后成活率极低。所以,如果能够解决鳝鱼的人工繁育问题,前景将十分

广阔。

黄颡鱼 人工养殖极具潜力 黄颡鱼,武汉俗称黄骨鱼、黄鳝鱼。由于黄颡

鱼在自然水域中生长速度慢,所以上市规格偏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黄颡鱼

人工养殖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工繁育问题的解决,湖北省黄颡鱼养殖队伍进一步壮大。

目前,省内黄颡鱼人工养殖范围很广,黄冈、宜昌、孝感、鄂州、洪湖等地都

有分布。但是,人工养殖的兴起并没有影响其价格。事实上,黄颡鱼的市场价格连

年居高不下。最近,集贸市场上100克左右一条黄颡鱼零售价为12元/500克,200

克左右的为16元/500克。黄颡鱼价位这么高,消费者能接受吗?带着这一疑问,

笔者来到武昌广埠屯集贸市场,令人意外的是,该市场上仅有两个鱼摊在出售黄颡

鱼。据鱼商解释说,不是不卖,而是市场上的黄颡鱼都被餐馆、酒店买走了。一位

买鱼的顾客也说:“这鱼贵是有点贵,但是味道蛮好,又没有小刺,买给小孩吃是

最好的。”看来,黄颡鱼虽然价格高了点,但消费者还是乐于接受的。

业内人士认为,就湖北省目前的情况来看,黄颡鱼人工养殖还没有行成产业。

所以,还需养殖户进一步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域资源和养殖技术,以加速黄颡鱼人工

养殖的产业化进程。另外,由于黄颡鱼肉质嫩、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国内外市

场都深受欢迎。所以,黄颡鱼出口和外销的巨大发展空间也有待我们进一步利用。

甲鱼 提高档次是关键 作为我国甲鱼的主要养殖地之一,在湖北省养殖甲

鱼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据有关资料统计,湖北省2001年甲鱼产量为12891吨,占全

国总产量的11.3%。但由于前些年,国内曾掀起一股“甲鱼养殖热”,并不断升

温,其销售价格之高令人咋舌。与之相比,现在的甲鱼市场不再像前几年那么热了

,价格跌了不少,也降低了甲鱼养殖户的极积性。

最近,笔者走访了水产批发市场、各集贸市场及超市,销售方普遍称甲鱼销的

不错。

看来价格下跌,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门槛儿”低了,进的人也就多了嘛!据

悉,下半年甲鱼价格会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暴涨和暴跌的可能性都很小。从市场

行情来看,目前甲鱼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低档甲鱼供大于求,高档甲鱼严重缺

货。据零售商介绍,现在野生货很少,价格也比较贵,但是一般市民来买,仍然会

选择野生的,因为其营养比较丰富,口感也好。人工养殖的甲鱼则都销往餐馆和酒

店。而在超市里,笔者发现一种被标为精养的甲鱼,售价高达60多元/500克。据

专家介绍,这种精养甲鱼在养殖过程中投喂的是一种高蛋白专用饲料,其营养价值

高于野生甲鱼。由于野生甲鱼越来越少,精养甲鱼大有代替野生甲鱼之势。但目前

,大多数养殖户都不愿意加大成本投入,改善养殖水平和技术。在此要提醒养殖户

的是,目前我省甲鱼的消费方式还很单一,主要依靠清炖、红烧等传统方法食用,

在深度加工上起步较晚,因此在养殖方面不宜盲目扩大规模,只有在产品质量上加

档进级才是最实在的。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1921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