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溪镇拥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顺溪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区——南雁荡山五大景区之一,素有“峰险、洞奇、岩怪、水美”之称。人文景观有溪古民居群以及百僧堂、陈氏宗祠、老街等景点,特别是顺溪古民居群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百僧堂
百僧堂,又名云祥寺,距顺溪镇约1.5公里。 寺分旧寺新寺两座,相距5O米,共有建筑面积5O0平方米。 旧寺创建于元代,清康熙时重建,光绪七年(1881)再建。有7间平房,寺内保存摹像题记碑刻多块,其中有清宣统年间所镌之青石碑记一块,记述该寺之兴衰历程。1978年建成之新寺为三间三层木石结构,两间横轩全部用石料构成。整个寺院依山取势,因地制宜,布局合理,独具匠心。
顺溪陈氏民居
顺溪陈氏民居多为古老建筑,始迁祖名陈育球,明隆庆年间举家从大岙迁至顺溪落户。经过百余年生聚繁育,传至清初陈嘉询(1691~1760)一代,开始大兴土木,营建第一座大屋,其子孙从祖屋分出各立门户,择地重建大屋。样式类似祖屋,惟面积大小有别,现存大屋计有清康乾年间陈嘉询祖屋、乾嘉年间陈显仁、陈安仁、陈作仁大屋和嘉道年间陈崇仁大屋共五座。祖屋平面建筑形似东字,以中心纵轴为主体,横轴为副,依次建有门台、前厅、中厅和后厅,两边横厢均有走马楼,横厢后边又有廊厢别院。每厅9开间,厅间为宽敞开井。建筑群以回环廊道分隔为六个庭院,彼此形似独立,却又毗连沟通。门户相对,回廊串接,四通八达,错落有致。大小天井6个,套房99间。四周围以高墙,总面积为4200平方米。门台为长条粗石砌成,悬山顶,铺圆筒瓦,门台前两旁竖立旗杆石。大厅悬有古匾,房子为穿斗抬梁式混合结构,屋脊悬山顶,饰飞吻,门窗雕镂精致,形象生动,柱子粗壮,础为方形青石,排列有序。山乡小镇萃聚多座庞大古建筑,世所罕见,故平阳民间长期流传“青街毛竹、顺溪大屋”民谚。其设计之独特,工艺之精湛,令人赞叹不已。1997年列为浙江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益智高等女学校”,是镶嵌在顺溪陈氏民居中的一颗文化明珠,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顺溪古建筑群”的一部分 。益智高等女学校位于陈氏四份大屋之“适舫” ,系当地开明士绅、实业家——“南雁主人”陈少文先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所创办,是属地平阳县最早的女子学校。学校招收一批又一批姑娘为学生,免收学费。学校设有语文、算术、唱歌等课程,以不同于私塾的办学形式上课。该女学校是顺溪古屋文化展示的一大亮点和看点。
顺溪镇是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辖镇,地处平阳县西部山区,位于鳌江上游的群山环抱之中,距县城55公里,西临文成县,西北接山门镇,东北与南雁镇相连,东南与青街乡接壤,南则与苍南县相邻,是一个纯山区的乡镇。
2011年4月县行政区划调整,原顺溪镇、原维新乡、原吴垟乡合并为新顺溪镇,镇政府所在地顺溪镇益民路15号。新顺溪镇行政区域面积104.9平方公里,全镇设5个社区,共32个行政村,总人口27866人。2014年因为水库移民两个村,现共有30个行政村,人口2.4万人。
顺溪境内山清水秀,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2.5%,素有“峰险、洞奇、岩怪、水美、瀑多、屋古”之称,主要景点有陈氏古民居建筑群(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白云三折瀑(落差175米,省级精品景点),庄严肃穆、清幽宜人的百僧堂,平阳第一高峰棋盘山,有风景秀丽、气势磅礴的“浙南第一大峡谷”,以及古廊桥、将军岩、冰廊洞、天然游泳池等。2009年5月份经省林科院生态所专家测定,顺溪景区是温州地区23个旅游景点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景区,为每立方厘米6044个,是一个天然的“森林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