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蝉人工繁殖方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1 17:10:53
字号:

一、催产与孵化

沙蝉人工繁殖方法

1. 亲虫的选择 选择野生或养殖的群浮雌、雄疣吻沙蚕作为繁殖用亲本,要求虫体饱满粗壮、体表色泽光亮鲜艳、游动迅速有活力,无病无伤。雌、雄亲虫的辨别为:雌性疣吻沙蚕虫体腹部和疣足发白,刚毛桨状,背须光滑无乳突,除头部外体色呈淡绿或青绿色;雄性疣吻沙蚕体重在1.5克/尾以上,虫体腹部和疣足发白,刚毛桨状,疣足背须上有乳突,肛门周围有菊花状乳突,尾部呈暗红色,中间有一条纵向乳白色条带,除头部外体色呈暗粉红色。

2.催产方法 准备好催产用盆或池,使用预先消毒好的海水、淡水调配催产用水的盐度15、pH 8.0~8.5、温度 25~30℃、溶氧大于 5 毫克/升。将选择好的雌、雄疣吻沙蚕亲本按照10∶1的比例放入水中,让其自然游动10~15分钟,当出现雌、雄个体常相伴做旋转运动或雄性围绕雌性打转时,使用100目的筛绢网将虫体捞起,并用手轻轻从虫体头部挤压至尾部,将卵、精子挤入盆中,同时不断搅拌水体,让精、卵充分结合,完成受精并移除亲虫。

3.孵化方法 使用200目的捞网收集受精卵,并用水冲洗受精卵,放入孵化桶内进行孵化,且所用水的盐度、温度和 pH 与催产盆(池)中一致,必须使受精卵始终处于悬浮状态;每天检查受精卵的发育情况;从孵化当天至三刚节幼虫期,每天更换部分水体,保证孵化水体的盐度每天降低2~3,直至水体盐度降至1以下。

二、苗种培育

1.放苗前准备 苗种培育池为土池,规格为10 米×3 米×0.5 米,池底泥土肥沃,富含腐殖质,并具有一定的倾斜度以利于进排水;放苗前7~10天排干池水、翻底犁耙后曝晒,清除杂草和杂物。池内四周靠近池埂做成宽度约20厘米、深10 厘米的沟渠,以利于排水。进、排水口使用100目筛绢网过滤,防止敌害入池和苗种逃跑。

2. 苗种放养 放苗前 15 天,向池中注水约20厘米,并全池泼洒肥藻膏或其他藻类培养液进行肥水培藻。当受精卵孵化后变成三刚节幼体时开始放苗进入苗种培育池,放养密度为1万~2万尾/米2 。放苗后保持池中水位,观察育苗池底泥,当池底发现虫洞后,慢慢排干池水,并逐渐加注新水,如此往复3~4次。

3.日常管理 苗种入池后,每日早上加注新水,使水体没过池底 3~5 厘米;下午将池水排干,同时投喂食物,前期除投喂藻类外,还要投喂虾片、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以及酵母菌等发酵物,后期投喂米糠、玉米粉、贝壳粉、玉米胚芽粕粉等制成的人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1872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