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大学的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
中央设立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5万名特别优秀的在校学生,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
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约占全国的3%,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
中央与地方还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本科高校、高职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
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集中力量建成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
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促进就业创业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优化升级等整体部署、统筹实施。
经费保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新增教育经费应当向职业教育倾斜。
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加强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职业教育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
省人民政府应当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多元化发展要求的成本分担机制。
学生资助制度
扩大高等职业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
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年奖励2万名,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教师职业道德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鼓励中职学校和高职、应用型本科学校联合开展贯通招生和长学制培养。
鼓励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等支持,落实税费优惠等。
职业教育改革
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
这些政策法规旨在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吸引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