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黄的步骤如下:
选地整地
选择气候凉爽、阳光充足、雨量适宜的环境,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
土壤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
选用农田应施足基肥并深耕,一般翻耕25~30cm,每667m²施优质农家肥3000~400kg。
整地后做畦,畦宽120~150cm,畦埂高20~30cm。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选择三年生大黄植株上所结的饱满种子,在20-30度的湿水中浸泡4-8小时后,用细沙拌匀,放在向阳的地下坑内催芽,或用湿布覆盖,每天翻动二次,有少量种子萌发时,揭去覆盖物稍晾后播种。
子芽繁殖:在收获大黄时,将母株根茎上的萌生健壮而较大子芽摘下,按行株距55cm×55cm挖穴,每穴放1子芽,芽眼向上,覆土6~7cm,踏实。
种植方式
直播法:在整好的地内,按行距60厘米,株距45厘米,挖深度为3厘米的穴点种,每穴点籽5-6粒,覆土厚度1-2厘米,稍做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接,然后在地面撒施敌百虫粉剂,防止害虫危害刚出土幼芽及幼叶。
育苗移栽:育苗时先把地整成100厘米宽的平畦,灌水后表土稍松散时,按行距15-16厘米,开3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施于沟内,覆土厚度以不露种子为宜。春季育的苗在次年春分至清明期间移栽,秋季育的苗在次年秋季移栽。移栽时按行距60厘米,挖24厘米宽,深30厘米左右的沟,将挖出的土培成垄,施用农家肥5000公斤以上于沟内,再用铁锹翻一遍,使肥料与土均匀混合,整平低沟,待栽苗子。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出苗后加强田间管理,经常松土除草。4~5月可结合培土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7~8月进行第2次。
摘取花苔:种植2年的大黄,应于5月间及时摘去从根茎部抽出的花茎,用土盖住根头部分并踩实。
追施肥料:大黄喜肥,种植后每年应追肥2~3次。第1年的6月末,每亩追施厩肥2~3吨;第2次于8月末每亩追施100千克磷、钾肥或适量草木灰;第3次于第2年的2~3月追肥,每亩施尿素8~10千克,普钙20~30千克。
采收与加工
大黄春栽3年,秋栽4年收获。在9~10月地上部枯萎时,挖出根茎及根,除净泥土、茎叶及小根,用瓷碗片刮去根茎及根的栓皮,切成段或小片后,用绳穿串悬挂于屋檐下阴干或用文火烘干。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极腐病、轮纹病、疮痂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可采用综合防治法,实行轮作;保持土壤排水良好;及早拔除病株烧毁,病株处的土壤用石灰消毒;清除枯枝落叶及杂草,消灭过冬病源;发病前或发病时用1:1:120波尔多液喷雾或浇灌。
虫害:有金龟子和蚜虫,可用化学药剂毒杀。金龟子为害亦可在早晨捕杀或夜晚点灯诱杀成虫。
以上步骤涵盖了从选地、繁殖、种植到田间管理、采收加工以及病虫害防治的整个过程,希望对您养殖大黄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