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颈鹅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围栏放养和笼舍养殖两种方式,具体如下:
围栏放养 安全保护:
围栏放养可以有效保护鹅免受捕食者的袭击,提高鹅的存活率。
管理便利:围栏放养可以方便养羊人更容易管理鹅群,控制鹅群的饲养和活动状况。
降低饲养成本:围栏放养相比于游走放养,饲养成本较低,因为鹅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
笼舍养殖 集中管理:
笼舍养殖可以对鹅群进行集中管理,包括饲料给养、疾病防控等。
环境控制:笼舍养殖可以更好地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为鹅群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
防止损失:笼舍养殖可以有效防止鹅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损失,比如恶劣天气或捕食者的袭击。
养殖场所的选择
水源:鹅是一种水禽,习惯在水中嬉戏、觅食和交配,因此养殖场所应选在有湖泊、河流或池塘等水源的地方。
地理位置: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背风的坡地,且离城市较远,无工厂等污染源,交通便利。
鹅舍间距:鹅舍之间的间距要大于500米,防止鹅的应激反应和传染病的传播。
鹅种的挑选
商品鹅:选择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回报高的商品鹅。
种鹅:选择生长快、产蛋多、受精率高的个体。
雏鹅:挑选经过消毒、身体健康、活泼、叫声洪亮、腿部翅膀有力的幼鹅。
雏鹅的饲养
饮水与开食:雏鹅出壳24小时后,先饮水,然后喂食含有葡萄糖的水和维生素,饲料用碎米加青料。
饲养密度:育雏温度为1~5日龄28℃~30℃,6~15日龄25℃~28℃,16日龄后控制在18℃~20℃,相对湿度50%~65%。
放水:雏鹅饲养20日龄后可以下水,每次10~15分钟,雨雪天则不下水。
添加辅剂:适当添加矿物质、维生素和蛋氨酸,节省饲喂成本。
育成鹅的饲养
饲料管理:合理搭配粗精饲料,注意营养和能量的供给,特别是在产蛋期和换羽期。
疾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环境卫生的清理和消毒,及时驱虫。
环境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放牧,特别是在夏季。
其他注意事项
场地选择:选择地势高燥、阳光充足的地方,且附近有充足的草源和水质良好的水源。
饲料选择:使用专门的鹅苗饲料或自制饲料,注意饲料的多样化和营养均衡。
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鹅舍的清洁卫生,定期对鹅舍和用具进行消毒,防止疾病的发生。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长颈鹅,提高其生长速度和存活率,最终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