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黄鳝的养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增喂脂肪饲料:
在秋季,应为黄鳝提供高脂肪含量的饲料,如蚕蛹、蚯蚓、蝇蛆等,以帮助它们积累脂肪,为越冬期间的能量消耗做准备。增喂脂肪饲料的时间应尽量提前,通常在11月份前完成,因为秋季的高气温有利于黄鳝对脂肪饲料的利用和转化。
合理捕捉上市:
在入冬前,应及时捕捉符合上市规格的成鳝,避免它们在池底淤泥中越冬。捕捉时应避免使用硬质锐器,以防损伤鳝体,并做到捕大留小,以便来年繁殖。
加强越冬保护:
对于留在池中越冬的黄鳝,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深水越冬法:在水源条件较好的池中,保持50~70厘米深的水层,并在水面上放置水草、浮萍等,冬季结冰时敲开冰层透气,以保持池底温度和含氧量。
干池越冬法:在水源条件较差的池中,可在鳝鱼开始冬眠时排干池水,但需保持池土湿润,并在池土上加盖塑料网以防敌害捕食。在严寒冰冻时,池面需覆盖保温材料进行保温防冻。
提升水位:
当水温降到10℃以下时,应将养殖池的水位提高到30~50厘米,以保证冬季池底水温在0℃以上。越冬期间要避免随意拉动水草和搅动水体,池塘结冰时应及时破冰,或在池底覆盖稻草、麦秸或玉米秸秆等保温材料。
水质管理:
在越冬前,应根据天气适当施用农家肥,保持水体肥度。越冬期间要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换水,换水温差不宜超过2℃,以防黄鳝患感冒病。同时,要注意防止鼠害、防盗等安全管理。
环境清理:
早春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应及时对养殖池周围环境进行清扫消毒,揭去鳝池表面的覆盖物,并在池内泥埂上种植水生植物,如慈姑、荸荠、芋头等。
保持水温:
在冬季,尤其是水温低于12℃时,应适当提高池塘水位,保持棚内气温在2~8℃。每天中午温度最高时打开大棚通风孔,保持棚内空气清新。
复苏管理:
早春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应及时对养殖池周围环境进行清扫消毒,揭去鳝池表面的覆盖物,并检查黄鳝越冬情况以及鳝池设施是否完好。春季气温较低时,要做好保温工作,白天降低水位,傍晚适当复原。采用塑料大棚越冬的养殖池,在无风、有阳光的中午揭膜晒几小时,下午盖膜保温。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护黄鳝安全越冬,并在春季顺利恢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