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床湿度太大怎么处理才好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23:02:26
字号:

1、种子根发育期:床土保持旱育状态,棚外最低温度低于8℃,采取昼夜保温措施,棚外温度15℃开始通风炼苗,昼揭夜盖。出苗80%时,撤掉地膜,增加光照,促进绿化。

水稻苗床湿度太大怎么处理才好

2、第一完全叶伸长期:此时外界温度变化很大,不能一味采取保温措施。通常要求棚温控制在22-25℃,最低气温低于10℃(棚温12-15℃)采取保温措施,最高温度超过28℃采取降温措施。在湿度管理上坚持不浇水的原则。

3、离乳期:此时要求棚温控制在22-25℃。具体根据气温变化,多设通风口进行通风炼苗,避免通底风,防青枯病发生。此时秧苗根部土壤温度低于8℃不浇水、棚外气温低于10℃时不浇水、中午棚温高峰期不浇水,水温低于16℃不能作为苗床用水。浇水一般在上午8点前或下午3点到5点进行,浇水要一次性浇透。

苗床管理要因时因地因天气而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且苗床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要以预防为主。

(1)连续阴天

在连续阴天的环境里,苗床的温度不容易升上来,水分不容易散失。阴天要控制温度,特别是控制夜间的温度,不要低于8℃,以免影响根系生长发育。当夜间最低温度达到-3℃以下时,要采取增温措施,避免冻害发生。

(2)晴天管理

晴天管理的要点是温度不能过高,未出苗以28℃以内为宜;一叶一心以25℃~28℃为宜;二叶一心以22℃为宜。对于棚内的空气湿度,以不见蒸汽为标准。有好多人认为苗小不能通风,这是非常错误的,未出苗如果温度高了也要通风。

(3)土壤水分管理

首先是看苗床土表面是否发白,如果发白,说明表面已经缺水。再看秧苗的根,底土不缺水,就不用浇水。早上发现秧苗吐水的水珠变小,在中午前后,秧苗出现连片打绺现象,这时候才是要浇水的表现。但一栋大棚中不是所有的苗都同时出现这样的现象,哪里干了浇哪里,其他地方不要浇。

判断土壤水分多少的方法是抓一把床土,用力一攥,手中的土不成团,部分成了小团,这时土壤含水量约为30%;手中的土成团,手中有微凉的感觉,一米高松开手,自然下落,落地后散开,此时土壤含水量约为50%~60%;手中的土成团,手心有水,一米高自然落下,落地不散,此时土壤含水量高于70%。我们要把土

壤水分控制在50%~60%之间。浇水的时候,看床土的表现,如果土薄,少浇,土厚要分几次浇透。

(4)防病管理

在水稻秧苗两叶期,可以施一些防治病的药物,以避免病害的发生,盐碱土地区要随之调一次酸,调酸要适量,不可过多。

(5)低温管理

在连续阴雨低温天气下,很容易产生卵菌的危害,卵菌产生一般湿度达到70%以上才能发生,所以,少浇水是防止卵菌的重要措施。在低温时,浇水少相对于浇水多的地块,土壤温度显得潮热。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994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