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负泥虫影响产量,水稻负泥虫的防治方法有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1℃   发布时间:2025-02-21 22:43:41
字号:

水稻负泥虫影响产量,水稻负泥虫的防治方法有很多。水稻负泥虫,鞘翅目叶甲虫。又称稻叶甲,俗称牛粪虫、猪粪虫、背粪虫、猪粪虫。

水稻负泥虫影响产量,水稻负泥虫的防治方法有什么?

病虫害的普及:稻泥虫的危害与防治我国稻螟主要发生在两个地区:一是东北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另一个是南方水稻产区,包括安徽、湖北、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广东、江西和浙江等秦岭以南省份。它是水稻生长早期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一定影响,部分地区造成灾害。如80年代大别山中稻每隔2 ~ 3年,可造成5% ~ 10%的减产,严重可达20%。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东北地区稻田面积的迅速增加,水稻负泥虫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水稻害虫。除了大米,它还危害小米、小米、大麦、小麦、玉米、芦苇、水竹、速食草、李氏草、碱草和白草、甜草等植物。

症状?水稻负性泥虫的幼虫和成虫均在苗期和分蘖期对水稻造成危害,尤其是幼虫。可沿叶肉叶脉进食,造成白色纵向痕迹。米泥虫的幼虫有携带粪便的习惯。因此,在受损的叶片上经常会出现米粒大小的泥点。泥斑中有乳白色至黄绿色的寡足类幼虫,头小,背大,皱纹多,有粪便团块。当负泥虫发生严重时,田间叶片变白、开裂,甚至整株死亡,造成幼苗缺苗。即使水稻幼苗存活,由于叶片受损,光合效率降低,水稻生长迟缓和晚熟影响产量。

病虫害的普及:稻泥虫的危害与防治防控技术?农业防控消灭过冬的成年人。秋春两季,稻田、垄沟附近的杂草可以消灭一些越冬害虫,减少危害。调整水稻播期是避免我国北方稻虫危害高峰的有效措施。在我国北方,越冬成虫通常在6月恢复活动,因此早栽育苗和培育强壮的育苗可以提高秧苗的抗虫性,从而减少水稻泥虫的危害。

(1)褐飞虱,成、若虫群集于稻丛下部刺吸汁液;雌虫产卵时,用产卵器刺破叶鞘和叶片,易使稻株失水或感染菌核病。排泄物常遭致霉菌滋生,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严重的稻株干枯,颗粒无收。

防治方法:1.做好测报工作,搞好迁入趋势分析,种植时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减少虫源。2.加强田间肥水管理,防止后期贪青徒长,适当烤田,降低田间湿度。3.选育推广抗虫丰产品种,防止褐飞虱新生物型出现。4.在若虫孵化高峰至2~3龄若虫发生盛期,及时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2)灰飞虱,成、若虫刺吸水稻等寄主汁液,引起黄叶或枯死。

防治方法:1.于2月卵孵化前火烧枯叶,彻底清除田边沟渠杂草。2.掌握在越冬代2~3龄若虫盛发时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3)白粉虱,成、若虫用口针插入叶肉吸食稻叶汁液,造成稻叶变黑、枯萎霉烂或诱发煤污病,严重威胁水稻生产。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边、沟边杂草,及时耕翻落谷苗,消灭越冬虫源。合理密植,防止偏施氮肥,加强田间管理,不要深灌,适时烤田,控制无效分蘖。2.药剂防治。在低龄若虫发生盛期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

(4)稻管蓟马,成、若虫为害植株的幼嫩部位,吸食汁液,叶片上出现无数白色斑点或产生水渍状黄斑,严重的内叶不能展开,嫩梢干缩,籽粒干瘪,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1.春季彻底清除田边杂草,减少越冬虫口基数,加强田间管理,减轻为害。2.药剂防治。为害高峰初期喷洒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于心叶或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雾。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993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