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河姆渡人遗址。
河姆渡遗址发觉,在稻穗纹陶瓷花盆上印着稻穗的花纹,河姆渡阶段的人群也开始了水稻的种植。水稻种植使现在社会大量余粮屯积得以实现,文化的特点也进入新的时期。河姆渡遗址,坐落于浙江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村的东北地区,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是我国南方地区初期新石器时期遗址。
面积
河姆渡遗址占地面积达4万平方,左右挤压着四个文化层。河姆渡遗址发掘出陶片达几十万片,也有陶瓷器、骨器、石器时代及其绿色植物遗址、小动物残骸、木构建筑遗址等大量历史文物。河姆渡遗址的研究,为我国史学界和考古界带来了根据,证实长江中下游是华夏文明的主要起源地之一。
考古
1982年2月23日,河姆渡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宣布为第二批国家重点文物古迹。2022年6月,河姆渡遗址被浙江省文物局发布为第二批省部级考古学遗址生态公园。2022年5月,入选第一批浙江文化印痕名册。2022年10月18日,河姆渡遗址入选全国各地近百年百大考古新发现。
在世界上,我国是最大的水稻生产国。从表2-5的FAO2001年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我国的水稻收获面积和稻谷产量分别占世界的18.8%和30.0%,居世界年产稻谷100万t以上的20个产稻国家的首位。我国稻谷单产为6163kg/hm2(FAO公布为6350kg/hm2),比世界平均单产3863kg/hm2高59.5%。单产水平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澳大利亚、埃及、美国、韩国和日本,但这些国家的稻作面积均很少,无法与我国的稻作生产大国相比较。
在国内,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从表2-6可以看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常年约占粮食作物生产面积的23%~35%,稻谷产量占谷物总产量的42%~46%。全国65%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目前直接用于食用的稻米约占85%,工业和饲料用稻约占10%。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直接用于食用的稻米比例呈下降趋势,用作工业原料和饲料的专用稻将逐步上升。我国200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出口优质稻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表2-6我国水稻在粮食作物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