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6种茶对身体反而有害
茶叶中含有很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常饮茶可预防多种疾病。但关于喝茶,你也许还有一些知识并不了解,尤其是,哪些茶不能喝?
01
变质茶
看到这个有人就会说了,谁不知道变质的茶不能喝呀。
但实际上有些长辈、茶友出于爱茶、节约,会舍不得丢弃已霉变的茶。将没有霉变的部分留下,甚至简单晒一晒霉变的茶,就泡着喝。
茶叶和其他食品一样,有保质期限。种类不同,保质期也各不相同。
茶叶放置时间过长或保存不当,就易发霉。茶叶霉变一般是指茶叶中长出白毛,闻之带有霉味,严重霉变的茶叶会腐烂结块,上面长出绿毛。普洱茶也会有黑色的霉变。
发霉部分能够释放毒素,由于有些霉点很小,肉眼难以发现,所以人们不知道毒素存在于茶叶的那个位置。
常见的引起发霉的霉菌包括曲霉菌、青霉菌和灰霉菌。霉菌中毒的症状包括多汗、颤抖、肌肉无力、抽搐、头痛、发烧、呕吐等。大多数霉菌通过冷冻、高温蒸煮等方法无法杀死,所以茶叶一旦发霉变质就不可再饮用了。
小贴士
不过应该区别的是,有些名贵品种如碧螺春、银针、毛峰、云雾茶叶上有白色茸毛,这是茶叶细嫩的表现,并不是茶叶发霉后长的白毛。
02
常饮浓茶
古人云“淡茶温饮最养人”
什么样的茶称为浓茶?通俗来说,浓茶就是投茶量大,冲泡时间过长,味道又苦又涩的茶。
举例来说,泡普洱茶、乌龙茶盖碗满盖泡,茉莉花茶一个玻璃杯里的3/4都是茉莉花,冲泡时间又很长,那泡出来的茶必是浓茶无疑。
常饮浓茶的坏处浓茶中的咖啡碱容易造成人过度兴奋,导致失眠,神经衰弱等。
浓茶会对身体器官例如心脏和肾脏造成负担。
浓茶对胃有刺激作用,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常饮浓茶易伤骨。浓茶中的咖啡碱含量较多,而咖啡碱可抑制十二指肠对钙的吸收,时间长了便会出现骨质疏松症,易发生骨折。
03
烫茶
这其实跟不吃过烫的食物道理差不多。
太烫的茶水对人的咽喉,食道和胃刺激较强,会让溃疡、炎症等在食道扎营。
食道也不愿意整天破破烂烂的,只好不停地增生修复。
在这样一次次的伤害——增生——修复过程中,增生的细胞中会渐渐产生出一些坏分子,也就是形态、功能不正常的“异形性”细胞。当这些不正常的细胞多了,恶变也就发生了。
4久泡茶 「约等于」隔夜茶如果你傍晚 7 点泡了一杯茶,到了第二天早上 7 点,有人会告诉你这个放了 12 个小时的茶,隔夜了,有毒,不能喝!
而如果你早上 7 点泡了一杯茶,到了当天晚上 7 点,会有人告诉你这个放了 12 个小时的茶,没事,可以喝……
所谓「隔夜茶」,一般指放置时间比较久的茶,而不一定是隔夜,只要长时间放置,管它「隔夜」「隔日」还是「隔日夜」,都算。
冲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脂物质等自动氧化,不仅茶汤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尝价值。也会由于茶叶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P、氨基酸等因氧化而减少,失去营养价值。
虽然没有研究显示喝久泡茶(隔夜茶)会致癌,但茶汤搁置时间太久,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难免会有微生物和细菌侵入,所以不建议喝。
5头道茶头道茶其实就是洗茶,一是为了洗去杂质与茶灰,二是醒茶。
洗茶注意三点
1
水量不宜过多
洗茶时水量应尽量少,以刚刚没过干茶为宜。
2时间不可过长
不超3秒为宜
3注意水温
有些茶采用早春嫩芽制作,例如名优绿茶或白茶中的白毫银针,如果以沸水洗茶,会破坏茶叶中的茶氨酸、维生素等有效成分,同时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在此过程中会大量挥发,从而影响后续冲泡的茶汤品质。因此一般应采用低于80℃的热开水进行洗茶操作。
对于乌龙茶或一些黑茶而言,由于采用的是较为成熟的茶青加工制作,可以采用沸水进行洗茶。
6少饮生茶
所谓生茶是指:杀青后不经揉捻,而直接烘干的烘青绿茶。这种茶的外形自然绿翠,内含成分与鲜叶所含的化合物基本相同,低沸点的醛醇化合物转化与挥发不多,香味带严重的生青气。
老年人饮了这种绿茶,对胃粘膜的刺激性很强,饮后易产生胃痛;部分青年人饮后也可能会觉得胃部不适。
如果买到这种生茶,最好不要直接泡饮,可放在无油腻的铁锅中,用文火慢慢地炒,烤去生青气,待产生轻度栗香后即可饮用。
01
为了避免茶叶中的鞣酸等成分和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效。保险起见,不要用茶水送服药物。
02
缺铁性贫血要注意本身就有缺铁性贫血的朋友,最好就先别喝茶了,更不要茶和补铁剂一起喝,因为茶中的草酸能够与铁结合,从而影响铁的吸收,影响补铁效果。
没有贫血的朋友,不用担心。
茶有件事可能大家想不到,即使是痴迷咖啡的外国人,每年也要喝掉无数的茶。
研究发现,每天喝茶 4 杯、连续坚持 6 周的人,体内皮质醇激素的水平比那些只喝咖啡的人要低。
所以,茶之所以受欢迎,除了因为它好喝、养生,可能还跟它能减压有关。
什么时候不能喝茶
茶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对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健康不佳的人要慎之饮茶。主要可归结为31条,如下: 1.发烧忌喝茶。 茶叶中咖啡碱不但能使人体体温升高,而且还会降低药效。 2.肝脏病人忌饮茶。 茶叶中的咖啡碱等物质绝大部分经肝脏代谢,若肝脏有病,饮茶过多超过肝脏代谢能力,就会有损于肝脏组织。 3.神经衰弱慎饮茶。 茶叶中的咖啡碱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神经衰弱饮浓茶,尤其是下午和晚上,就会引起失眠,加重病情,可以在白天的上午及午后各饮一次茶,在上午不妨饮花茶,午后饮绿茶,晚上不饮茶。这样,患者会白天精神振奋,夜间静气舒心,可以早点入睡。 4.孕妇忌饮茶,尤其是不宜喝浓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咖啡碱等,对胎儿在母腹中的成长有许多不利因素,为使胎儿的智力得到正常发展,避免咖啡碱对胎儿的过分刺激,孕妇应少饮或不饮茶。 5.妇女哺乳期不宜饮浓茶。 哺乳期饮浓茶,过多的咖啡碱会进入乳汁,小孩吸乳后会间接的产生兴奋,易引起少眠和多啼哭。 6.溃疡病患者慎饮茶。 茶是一种胃酸分泌刺激剂,饮茶可引起胃酸分泌量加大,增加对溃疡面的刺激,常饮浓茶会促使病情恶化。但对轻微患者,可以在服药2小时后饮些淡茶,加糖红茶、加奶红茶有助于消炎和胃粘膜的保护,对溃疡也有一定的作用。饮茶也可以阻断体内的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防止癌前突变。 7.营养不良忌饮茶。 茶叶有分解脂肪的功能,营养不良的人,再饮茶分解脂肪,会使营养更加不良。 8.醉酒慎饮茶。 茶叶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醉酒后喝浓茶会加重心脏负担。饮茶还会加速利尿作用,使酒精中有毒的醛尚未分解就从肾脏排出,对肾脏有较大的刺激性而危害健康。因此,对心肾生病或功能较差的人来说,不要饮茶,尤其不能饮大量的浓茶;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可以饮少量的浓茶,待清醒后,可采用进食大量水果、或小口饮醋等方法,以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使酒醉缓解。 9.慎用茶水服药。 药物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能否用茶水服药,不能一概而论。茶叶中的鞣质、茶碱,可以和某些药物发生化学变化,因而,在服用催眠,镇静等药物和服用含铁补血药、酶制剂药,含蛋白质等药物时,因茶多酚易与铁剂发生作用而产生沉淀,不宜用茶水送药,以防影响药效。有些中草药如麻黄、钩藤、黄连等也不宜与茶水混饮,一般认为,服药2小时内不宜饮茶。而服用某些维生素类的药物时,茶水对药效毫无影响,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促进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积累和吸收,同时,茶叶本身含有多种维生素,茶叶本身也有兴奋、利尿、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对人体可增进药效,恢复健康也是有利的。另外,在民间常认为服用参茸之类的补药时,也不宜喝茶,也有一定的道理。 10.贫血患者忌饮茶。 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铁结合成不溶性的终合物,使体内得不到足够铁的来源,故贫血患者不宜饮茶. 11.尿结石患者忌饮茶。 尿路结石通常是草酸钙结石,由于茶含有草酸,会随尿液排泄的钙质而形成结石,若尿结石患者再大量饮茶,会加重病情。 12.忌空腹饮茶。 空腹饮茶会冲淡胃酸,还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甚至会引起心悸、头痛、胃部不适、眼花、心烦等"茶醉"现象,并影响对蛋白质的吸收,还会引起胃粘膜炎。若发生"茶醉",可以口含糖果或喝一些糖水可以缓解。 13.忌饭前后大量饮茶。 饭前后20分钟左右不宜饮茶,若饮茶,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而且因为茶中含有草酸,草酸会与食物中的铁质和蛋白质发生反应,影响人体对铁和蛋白质的吸收。 14.忌睡前饮茶。 睡前2小时内最好不要饮茶,饮茶会使精神兴奋,影响睡眠,甚至失眠,尤其是新采的绿茶,饮用后,神经极易兴奋,造成失眠。 15.忌饮隔夜茶。 饮茶以泡现饮为好,茶水放久了,不仅会失去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而且易发馊变质,饮了易生病。 16.忌饮头道茶。 因为现代茶叶在种植、加工、包装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农药、化肥、尘土等物质的污染。头道茶其实是洗茶的水,应尽快到出后再冲入开水,这样泡出的茶水才是最卫生的茶。 17.忌饮用劣质茶或变质茶。 茶不易妥善保管,易吸湿而霉变,而有些人出于爱茶节约,舍不得丢弃已霉变的茶。变质的茶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和病菌,是绝对不能饮用的。优质茶泡好后若放置太久,茶汤也会因氧化和微生物而繁殖而变质,这样的茶亦不可再饮用。 18.儿童不宜喝浓茶。 因为茶叶浓度大时,茶多酚的含量太多,易与食物中的铁发生作用,不利于铁的吸收,易引起儿童的缺铁性贫血。儿童可以适量喝一些淡茶(为成人喝的茶浓度的三分之一)。对于学龄前儿童可以喝一些粗茶,因粗茶中茶多酚含量较低。 19.冠心病患者谨慎喝茶。 对于心率过快、早搏或心房纤颤的冠心病者,因茶中的咖啡碱、茶碱都是兴奋剂,能增强心脏的机能,大量喝浓茶会使心跳加快,往往会导致其发病或加重病情,因此这类人只能喝一些淡茶;与此相反,心率一般在60次/分钟以下的患者,应该多喝一些茶,不仅无害,反而能提高心率,有配合药物治疗的作用。 20.老年人不宜饮生茶。 所谓生茶是指杀青后不经揉捻而直接烘干的烘青绿茶。这种茶的外形自然绿翠,内含成分与鲜叶所含的化合物基本相同,低沸点的醛醇化合物转化与挥发不多,香味带严重的生青气。老年人饮了这种绿茶,对胃粘膜的刺激性很强,饮后易产生胃痛;青年人饮后也会觉得胃部不适,即通常所说的"刮胃"。误购买了这种生茶,最好不要直接泡饮,可放在无油腻的铁锅中,用文火慢慢地炒,烤去生青气,待产生轻度栗香后即可饮用。 21.高血压患者不宜饮浓茶。 头泡茶每克用沸水量少于50毫升的为"浓茶"。高血压患者若饮过多过浓的茶,由于咖啡碱的兴奋作用会引发血压升高,不利于健康。 22.糖尿病患者宜多饮茶。 糖尿病患者的病征是血糖过高,口干口渴,身体乏力。饮茶可以有效的降低血糖,有止渴、增强体力的功效。患者一般宜饮绿茶,饮茶量可以稍增加一些,一日内可数次泡饮,饮茶的同时,也可以吃一些南瓜子或南瓜食品,具有增效的作用。 23.早晨起床后宜立即饮淡茶。 因为经过一昼夜的新陈代谢,人体消耗大量的水分,血液的浓度大。饮一杯淡茶水,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而且还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压。特别是老年人,早起后立即饮一杯淡茶水,对健康有利,饮淡茶水是为了防止损伤胃粘膜。 24.腹泻时宜多饮茶。 腹泻很容易使人脱水,产生指纹凹陷,多饮一些较浓的茶,茶多酚可刺激胃粘膜,对水分的吸收比单纯的喝开水要快的多,很快能给人体补充水分,同时茶多酚具有杀菌止痢的作用。 25.吃油腻食物后宜饮茶。 油腻食物大多含有丰富的脂类或蛋白质,其在胃中的排空时间较长,一般为4小时左右,故食用后不易感到饥饿。食物在胃内滞留太久,会产生饱闷感,也会感到口渴。此时喝些浓茶,茶汁会和脂肪类食物形成乳浊液,有利于加快排入肠道,使胃部舒畅。边疆等少数民族日常以食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每天"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就是这个道理。为了"消脂"而喝茶,茶可以适当泡浓一点,但应该喝热茶,且量不宜多,否则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 26.吃太咸的食物后宜饮茶。 因为吃太咸的食物会过量吃入食盐易造成血压上升,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不宜吃的太咸。体内盐分过高,对健康不利,应尽快饮茶利尿,排出盐分。有的腌制食品还含有大量的硝酸盐,食用后硝酸盐还易与其他一同吃下的食物中的二级胺发生反应产生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饮茶,尤其是多饮儿茶素含量较高的高级绿茶,可以抑制致癌物的形成,增强免疫功能。 27.出大汗后宜饮茶。 进行过量体力劳动,会引发大量排汗,在高温高热环境中工作的人,为调节体温,会排出大量的汗液,这时饮茶能很快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降低血液浓度,加速排泄体内废物,减轻肌肉酸痛,逐步消除疲劳。 28.采矿工人、作X射线透视的医生、电脑工作者、长时间看电视者和打印复印店的工作者宜饮茶。 因为这一类工作的人会或强或弱的受到一定的辐射作用,而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多饮茶有利健康。 29.脑力劳动者和夜晚工作者宜饮茶。 茶叶中含有咖啡碱等,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所以作家、学者和夜晚脑力工作者多饮茶,有利于提高思维活动,增强记忆,提高工作效率。 30.讲演、说书和演唱等宜饮茶。 从事长时间的用嗓工作,应常饮茶润喉,以滋润声带,使发音清脆,也可以减轻咽喉充血肿胀,防止沙哑,防止咽喉炎的发生。 31.吸烟者和常被动吸烟者宜多饮茶。
喝茶在我国非常流行,经常喝茶对人体是有益处的,能促进食物消化并提神醒脑。但是,茶可不是每个时段都能喝,不过有时候是不适宜喝茶,就算是很想喝茶也要克制一下,科学的喝茶对健康更有好处。
1、吃药的时候。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说法,那就是吃药的时候不能喝茶,因为茶可以降低药的功效和作用。2、睡觉前不要喝茶。大家都知道茶叶水有助于提神,所以当你要休息之前1个小时,最好不要喝茶水,不然的话你很容易久久睡不着。
3、精神不振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打瞌睡是可以用茶叶水来提神的,但是经常用茶来醒瞌睡会刺激到你的神经,长久下去你的神经会变得很脆弱,这样对你是很不好的。4、口干的时候。人在口干的时候,千万不要立即喝茶,因为这时候代表作你的血液浓度很高,需要稀释血液浓度,而茶水的浓度的很高的,不适宜这个时候喝。
5、刚刚睡醒的时候。从晚上睡到早上,起码也睡了8个小时左右,这时候体内液体浓度高,需要白开水来稀释排毒,茶叶的浓度太高不能帮助排毒,所以这个时候是不适合喝茶水。
6、生病的时候。一些小病不需要吃药的时候,最好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喝白水,人体这时候是很虚弱的,如果胡乱喝一些带有其他效果的水,不利于你的健康。7、高血压的人。高血压的人是不能喝一些浓度太高的水,所以茶叶水是不适合这类人的,这类的人还是要多咨询医生。
8、发烧忌喝茶。茶叶中咖啡碱不但能使人体体温升高,而且还会降低药效。饮茶并非人人都适合,受个人体质、生理、疾患等方面的影响,这类人群诸如患有神经衰弱或顽固性失眠症,严重贫血,缺钙或骨折,胃溃疡,痛风,严重肝、肾病患者,孕妇等都不宜过量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