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角 味苦、咸,性寒。 功用 清热、凉血、解毒 。用于治疗 热病头痛,壮热神昏,斑疹,吐衄,小儿惊风,喉痹咽肿 。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 附方: ①治出血:牛、羊角及蹄甲,洗净后,放入密闭容器里焚烧炭化,研成细粉过筛。内出血,每日三次,每次二克,口服;外出血,撒于患处。 ②治喉痹肿塞欲死者:沙牛角,烧,刮取灰,细筛,和酒服枣许大,水调亦得。又小儿饮乳不快觉似喉痹者,亦取此灰涂乳上,咽下。(《海上集验方》) ③治石淋,破血:牛角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五服。(《圣济总录》) ④治血上逆心,烦闷刺痛:水牛角,烧末,酒服方寸匕。(《子母秘录》) ⑤治牛程攓肿痛,肿高突起,支脚难行,久则破裂,脓水相流:牛角尖(烧灰)、水龙骨、松香、轻粉各等分。共为末。牛骨髓调搽,虚弱者辣服十全大补汤。(《外科正宗》牛角散) ⑥治赤秃发落:牛角、羊角(烧灰)等分。猪脂调涂。(《圣惠方》) ⑦治蜂螫人:牛角烧灰,苦酒和,涂之。(《补缺肘后方》)
水牛角为中药,其性凉,具有凉血清热,定惊功效。临床上常可用于热入血分引起的血症疾病,常可出现皮肤瘀点以及紫癜疾病,也可用于惊狂,烦躁,谵妄,痈疽肿毒疾病。此药物临床上在煎熬上是需要先煎1-2个小时,不先煎药效不比久煎的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