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
繁昌区,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位于芜湖市西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皖南丘陵地带,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介于北纬30°57′—31°17′东经117°58′—118°22′之间,纵横36至38千米,总面积630平方千米。
繁昌古称春谷,西汉建县,已有2100多年历史,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繁昌人字洞”是迄今亚欧大陆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在该地登陆。繁昌区拥有长江岸线22千米,以及国家级森林公园、4A级旅游景区马仁奇峰。沪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沿江高速、滁黄高速等在此交汇,芜湖长江二桥跨境而过。
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8.5亿元,财政收入54.3亿元。
繁昌区下辖6个镇和1个开发区:繁阳镇、荻港镇、孙村镇、平铺镇、新港镇、峨山镇和安徽繁昌经济开发区。
扩展资料:
历史
曹魏初,在今河南省临颍县以颍阴县繁阳亭置县。东晋侨置繁昌县(在今芜湖县陶辛圩)。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县并入当涂县;五代南唐升元年间(937年~943年)割南陵县五乡,复置繁昌县,属江宁府。北宋时,繁昌县属宣州。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南平军升为太平州。次年,与芜湖县改属新设的太平州。元朝时,属太平路。明朝初年,太平路改为太平府,仍隶之。清朝沿袭,考评:简。
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1914年时,属安徽省新建立的芜湖道。芜湖道在1927年被废后,繁昌县的上级行政督察区多有变化。1949年时,属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军和第27军在20日开始攻打繁昌。
21日,236团攻占繁昌县城,至此国民政府对繁昌县的管辖结束。1949年起,属芜当专区、池州专区、芜湖专区、芜湖地区。1980年,芜湖地区改为宣城地区,仍隶之。1983年,划入芜湖市。
在大跃进时期,1958年8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一条特大新闻:安徽省繁昌县东方红三社放出一颗大卫星,在一块一亩零三厘的稻田里共收获水稻44367.13斤,平均亩产43075.9斤,创历史奇迹。
2020年7月,国务院批复撤销繁昌县,设立芜湖市繁昌区,以原繁昌县的行政区域为繁昌区的行政区域。
参考资料:
芜湖雍镇富裕吗
芜湖属于江南。
在中国地理上,秦岭-淮河这条线以南的地方属于南方。而芜湖,于此线以南,又属于长江流域以南,所以芜湖属于江南。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芜湖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芜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代中后期是著名的浆染业中心,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
芜湖港是长江水运第五大港、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国家一类口岸,年通过能力5000万吨。
芜湖地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资源丰富,有方特旅游度假区(已建成四期)、天门山、鸠兹古镇、大白鲨海洋公园、丫山风景区、马仁奇峰、赭山公园、雕塑公园等景区。
扩展资料: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中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南方注重建设河网排蓄洪水,进行水土保持,暴雨不会淹,一百天不下雨不会干旱的旱涝保收农业,所以农业单位产量高,工农业生产都能够得到保障,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
自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我国南方,秦岭以北为我国北方。但秦岭正式的名称是自汉代才有的。
参考资料:
雍镇现属芜湖鸠江辖区,临长江大桥北岸,公路,水路交通,四通八达,盛产水稻,油菜,蔬菜,水产养殖业,很早,在三国时期,长江以北,属魏国,濡须河,入长江口的运漕河,就是曹操为征战东吴开挖的一条运河,历史上中国各地,主要以水路交通运输,带动国家经济发展,本地出产的农富产品,通过运河,源源不断,运往外地,再从发达的工业城市里生产制造的农具,纺织品,日用品运回雍镇,极大地丰富调剂了当地市场经济的促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