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脾胃的中药有哪些?脾胃虚弱不能乱用药,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脏白,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胃气虚主要表现在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几个调理脾胃药方。
?调理脾胃的中药方子
中药方1
组成嫩肥羊肉、白酒适量。
用法羊肉煮极烂,加酒搅匀服。
主治阳虚,脾胃不健,肌肉消减,及妇人产后蓐劳。
说明平素有风损。疥疮忌用。
中药方2
组成绿茶1 克、浮小麦200 克、大枣30 克、莲子25 克、生甘草10克。
用法后四味加水1500 毫升,先煎至浮小麦熟后再加入绿茶即可,每次服100 毫升,日服3~4 次,可复煎服。
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
中药方3
组成云茯苓60 克、白酒500 毫升。
用法浸泡封固7 天以上即可,每晚临睡前饮1 小盅。
主治脾虚夫运,四肢失养,肌肉麻痹,沉重,甚成日渐消瘦者
中药方4
组成白面120 克、生姜汁30 毫升、羊肉120 克、鸡蛋清2 个。
用法羊肉切碎,调入姜、葱、盐煮汤,用蛋清、姜汁和白面作饼放入羊肉汤内煮熟,空腹当主食服用。
主治脾胃虚弱,身体赢瘦等亏损病证。
建议食用山药薏米粥,山药去药店买就成,最好就打成粉。薏米超市有卖。两种材料,按1:1混合,煮粥,可调节脾胃。
肠胃湿热脾虚中药方都有什么
脾虚患者用中药调理就是: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主要是针对于脾胃虚弱的人适合于哪些症状呢?第一吃饭吃几口就吃不下去了,第二大便不成形,第三四肢无力,第四面色萎黄,第五舌苔白腻,第六脉虚缓的患者注意,有慢性病的人慎用,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
脾虚的话,其实有很多种脾虚,一般来说我们所说小孩的脾虚是指的是消化吸收的能力比较差,所引起的一系列的变化,比方说脾虚的小孩,他的四肢发育就没那么健壮了,身高体重就没那么好了,老是不达标了,然后脾虚的话他吃东西也不想吃啊,老是偏食厌食等等。
所以这种情况的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搞清楚该如何去健脾,我们一般说的脾虚分为脾气虚和脾阴虚两种,比方说我们经常很熟悉的这个山药,它就是养脾阴的,所以很多宝妈就说是不是要吃山药啊,其实小孩脾阴虚的就用点山药挺好的。
但是如果说你这个小孩子,就是比方说这种气虚症状很明显的少气懒言,不想吃东西,昏睡等等,这种气虚的表现很明显的,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可以用到一些益气健脾的中药,比如说用太子参,白术等等。
中医有句话叫脾最主要是运化功能,当有一些食物即使在我们胃肠道里面的时候,它就阻碍到我们脾胃的运化,所以很多医生都会介绍使用一些比方说山楂,麦芽,这些消极化滞的中药。
每一种消食药都是有它的功效,对于我们所说的脾胃虚,那么就需要对症下药,你看自己属于哪一种脾胃虚,那么就可以进行对号入座。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有脾胃虚这个症状,如果发现这些症状的话,不要自己盲目的在家里喝药,一定要去医院检查,让医生来诊治。
脾胃 湿热 , 中医 证候名,亦称中焦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胃运化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肠胃湿热脾虚的 中药 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肠胃湿热脾虚的中药方
1、白蔻仁6g,竹叶6g,厚朴6g,生苡仁18g,半夏15g,焦三仙各9g,枳实9g,木香6g,黄连6g
2、白虎汤加茯苓:石膏60知母15甘草6山药15茯苓30(克)
3、方拟藿香、佩兰各9克,白蔻仁6克,茯苓、猪苓各12克,土炒白术15克,甘草3克,酒制大黄6克,炒山楂肉10克,水煎,一日二次分服。
(藿香、佩兰、白蔻仁、酒制大黄在关火前3分钟时下入汤剂内,所有药物都要用水先泡润,并用此水煎药,水面要没过药物,除以上四味药后下外,其余药煎15分钟左右)
4、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用法杏仁15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仁18克、半夏15克
用法上药用甘澜水2升,煮取750毫升,日三服。
功用 清热 利湿,宜畅湿浊。
主治湿热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谈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
肠胃湿热脾虚的症状表现
脾胃寒湿症:
脘闷纳呆、恶心呕吐、喜温喜按、倦怠、大便溏薄、腰跨肢体冷痛、少腹凉感、受凉后或天气潮湿加剧、持续性钝痛、发作性加剧、夜间剧痛、苔薄白、脉沉紧、玄紧、濡缓。
脾胃湿热症:
口苦、口干、口粘、烦渴、渴不欲饮、面赤春红、口舌生疮、壮热、身热不扬、午后尤甚、恶寒、头痛身重、厌油、不思饮食、上腹胀满、 腹痛 、里急后重、角膜雾状浑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玄数、濡数。
肠胃湿热脾虚吃什么食物好
薏米
清热利湿,除 风湿 ,利小便,益肺排脓,健脾胃,强筋骨。主治风湿身痛,湿热 脚气 ,湿热筋急拘挛,湿痹,水肿,肺萎肺痈,咳吐脓血,喉痹痈肿,肠痈热淋。
绿豆
绿豆清热之功在皮, 解毒 之功在肉。绿豆汤是家庭常备夏季清暑饮料,清暑开胃,老少皆宜。绿豆的药理作用为降 血脂 、降胆固醇、抗过敏、抗菌、抗 肿瘤 、增强食欲、保肝护肾。
黄瓜
黄瓜味甘,甜、性凉、苦、无毒,入脾、胃、大肠;具有除热,利水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烦渴,咽喉肿痛,火眼,火 烫伤 。还有 减肥 功效。
冬瓜
冬瓜味甘、性寒,有消热、利水、消肿的功效。冬瓜含钠量较低,对动脉硬化症、 肝硬化 腹水、 冠心病 、高 血压 、 肾炎 、水肿膨胀等 疾病 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猜你喜欢:
1. 中医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偏方
2. 减肥养生茶配方大全
3. 治疗肠炎的偏方
4. 清肠排宿便的中医治疗偏方
5. 治疗肠道功能紊乱的药方
6. 中医治疗肠梗阻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