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乡的发现意义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8:47:31
字号:

由于龙这一神异动物自古以来就和宗教崇拜、艺术创作、科学认识等诸多文明因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所以,西水坡蚌图的发现,首先为龙文化的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建国以来,在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都曾发现过新石器时代有关龙文化的遗迹和遗物,如内蒙古赤峰地区和辽宁西部红山文化的玉雕龙、湖北黄梅县的卵石摆塑龙,山西陶寺出土器物上的盘龙纹等,这些发现曾引发考古界和史学界对龙文化的探索。人们曾预言,具有发达原始农业的黄河流域,有可能找到原始龙文化的影子。这一推测在1987年终于得到证实。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宋兆鳞先生认为:“龙的形象在中国史前时代是多源的,但是,以西水坡的蚌龙为最古老,可以称为‘中华第一龙’。从这一点可以证明,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所以说龙的主要故乡在黄河流域,在濮阳。”③北京大学考古系邹衡先生也对这一点作了肯定:“中夏文明,渊源有自,龙虎俱在、铁证如山。”尤其重要的是,与我国其他地方发现的龙迹相比,西水坡蚌龙是作为陪葬品的形式出现于墓葬中,并且和虎相伴出,这就提示学者们:蚌龙不仅是名副其实的龙,而且在仰韶时代就和先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在先民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长期以来,有关龙的原型为何物的争论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到目前为止,共有十几种说法)。部分学者仍然坚持闻一多的图腾组合说,由此否定龙的存在。从艺术创作的角度,龙的原型很多,“三停九似”已经说的很清楚,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在古代是有龙的,只不过史前时代的龙和后来的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西水坡的蚌龙是真正的龙——鳄。在很早的时候,祖先是把鳄称作龙的,由于历代艺术家在载体上进行表现和艺术加工,才失去了原来的真貌,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艺术“九似”龙。《左传》所载上古有“御龙氏”、“豢龙氏”,也并非向壁虚造。从远古时代鳄龙发展为后来的艺术龙经过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而从艺术构图的角度考虑,西水坡蚌龙已经具备了后来传统艺术龙的大部分要素和创意,即和秦汉明清龙一脉相承。从这一意义上讲,西水坡蚌龙是名副其实的“中华第一龙”。笼统地称龙的原型为“闪电”、”蛇”、“猪”,都只是抓住了后来龙的局部,未能触及龙的实质,历代龙的形象彼此不同,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怎么会有一个统一的“原型”呢?

中华龙乡的发现意义

1987年在濮阳出土距今6400年的蚌塑龙形图案在国内外考古界引起轰动,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据此,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濮阳为"中华龙乡"。 如今的龙乡,如同晶莹的少女睁开惺忪的睡眼茵氲着青春的芳香以欢快轻盈地脚步迎接生命的拔节. 。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970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