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气候比较干燥,加上人体在上一个季节中消耗过多,导致免疫力大大下降,因此很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损害肺部的健康。因此,润肺清肺是秋季的一大课题,对于讲究养生的人来说,秋季养肺可尝试使用一些中草药来达到润肺清肺的养生功效,下面就来给各位介绍一下哪些中草药入茶可养肺润肺吧!
1、紫罗兰花茶
紫罗兰花是一味中草药,对保养呼吸道具有非常好的功效,有助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缓解伤风感冒症状,祛痰止咳,润肺,消炎。紫罗兰润喉且有助于呼吸器官疾病治疗,如伤风、感冒及咳嗽等。也可以解决宿醉问题,消除疲惫以及因蛀牙引起口腔异味。
2、苓藕百合茶
适量饮用苓藕百合茶可有效养肺止咳。鲜莲藕30克,山药15克,百合、茯苓各10克,大枣5枚,冰糖适量。鲜莲藕切片,大枣去核,把各材料同煮至稀糊状。补脾益肺,止咳宁血。
3、桑叶枇杷叶茶
经常干咳或是有轻微便秘的人不妨多喝桑叶枇杷茶。取桑叶、枇杷叶各5克。先将中药材置入茶包袋,用500毫升热开水冲泡,闷约10分钟后,再加入适量蜂蜜调味即可饮用。桑叶润肺、止咳,枇杷叶清肺、化痰、止咳,蜂蜜润燥、改善便秘。
4、银耳茶
银耳茶具有滋阴降火的养生功效,此外,常饮此茶可润肺止咳,特别适用于阴虚咳嗽。可选用银耳20克、茶叶5克、冰糖20克,先将银耳洗净加水与冰糖炖熟,再将茶叶泡5分钟后加入银耳汤里,搅拌均匀服用。
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几种可润肺清肺的养生茶了,大家在秋季如果有咳嗽、嗓子不适或便秘等症状,都可以适量饮用这几款养生茶,帮助缓解症状,调养肺腑。肺部是我们人体很重要的一个器官,如果肺部出现了问题,就很容易诱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大家平时可要多注意保养哦!
知母一味,中药学教材谓其“苦,甘,寒”,而《神农本草经》只谓“苦、寒”,并无一“甘”字,从其功效来看,确能滋阴滑润,加一“甘”字亦未不可。
知母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归肺、胃、肾经 ,能清肺、胃、肾之火,又能滋肺、胃、肾之阴。故虽同为苦寒,其与黄连、黄芩、黄柏不同,三黄苦燥有伤阴之弊,知母却无此缺点。
《本经》言知母“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知母性寒、质润,“主消渴、热中”是其正治。
“除邪气”,如何理解?凡致病不正之气皆可谓邪气,因而其范围很广,结合知母性味而言,必是指燥热之邪气。
“肢体浮肿”之症,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知母如何能治肢体浮肿?张锡纯解释为 “其主肢体浮肿者,以其寒滑能通利水道而肿自消也”, 张山雷亦云 “知母清热而苦寒泄降,则水道通而肿自消,非脾阳不振,肾水泛溢之肿病”,故知母治浮肿作用在肺,用于肺热致宣降失常、水道不利所致之浮肿,然临床用知母治浮肿并不多见。
关于“补不足,益气”最易误解,叶天士《本草经解》谓“益气者,苦寒益五脏之阴气也”,此说大是不通,苦寒攻伐之品,怎能当补益之药用?知母并无直接补气功效,也不同于人参“主补五脏”之阴,《本经》此言可理解为热清邪祛,正气自复,即“邪祛正自安”、“祛邪即所以扶正”之义。
知母虽兼甘润,毕竟苦寒之品,只适宜治实火有余之证。 如治阳明气分之实热,证见壮热、大汗、烦渴、脉洪大等,与石膏相伍而成白虎汤;治肺热咳嗽,证见咳嗽、口渴、痰黄而粘等,与黄芩、贝母、瓜蒌等同用,如清金化痰汤;如治相火亢盛,证见潮热、盗汗、心烦、失眠等,与黄柏配伍,如知柏地黄丸。
至于肠燥便秘一证,必兼肺胃热盛而致津伤最为适宜,如果单纯津液不足,知母不能重用,以免苦寒伐伤脾阳而致变证。 所以一般脾胃虚寒、便溏者不宜使用 ,《名医别录》也谓“多服令人泄”,当注意。
关于知母苦寒之性,张锡纯认为其苦寒之性不大,他在《中药亲试记》中说:“知母原不甚寒,亦不甚苦,尝以之与黄芪等分并用,即分毫不觉凉热,其性非大寒可知。又以知母一两加甘草二钱煮饮之,即甘胜于苦,其味非大苦可知。”这是张氏的体会,可以参考,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宜仔细辨证, 以实热有余为使用要点, 方不致孟浪。
(沈祥立,2021年1月22日晚) @大家 健康 #大家 健康 超能团## 健康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