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湿气的蔬菜和水果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8:17:15
字号:

有去湿气作用的蔬菜和水果是香菜、冬瓜、西瓜、橙子,适量是食用香菜还有发汗、清热、透疹的功效;适量的食用冬瓜又清热、利水、消肿的功效。适量的食用西瓜有清热、解暑的功效;适量的食用橙子对人体有好处。

去湿气的蔬菜和水果

去湿气的蔬菜

1、香菜

很多人不知道去湿气的蔬菜和水果有哪些,香菜是去湿气的蔬菜之一,香菜又被称为芫荽,属于伞形科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和中亚地区。香菜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挥发油,适量的食用有发汗、清热、透疹、去湿的功效。

2、冬瓜

冬瓜也是去湿的蔬菜之一,冬瓜又被称为白瓜、地芝,属于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植物,冬瓜会在每年夏末秋初成熟。冬瓜中含有核黄素、尼克酸、硫胺素、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有消热、利水、消肿的功效。

去湿气的水果

1、西瓜

西瓜是去湿气的水果之一,西瓜又被吃称为夏瓜、寒瓜,为葫芦科一年生植物,每年夏季成熟,它的果皮呈绿色,果肉呈红色,汁水很充足。西瓜的果肉中含有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适量的食用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2、橙子

橙子又被称为金环、黄果,属于芸香科多年生植物,适应力很强,我国南北方都有种植,其中湖北、广西、湖南、江西等地区种植最为广泛。橙子的果肉中含有果胶、柠檬酸、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适量的食用有好处。

去湿热的水果或蔬菜有哪些

1 湿气重吃什么水果好 1、橙子

橙子具有宽肠、理气、化痰、消食、开胃、止呕、止痛、止咳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胸闷、腹胀、呕吐、便秘、小便不畅、痔疮出血,解酒、鱼、蟹毒等。

2、甜瓜

又叫香瓜、梨瓜,常用其子和果蒂治病。性味甘,凉。入胃、大肠、膀胱经。功效清暑热,解烦渴,利小便,通大便。可用于暑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3、甘蔗

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主要用于制糖,表皮一般为紫色和绿色两种常见颜色,也有红色和褐色,但比较少见。甘蔗性味甘,凉。入肺、胃经。有清热生津,祛湿,下气,润燥等功效。

4、西瓜

西瓜性味甘,寒。入心、胃、膀胱经。功效解暑除烦,生津止渴,祛湿利尿。可用于夏天热盛,汗出伤津,心烦口渴,小便短少。对胃热牙痛、高血压等也有一定疗效。

5、枇杷

成熟的枇杷味道甜美,营养颇丰,有各种果糖、葡萄糖、钾、磷、铁、钙以及维生素A、B、C等。枇杷果实有润肺、止咳、止渴、祛湿的功效。吃枇杷时要剥皮。除了鲜吃外,亦有以枇杷肉制成糖水罐头,或以枇杷酿酒。

2 湿气重的症状有哪些

1、全身乏力

起床时如果出现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等情况,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2、大便情况

如厕时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冲好久才能冲干净。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也说明体内有湿了。

3、舌苔颜色

洗漱的时候看一下舌苔,健康舌头是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但是如果你的舌头不是如此,那么只能说明你的身体机能出现问题了。

3 如何预防湿气

1、勤运动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2、?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3、避环境的湿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注意,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1、去湿热的水果:

(1)橘子有醒酒利尿的作用,对湿热体质去热利湿的效果。

(2)苹果性凉,清热益脾,适合湿热体质的人食用。

(3)梨润肺、化痰、止咳,具有解毒的作用,特别适合肺燥咳嗽的人。

(4)香蕉有润肺滑肠和清热的作用,不仅适合便秘的人也适合湿热体质的人。

(5)橙子能化痰止渴,对湿热体质的人很有帮助。

2、去湿热的蔬菜:

(1)萝卜清热利尿,顺我们的气,还可以帮助清内热和帮助我们消化。

(2)莴苣对于湿热的人最好的就是清热,而且还可以除口臭和身体的异味,比较凉,而且下气。

(3)慈菇是我们可以清肠和散热的一个蔬菜。慈菇比较凉,而且如果和肉类炖在一起也可以清热祛湿,平时食用可以适当的放些辣椒,减少些寒凉。

(4)百合是安神的良方,又可以缓解肺热、去除烦躁、增加食欲和调理困乏和无力。

(5)木耳可以补肾也可以活血益气和养肺养胃还可以帮助降噪降压。

扩展资料:

1、湿热,为中医名词术语,为致病因素,属于六*风、寒、暑、湿、燥、火(热)中的两邪。亦为中医证候名,如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体内,脏腑经络运行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

2、湿热证的常见临床表现:发热、身热不扬,头痛而重、身重而痛,口苦,胸痞,尿黄而短,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湿热流注关节则谓湿热痹证,侵犯脏腑时,可出现脾胃湿热(湿热蕴脾)、肝胆湿热、膀胱湿热、肠道湿热等证。

3、湿热证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饮食上少吃甜食、甘甜饮料、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少喝酒(湿热之性最大)。少吃肥甘厚味。饮食清淡祛湿,特别要戒除烟酒。多食祛湿的食物如绿豆、冬瓜、丝瓜、赤小豆、西瓜、绿茶、花茶等。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湿热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967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