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带鳞片的肉质茎·肉苁蓉肉苁蓉肉苁蓉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Y.C.Ma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拉丁名HerbaCistanche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英文名desertlivingcistanche(《中医药学名词(2004)》)别名地精、大芸、金笋、寸芸。大芸、寸芸、苁蓉、查干告亚(蒙语)。来源及产地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Y.C.Ma的带鳞片的肉质茎。主产内蒙古。植物形态多年生寄生草本,高80~100cm。茎肉质肥厚,不分枝。鳞叶**,肉质,覆瓦状排列,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穗状花序顶生于花茎;每花下有1苞片,小苞片2,基部与花萼合生;背面被毛,长约为花茎的1倍,花萼5浅裂,有缘毛;花冠管状钟形,**,顶端5裂,裂片蓝紫色;雄蕊4。蒴果卵形,褐色。种子极多,细小。花期5~6月。生于湖边、沙地琐琐林中。寄生于藜科植物琐琐(盐木)HaloxylonammodendronBunge的根上。主产内蒙、甘肃、新疆、青海。采制多于春季苗未出土或刚出土时采挖,除去花序,切段,晒干。性状本品扁圆柱形,稍弯曲,长3~15cm,直径2~8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片,通常鳞片先端已断。体重,质硬,微有柔性,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有淡棕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气微,味甜、微苦。性味归经甘、咸,温。入肾、大肠经。功能主治功在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主治阳痿,早泄,遗精,不孕,遗尿,腰膝酸软,筋骨痿弱,血枯便秘。用法用量煎服:6~9g。化学成分本品含有肉苁蓉含抗衰老活性成分,如D甘露醇、肉苁蓉多糖,还含雄性激素样活性成分如甜菜堿、洋丁香酚苷,还含β谷甾醇、肉苁蓉苷、海胆苷和多
详见百科词条:肉苁蓉 [ 最后修订于2017/4/18 14:07:50 共284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种中文名:龙利叶 药名:龙利叶 拼音:LonGLIYE 英文名: 龙脷叶 Dragon’s Tongue Leaf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大戟科植物龙利叶的叶。 功效:清肺止咳、化痰平喘。 主治:治肺热咳嗽、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炎、失音、肺结核、咽喉痛。 性味归经:①《陆川本草》:“性平,味淡。”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平。”入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 别名:龙舌叶、龙味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龙脷叶(《广州植物志》)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花(龙利叶花)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广东、广西有栽培。 产于广东、广西。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5~6月开始,摘取青绿色的老叶,晒干。 通常每株每次可采叶4~5片,每隔15天左右采一次。 拉丁名:药材龙脷叶Folium Sauropi原植物Sauropus rostratus Miq. 考证:出自《岭南采药录》。 生药材鉴定:干燥叶呈卵状或倒卵状披针形,似舌状,先端钝或 *** 而有小尖,基部短尖近圆形,全缘,枯**或黑绿色,叶背中脉突出,侧脉羽状,网脉于近边缘处合拢。 纸质,较厚。气微,味淡。以片大、完整者佳。
有图睇 share.jxlib.g ov:8088/datalib/2 003/HerbalMedicine/D L/DL-20031209193312/ HerbalMedicine/Pic/0 /imageView/__end_key __ --- 中文名称: 龙利叶 来源: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龙利叶Sauropus spatulifolius Beille(S.changiana S·Y·Hu;S.rostratus auct.non Miq.的干燥叶片。 介绍 简介 来源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龙利叶Sauropus spatulifolius Beille(S.changiana S·Y·Hu;S.rostratus auct.non Miq.的干燥叶片。 原植物龙脷叶为小灌木,高30~40厘米;枝多少扭曲,下部斜倚。单叶互生,稍肉质,倒披针状匙形或长圆状匙形,长5~9厘米或过之,宽2.5~4厘米,顶端圆,基部楔尖或渐狭,上面深绿色或淡蓝绿色,中脉和侧脉附近常为苍白色。花夏季开放,很小,紫红色.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几朵簇生或组成腋生聚伞花序,雌花常于叶腋单生或双生;雄花花萼盘状,雌花花萼陀螺状,均无花瓣。蒴果大如豌豆,外有宿萼包被。 原产越南北部.广东省各地园圃和庭院常有栽培,云南、广西、福建、海南也有。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收,摘取叶片,阴干(不宜曝晒,否则色黄质软)。或晾至七、八成干时,叠齐扎把.用蒲席片遮盖,晒至足干。 药材性状叶片纸质,似舌形,长6~9厘米或过之,宽2.5~4厘米,先端钝或 *** ,基部楔形或渐狭,全缘,上面深绿色,常有灰白色花斑,下面黄绿色,中脉突出,侧脉5~6对,近边缘分枝连接。质柔韧,不易破碎。气微.味淡微苦。以叶片大而完整、色深绿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甘,平。清肺热,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大便秘结.口乾,肺痨,失音.喉痛。常用量5~15克。 功用: 清肺热,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大便秘结.口乾,肺痨,失音.喉痛。 性味: 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