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叶
(《纲目》)
异名竹叶门冬青(《分类草药性》),迷身草(《岭南科学杂志》),山鸡米(《华南经济禾草植物》),竹叶麦冬(《中国药植志》),金竹叶(《广西中兽医药植》),长竹叶(《江苏植药志》),山冬、地竹、野麦冬(《广西中药志》),淡竹米(《药材学》),林下竹、土麦冬(《闽东本草》)。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全草。
植物形态淡竹叶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有短缩而稍木质化的根茎,须根中部常膨大为纺锤形的块根。茎丛生,细长直立,中空,表面有微细的纵纹,基部木质化。叶互生;叶片披针形,长5~20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而渐狭缩成柄状,全缘,两面无毛或具小刺毛,脉平行,小横脉明显,中脉在背面明显突起;叶鞘光滑或一边有纤毛;叶舌截形,长0.5~1毫米,质硬,边缘有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30厘米,分枝较少,小穗疏生,长7~12毫米,宽1.5~2.5毫米,伸展或成熟时扩展,基部光滑或被刺毛,具极短的柄;颖矩圆形,具5脉,先端钝,边缘膜质,第一颖较第二颖短;外稃较颖长,披针形,具7~9脉,顶端的数枚外稃中空,先端具短芒,内稃较短,膜质透明;子房卵形,花柱2枚,柱头羽状。花期7~9月。果期10月。
野生于山坡林下及阴湿处。分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茎及块根(碎骨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5~6月未开花时采收,切除须根,晒干。
药材干燥带叶的茎枝,全长30~60厘米。商品常已切断。茎枯**,中空,扁压状圆柱形,直径1~2毫米;有节,叶鞘抱茎,沿边缘有长而白色的柔毛。叶片披针形,皱缩卷曲,长5~20厘米,宽2~3.5厘米,青绿色或黄绿色,二面无毛或被短柔毛,脉平行,有明显的小横脉,质轻而柔弱。气微弱,味淡。以色青绿、叶大、梗少、无根及花穗者为佳。
产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广东。此外,安徽、江西、四川、福建、河南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茎、叶含三萜化合物:芦竹素,印白茅素,蒲公英赛醇和无羁萜。另谓地上部分含酚性成分、氨基酸、有机酸、糖类。
药理作用①解热作用
对人工发热的大白鼠经口给予淡竹叶1~20克/公斤有退热作用,有效成分溶于水而难溶于醇。用大肠杆菌皮下注射使猫和家兔引起人工发热,2克/公斤淡竹叶的解热效价等于33毫克/公斤非那西汀的0.83倍。
②利尿作用
淡竹叶的利尿作用较猪苓、木通等为弱,但其增加尿中氯化物量的排泄则比猪苓等强。
此外尚有增高血糖的作用。
毒性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为0.645克/10克。
炮制拣去杂质及根,切段,晒干。
性味甘淡,寒。
①《纲目》:"甘,寒,无毒。"
②《生草药性备要》:"味甜辛淡,性寒。"
归经①《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少阴、厥阴经。"
功用主治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治热病口渴,心烦,小便赤涩,淋浊,口糜舌疮,牙龈肿痛。
①《纲目》:"去烦热,利小便,清心。"
②《生草药性备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痔疮毒。"
③《握灵本草》:"去胃热。"
④《本草再新》:"清心火,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
⑤《草木便方》:"消痰,止渴。治烦热,咳喘,吐血,呕哕,小儿惊痫。"
⑥《分类草药性》:"治咳嗽气喘,眼捕。"
⑦《现代实用中药》:"清凉解热,利尿。治热病口渴,小便涩痛,烦热不寐,牙龈肿痛,口腔炎。"
⑧《广西中药志》:"治鼻衄,"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宜忌《品汇精要》:"孕妇勿服。"
选方①治尿血:淡竹叶、白茅根各三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②治热淋:淡竹叶四钱,灯芯草三钱,海金沙二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提醒您:淡竹叶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竹芦的功效与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药竹沥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竹沥的功效与作用中药详解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竹沥的作用2、中药竹沥的的功效与作用中药竹沥的的功效有哪些3、你知道“竹沥”是什么吗?有哪些功效?4、竹沥有什么作用?5、鲜竹沥的功效与作用鲜竹沥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竹沥的作用竹沥的功效与作用
竹沥具有清热降火、祛风除痰的效果。
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对于一些脾气比较暴躁、易上火的患者来说,吃竹沥的效果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平时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不要熬夜,熬夜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增加疾病发生的几率。
在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加强营养补充,均衡膳食,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暴饮暴食,过晚进食等不良行为,多去运动锻炼,提升体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如果身体有不适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正确治疗。
中药竹沥的的功效与作用中药竹沥的的功效有哪些1、清热降火
竹沥性寒,能清心、肺、胃三经之火而涤痰利窍,有很好清肺热、降火功效,可用于肺热痰壅、热病痰多,壮热烦渴之证。
2、化痰镇咳
竹沥性寒滑利,祛痰力强,可化痰镇咳。
治痰热咳喘,痰稠难咯,顽痰胶结者最宜,常配半夏、黄芩等。
3、定惊通络
竹沥入心肝经,善涤痰泄热而开窍定惊。
治中风口噤、惊痫癫狂、小儿惊风等症。
4、利窍
竹沥性速,直达经络,且寒滑之性甚强,功专豁痰利窍,痰热喘促昏迷及中风痰壅的人,可以多服用,对病情有着不错的治疗作用。
你知道“竹沥”是什么吗?有哪些功效?中药里面的竹沥其实就是竹子里面的津液,在南方地区盛产竹子,人们将新鲜的竹竿砍下后,除去两端枝节,然后劈开置于火上蒸烤,此时竹子里面就会从两端流出黄棕色的汁液,此即为鲜竹沥。
鲜竹沥保留着竹子特有的清香甘润之力,故而药效更佳醇厚,其在清心火之热、化肺燥之痰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而其在实际应用之中的效果则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竹沥入药能“荡涤热痰而止咳,清利七窍而醒神”。
1、竹沥在清热化痰而止咳喘方面的应用。
竹沥保留着竹子的清凉消热之性,而其药效又更加醇厚、滑利,对于体内之热邪的清除效果也更加迅捷。
且竹沥之效善入肺经,其甘润之效可清热邪、甘寒之效可化顽痰,故而对于黏痰之咳嗽、痰热之气喘等疾病,服之往往能给人一种热消痰散、浑身畅达之感。
中医经典方剂之中有一“消顽痰、顺肺气”之良方,名曰‘竹沥达痰’汤,正是以竹沥配伍半夏、橘红、黄芩、甘草等药材同用,其消痰顺气之力颇为迅捷。
而至如今,医者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鲜竹沥提纯净化之后制成的口服液,在清热化痰方面应用也是很多的,其效果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2、竹沥在清利七窍而醒神方面的应用。
古人认为头目昏闭、癫狂乱语者多为痰阻经络所致,而竹沥集青竹之效于一身,最是能“消痰开窍,通经走络”,对于一些热病惊风、癫狂乱语、惊痫昏迷等情况,竹沥入药可起良效。
比如体内痰火阻滞、肝火上炎引起的眩晕癫狂之状,以竹沥同黄连、南星、钩藤、天麻等药材配伍使用,有化痰、清肝、定惊之效。
而对于一些小孩子因为痰火内盛、高热等引起的神昏乱语、肢体惊痫等症,竹沥也是常用的缓解之药。
此时以竹沥同胆南星、天麻、牛黄、水牛角、生姜等配伍使用,清热化痰、定惊止痫的作用也是较好的。
竹沥虽然取自竹子,本身无毒,但其多以入药为主,若是养生预防的话,一般不建议用此物。
因其聚竹子的寒凉、滑利之性于一身,清热化痰之效过于迅猛,故而有伤身之弊,尤其是对于体虚体寒、脾虚胃寒等人群更是不宜用此物入药的。
竹沥有什么作用?竹沥又叫“竹汁”、“竹油“。
是从竹杆和竹鞭中采取的液汁,为青**或棕**透明液体,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据医书记载:竹沥甘寒性凉无毒,有清热化痰止渴、解热除烦、镇惊利窍作用,主治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血虚、乙脑、流脑、破伤风、眼疾等症。
竹沥生产原料极为丰富,我国有500多种竹类资源,其中2/3的竹子均可采取竹沥。
以前生产竹沥只限于嫩竹和竹笋中提取,有的将竹劈开,置火上烤炙,这不仅浪费材料,又污染环境,而且质量差,产量低,工序繁,投资大,成本高,有碍生产发展。
现根据竹子生理特性采用活竹体采取法,既不破坏竹子生态环境,又不影响竹子正常生长。
只要在有大型竹杆(毛竹等)生长的地方,均可生产。
从而给多种经营开辟新的途径。
现将其采取方法简介如下:
每年4-9月,选择2-4度(1度为2年)的粗大竹杆(毛竹),离地面20-30cm以下的任何一节间,在紧靠上下节节隔处用电钻钻成各一个直径为1cm的洞孔,以该洞穿过竹壁为度,并在洞内注入一定量的食用保鲜剂。
取20-30cm长,直径与洞孔相符的塑料导管,两端分别插入上下两个竹洞内0.5—1.5cm,管边用泥密封。
2天后,取出上导管口,倒人无菌瓶中。
2天内一株竹子可取250—300m1,最大竹子可取1L,以后产量逐渐减少。
据试验记载:不同大小径级的100棵竹株,从4月至9月止,可采取21L,株平均为210m1。
经加工处理后,市场药用价值每100m1为20元。
一株竹子年产值为42元。
以200株计,年收入可达8400元,相当可观。
采取竹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小年(换叶子)竹园,因养分不足产量低一般不采取;
(2)坡度大操作不便;
(3)竹液流溢在夜间,故开洞时间宜在下午进行;
(4)取出的竹液密封,否则易蒸发;
(5)竹子径级大,产量高,一般都选大型竹杆。
其次在坡度不大的竹园,利用竹子来鞭,把竹鞭削成马耳形,套上导管,也可采取竹沥,鞭粗量大。
因竹鞭地下分布穿错复杂,无技术者不易找出来鞭与去鞭,一般不采用。
鲜竹沥的功效与作用鲜竹沥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1、风降火、润燥行痰、养血益阴、利窍明目。
2、鲜竹沥取新鲜的淡竹截断后,架起,烧其中央部份,二端即有淡**的汁液流出,以器皿盛容,即为竹沥。
具有竹香气,性味是甘、寒的,《本经》云竹汁,主风痉。
《本草备要》云其能消风降火,润燥行痰,养血益阴,利窍明目。
治中风口噤,痰迷大热,风痉癫狂,烦闷消渴,血虚自汗。
故鲜竹沥具有清热化痰、定惊利窍的功效,用于治疗重症感染、肺热咯痰、气喘胸闷、中风舌强、痰涎壅盛、小儿痰热惊风等症。
治疗痰热、咳喘常配伍黄芩、半夏等,如《沈氏尊生书》的竹沥达痰丸,以及咱们的中成药复方鲜竹沥液;治疗小儿中风,常配伍胆南星、牛黄等品。
以上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关于中药竹沥功效与作用和竹沥的功效与作用中药详解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今天给各位分享竹芦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芦竹叶的作用与功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竹茹的功效与作用竹茹的药用价值是什么2、竹茹的功效与作用3、竹茹是什么东西?竹茹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4、竹茹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竹茹的功效介绍竹茹的功效与作用竹茹的药用价值是什么1、清热毒:竹茹有清热毒的功效,可以去除内热,同时也有解毒作用,对湿热呕吐、胃热呃逆呕吐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可以用竹茹和粳米煮粥或者煮汤饮用。
2、清热除烦:对于胃火或者肝火引起烦躁不安、心悸失眠,可以用竹茹治疗,竹茹可以清除内热,还能缓解发热、心烦等症状,对病后阴虚烦躁、失眠有很好的疗效。
3、清胃化浊:竹茹可以泻胃和肺的的实热。
对于因胃浊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胃脘胀满、舌红、口干、呕吐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4、清肺化痰:竹茹入肺经,有清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对肺热咳嗽、咯血、痰多、哮喘等有很好的疗效。
5、治疗甲亢:把竹茹、佛手、茯苓、山楂泡茶喝,可以有效治疗甲亢引起的不适症状。
竹茹的功效与作用竹茹的功效与作用
竹茹的功效与作用,竹菇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
竹茹药用价值相对较高,同时还是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药物。
竹菇性质非常的温和,可进入肺部。
下面来了解竹茹的功效与作用。
竹茹的功效与作用1
什么是竹茹
竹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别名为竹皮、青竹茹,是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然而它是没有任何毒性的,性味甘,微寒。
归肺、胃经。
竹茹对于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是有抑制作用的,它的入药部位主要在于植物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
竹茹的功效与作用
1、清心除烦
平时生活中人们由于工作忙碌,学习压力过大等,导致了身体出现不适,从而引发心烦意乱,情绪不安等不良症状,这时候都是可以服用竹茹这种中药材的。
因为竹茹可以很好的入心药,让我们的情绪逐渐好转起来,清心除烦。
还有的就是如果有些孕妇产后出现身体不适,心烦的话也是可以服用竹茹来调理,这样可以让身体尽快的恢复健康。
2、清肺化痰
很多人都爱吃垃圾食品,例如烧烤,炸鸡,薯条。
所以人们经常会出现痰多咳嗽,体内毒气过重等不良现象。
这时竹茹就起到很好的清肺化痰以及清热解毒的功效,因为它的性质比较寒凉,能入肺经。
如果平时拿去泡水喝的话还能够有效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3、安胎止吐
怀孕是很多女性必须要亲身面对的一个过程,然而女性在怀孕期间经常会出现胎动不安,孕吐等不好的现象,有这些现象的话都是需要注意的,竹茹是一种能够安胎止吐的中药材,直接用它冲水喝可以很好的`起到这种安胎止吐的功效。
竹茹的功效与作用2
1、竹菇的功效
竹菇是一种中草药,性质温和,可进入肺部。
它是清热,祛痰,消除烦躁的主要功效。
它通常可以治疗人类惊厥,失眠,发烧,呕吐,中风和胃热和呕吐。
此外,孕妇还可以吃竹蘑菇,对胎儿烦躁不安和先兆流产的孕妇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2、橘皮的功效
橘皮中含有大量天然挥发油,具有天然香气。
它可以用作香料,也可以用作药物。
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和调节痰湿。
它通常用于人的腹痛和疼痛。
饮食,以及消化不良和咳嗽等各种疾病的治疗,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3、竹菇橘皮的功效与作用
竹子和橘皮是两种中草药,可单独使用。
它们也可以一起使用。
他们可以一起治疗竹蘑菇橙皮汤。
该中药汤剂具有补脾胃,调气,止呕等功效。
它广泛用于治疗人类碱性反流性胃炎。
治疗效果尤为明显。
制作竹蘑菇橙皮汤时,可取12克橘皮,12克竹笋和5个大枣和9个大使馆和生姜甘草。
将6克和3克人参加在一起煮沸煮汤。
竹茹的功效与作用3
橘皮竹茹茶效果好吗
橘皮竹茹茶是一种中药茶饮,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作用,它对身体虚寒,胃部不适及胃炎等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另外它的优点是能够起到一定的养生效果和作用,它的制作也很简单,对于胃寒和腹胀等人士可以经常喝这样的茶饮料,作用和效果也是很好的,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下。
橘皮12克,竹茹12克,大枣5枚,生姜9克,甘草6克,人参3克。
降逆止呕,益气清热。
胃虚有热,气逆不降之呃逆、干呕。
组成:橘皮,竹茹,大枣,生姜,甘草等功用降逆止呕,益气清热
按原方比例剂量,将橘皮、竹茹、甘草、人参研成粗末备用。
每日用药30~40克,纱布包,置保温瓶中,加生姜4片,大枣5枚,用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5分钟后即可饮用。
1日内分3~4次服完。
每日1剂。
实热及虚寒所致的呃逆、干呕忌用。
本方所治乃胃虚有热,气逆不降所致之证。
胃虚宜补,胃热宜清,气逆宜降,故本方从清补降逆立法。
方中橘皮行气和胃,竹茹“轻可去实,凉能去热,苦能降下,专清热痰”,二味合用,有行气开郁和胃之良效。
本方两药用量皆大,共为君药。
人参补气扶正,与橘皮合用,行中有补;生姜和胃止呕,与竹茹合用,清中有温。
甘草、大枣助人参以益气和胃,并调和诸药。
综观全方能补胃虚,清胃热,降胃逆;补而不滞,清而不寒,对于胃虚有热之呃逆、干呕最为适合。
竹茹是什么东西?竹茹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竹茹很多人应该不知道这是什么吧,其实竹茹是一种中草药,那么竹茹到底有哪些作用与功效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下!
竹茹是什么东西
竹茹是一种中药材,而这种药材是从青竿竹的茎秆内部中间层取出的,万物相生相克,很多植物其实都是可以治疗疾病的,而竹茹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草药,孕妇可以食用竹茹安胎,另外竹茹还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和作用以及禁忌,一起来看看。
竹茹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1、涤痰开郁
竹茹味甘微寒性润,具有很好的清肺化痰效果,另外对于胆虚痰热郁结、烦闷不宁、不得眠等症状也有很好的开宇开郁缓解之效。
2、清热止呕
竹茹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特别是对于湿热引起的呕吐、胃虚热引起的呕吐呃逆等都有很好的止呕、消热作用。
3、清热除烦
竹茹除了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之外,还能够清除热病之后的余热,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烦意乱等烦闷情绪。
常见的有产后的虚烦、大病后虚烦不得眠等症。
4、安胎
竹茹清热力缓,能够用来安胎。
胎动不安多是因为热盛,使用竹茹清热,治胎动不安。
另外如果是妊娠呕吐也可以使用竹茹缓解。
5、抑菌
竹茹对枯草杆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蓖、大肠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6、使用禁忌
竹茹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寒痰咳喘、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禁止服用。
竹茹的食用方法
1.配半夏,一寒一热,健脾燥湿,和胃止呕力彰,主治脾胃不和,胃气上逆,以致恶心、呕吐、呃逆等症。
2.配枳实,和胃降逆,清热止呕,消积化痰,宽中利膈之力增强,主治胃热痰盛,胃气上逆,恶心呕吐,胸脘满闷等症。
3.配陈皮,一温一寒,温清相济,和胃降逆,除胃中寒热甚妙,主治脾胃虚弱,气机不调,寒热错杂,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呃逆等症。
4.配生姜,一寒一温,具和胃止呕,调中降逆之功,主治寒热互结,胃气上逆之呕呃不止。
5.配黄连:竹茹入胆,黄连入心,心胆并治,可收清心胆,化痰浊之功。
6.配石斛,共奏清胃热,养胃阴,和胃气,降呕逆之功,清中有补,补中有清,用于治疗胃阴不足,胃虚有热,气失和降所致的饥而不食,反复呕吐,或干呕不止,口干烦渴等;对于妇女妊娠恶阻,胃气受胎热上扰而见的恶心呕吐,也宜用之。
竹茹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竹茹的功效介绍1、竹茹一般对于治疗喉咙里面有痰、咳嗽、失眠、心悸,以及胃热导致的呕吐都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2、竹茹对于像胃热出现的呕吐、恶心,或者是烦热也有一定的作用。
同时在孕期出现胎动不安等情况,竹茹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安胎的效果。
而且对于血尿,或者是女性的月经量过多,竹茹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收敛止血的作用。
3、竹茹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所以它也可以促进人体排出体内的毒素,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关于竹芦的功效与作用和芦竹叶的作用与功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