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漳圣王陈元光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7:07:35
字号:

陈政(六一六~六七七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在唐太宗、高宗时立有军功。唐高宗总章二年(六六九年),为平息泉州、潮州土著民反抗,诏令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率部屯守绥安(今云霄),实行“靖边”政策。由于土著民的顽强抵抗,乃退保九龙山(今九龙江上游)。唐仪凤二年(六七七年)卒。墓在云霄县城西将军山,系唐归德将军陈政与夫人司空氏合葬,坐西向东。墓地外观有砖砌龟背形坟丘,高约一.八米、长七米、宽五米,后为砖砌挡土墙,前有墓埕、台阶及石翁仲、石兽、石华表等。南宋时重修,清初毁坏。一九八四年,发掘清理出墓前宋代享堂台基及残石柱,上有“嘉熙四年(一二四年)”题刻。一九八五年,按宋代墓制修复。

开漳圣王陈元光

陈元光(六五七~七一一年),字廷炬,号龙湖,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之子。唐仪凤二年(六七七年),陈元光奉诏以鹰扬将军袭父职,实行屯垦耕战政策,招抚土著,安定地方。唐垂拱二年(六八六年),诏命为漳州首任刺史,吏治严明,政绩卓著,对漳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开拓、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唐景云二年(七一一年),死于征战。墓在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石鼓山。原葬云霄大峙原(今属漳浦县),唐贞元二年(七八六年)徙州治,奉敕移葬漳州城北石鼓山。坐西北向东南,占地一千七百平方米。墓碑刻“唐开漳陈将军墓”,碑座刻梅花,坟前有墓埕五层,每层落差一~一.二米。两旁有石虎、石羊、石望柱各一对。近旁大石上刻清康熙五十七年(一七一八年)侍郎蔡世远撰写的修墓记。一九八六年,漳州市人民政府为纪念陈元光将军开漳一千三百周年重修此墓,并种植七里香、凤凰木、柏树等绿化环境。陈元光(六五七~七一一年),字廷炬,号龙湖,祖籍河南光州,生于唐高宗显庆二年,十四岁随父陈政入闽;在闽共四十二年,为开发漳州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不愧是开发漳州地区的第一人。

实施“畿荒一德、胡越和同”的民族融合政策

陈元光自幼饱读经书,深受忠君报国、王道仁政的影响,当乃父陈政在奉诏入闽南平乱八载,惫极劳瘁而逝之后,他承父职代领戍闽唐军,就感觉到父之平乱政策带来的弊端是:“元凶既诛,余凶复起,法随出而奸随生,功愈劳而效愈寡”……“诛之则不可胜诛……”(陈元光《请建州县表》)。所以,他反其道而行之,对叛乱的“蛮獠”山民,采取以抚绥为主的策略,区别首恶与胁从,重点打击首恶分子,即“落剑唯戎首,游绳系胁从”(许天正和陈元光《平潮冠诗》)。并实行“且耕且战”耕战结合的政策,在九龙江北溪浦南一带建立“唐化里”,又在云霄漳江之北建“火田村”,以开荒生产,营建村宅,安置军眷,做到粮食自给、兵不扰民。他还通过多种管道,争取大多数“蛮獠”的归附,下力气招抚流亡,于是土著群众“负耒耜皆望九龙江而耒”(《白石丁氏古谱》)。对这些归附的“蛮獠”,陈元光“抚而籍之”,并免除其赋税徭役。这一政策的实施赢得了人心,缓和了民族矛盾,使荒凉的九龙江两岸“渐成村落,拓地千里”。

为了进一步促使当地山民改变陋习,融入主流社会,促进“胡越百家,愈无罅隙”。陈元光提倡民族通婚,鼓励部将与当地女子结为秦晋之好。这些政策的施行,极大促使汉畲民族的融合,并推进了还处于部落时期的畲族的封建化进程。

用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取代刀耕火耨的落后生产方式

唐初,生活于“泉潮”之间的山民仍处于氏族社会末期,其生产方式十分落后,他们“伐山而营,依山而猎”,“火田畲种无耕犊”(陈元光《龙湖集》)。针对这一现状,陈元光则积极推广铁器农具,牛耕和曲辕犁,大力提倡精耕细作,兴修水利,使用筒车提灌农田,实行双季稻生产方式。

正是由于这些先进生产技术和措施的应用,漳州地区农业生产得到初步发展,生产力水平第一次得到提高,沿习数千年的刀耕火种生产方式至此画上了句号。

创办学校,化蒙昧为敦伦

作为一代儒将的陈元光,深知“兵革徒威其外,礼让乃格其心”“其本在创州县,其要在兴庠序”的道理,因此,当战乱甫定,他就向朝廷上了《请建州县表》的奏章,朝廷批准了这一奏章。垂拱二年,漳州得到正式创建,由此唐王朝各种制度法令和中原文化在这里得以推行和传播。“化蛮貉之俗为冠带之伦”使“荒陬蛮獠尽沐皇恩”。他在州郡职官中设专司教育的“文学”一职,主持乡校事宜,并在浦南唐化里创办松州书院,这是全国最早以书院命名的一所学校,被载入新近出版的《中国教育志》一书中。陈元光让其子陈王向在该书院主持讲授,聚生徒四十人,成为漳州学校教育的源头。学校的创办,不仅达到“民风移丑陋,土俗转酝醇”(陈元光《龙湖集》)之目的,而且使漳州迈进封建科举制度的轨道。

通商惠工,发展经济

建置漳州之后,陈元光十分重视发展经济,他劝农通商惠工,教育儿子和部属要“日阅书开士,星言驾劝农”(陈元光《龙湖集》)。在他政策的感召下,官民开荒垦田,种稻种茶养蚕,发展多种经营,形成热潮,处处是“较斧开林驱虎豹,施罟截港捕鱼虾”(陈元光《龙湖集》)。在漳州大地上,呈现出:“火田黄稻俱甘旨,纲水金鱼洽醉醺”(陈元光《龙湖集》)、“农郊卜岁丰,帅阃和民悦”(陈元光《龙湖集》)的喜人景象。此外,晒盐,造船,制瓷,治陶,冶铁,织染,农机具制造等中原手工业技术也在这里得以传播。“海船近通盐”(陈元光《龙湖集》),既道出了当时船舶制造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制盐业的发展和海上贸易的初步繁荣。

传承中原文化艺术,影响深远

陈元光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儒将,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喜诗赋善吟咏。陈元光建漳之后,又在传承中原文化艺术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且影响深远,包括诗赋唱和、闽南方言语系的形成、戏剧艺术、饮茶文化、民俗、宗教、祭祀文化等等,都能找到与中原的渊源关系的痕迹。其中陈元光《龙湖集》诗集为福建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古文献。该集收有陈元光诗作五十篇,除了其中七篇已收载于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全唐诗外编》之外,尚有四十三篇为珍贵的唐佚诗。

福建漳州文明的开创者

一千三百多年前,河南固始人陈元光随父唐归德将军陈政奉诏率固始八十七姓、近万名府兵南下入闽,驻兵云霄,息乱安邦,开创了漳州的安定与繁荣,被后世尊称为“开漳圣王”。陈元光这一创举不仅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也为中原文化在闽粤台等地及东南亚各国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今,祭祀“开漳圣王”的祖庙云霄威惠庙仅在台湾的分庙就多达三百多座,每年从海内外各地前来云霄寻根问祖、拜谒先贤的信徒络绎不绝。

陈元光为何“唐史无人修列传”?

被世人尊为“开漳圣王”的唐代首任漳州刺史陈元光将军,是漳州的创立者,这是不争的史实。但是,新、旧《唐书》上均未为其载立传记,这未免让后世人感到疑惑和遗憾。其实,纵观历史长河,正史无传的历史名人不独陈元光一人,比陈元光职位更高,且也于野史、方志、家乘不乏记载,但却同样是正史无名者大有人在。陈元光唐史阙载的原因分析起来,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漳州”只不过是大唐帝国在其广袤疆域东南边陲“炎荒”之地的新置州郡,堪谓海滨僻壤,鲜有“知名度”可言,其档案数据亦较难存入数千里外的都城长安;更何况陈元光之祖、父辈,原为隋代归附于唐的“前朝降将”,也难免有人另眼视之;再者唐代“刺史”一职亦仅位列四品,当然算不上为“显贵之身”。鉴于上述多种因素,后代史官未必能了解到“开漳”之由来,以致陈元光于“唐史无人修列传”。但是,凡有史识者应不致认为唐史无传而去怀疑有否陈元光其人及其伟大的功勋。

唐史虽然阙载“开漳”名贤陈元光及诸部属的事迹,但却又明确记载了漳州郡的“漳浦,垂拱二年十二月与州同置于治所”(见《旧唐书.地理志》);又如《新唐书.地理志》亦记述:“漳州以南有漳水(在云霄)而为名”(笔者按:《新唐书》刊行于宋,其时漳州治所已经再次北迁至今芗城区又越四百年,故书中言“漳州以南”)。

及北宋,有一位丰五年(一八二年)进士、漳籍人吴舆(官至奉议郎、潮州府通判)着有地理与政区专著《图经序》,较明确地记载:“皇唐垂拱二年十二月九日,左玉钤卫翊府左郎将陈元光平靖蛮、潮寇患,奏置州郡。敕割福州(唐中期改称隋闽州为福州)西南地,置漳州。治初在屯所漳水北,因水名州……”细思吴舆着《图经序》之时,上距陈元光殉职只不过三百余年,时间甚近,其所采用的史事、人物当然不谬,应是毋庸置疑的。迨南宋末由中央政府史官辑纂的官方文书档案分类汇编《宋会要辑稿》,其中的《礼类.二十》,有一篇近三百字之多的《陈元光祠》,又较详尽地记载了宋代自神宗熙宁八年(一一一三年)六月追封陈元光为“忠应侯”始,此后多位宋皇又先后对陈元光及其父、母、妻、子、曾孙等人追赠的封号。此篇所载之事,迄于南宋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年)九月,加封陈元光为“灵着顺应昭烈广济王”,同时还概括性地记录了陈元光生为名将,惠泽子民,殁享庙祀,奕代馨香的光辉形象和升华过程,资料弥足珍贵。此部官书档案《宋会要辑稿》的成书年代,距陈元光在世时间亦不过四百五十年,尤其属官书档案集,其所载之事更具权威性,固然可为信史。

此后的近百年元代时期,汉文化曾遭严重毁废,文献资料散佚不少,尤其是地方文献更是首当其冲,能幸存的多是残缺不全。造成后人研读地方史事常遇文献断层,不得已而求助于族谱家乘、口碑野史。

直至明季中期,社会基本稳定,各地官府复萌“盛世修志”活动。于是正德七年(一五一二年)由“赐进士、四川布政使、莆田周瑛纂修,赐进士、漳州府知府、武陵陈洪谟校行”的《大明漳州府志》出版,可惜印量较少,传世甚为珍稀。查阅今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所存的图书总目,仅记录了明正德版《大明漳州府志》已成海内孤本,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笔者尝两度随团赴台参与民俗文化交流活动,得便亲睹并浏览了此部“孤本”漳州府志,还托人把此志书中的许多资料如《大明漳州府志.卷十四.礼纪.陈元光传》等篇章进行拍照,并复印返原携归进行研读。

该篇传记对陈元光其人其事作概括性记述与评价,是迄今所见记载陈元光传略的最早官方文献资料。阅该部志书之《序》,方悉书中资料有不少是采撷于“旧志”、“宋志”。由然可推测唐、宋时期都曾编修过漳州府志。莫道至今“古志”全无踪影,就连明代正德之初州官修志之时,也仅能获得“旧志”、“宋志”中的部分遗篇残稿。所以说,正德本《大明漳州府志》中录载的陈元光传记,极有可能直接沿自“唐志”、“宋志”,决非后人臆想杜撰。此后的明万历至清乾隆乃至之后,福建各级地方政府陆续成书的《闽书》、《八闽通志》、《福建通志》、《漳州府志》等多种版本的地方志书中的有关开漳史事,特别是对陈元光的行状纪略,则多采录于氏族中所编的谱牒资料(或因“旧志”缺佚所致)。较之“正德志”所载,尽管有详略之异,但这些地志家乘,对陈元光“开漳”、“建漳”的历史功绩之肯定与彰扬,却是一致的。

而追寻陈元光的故乡河南光州(梁置光州,领定城、光山、仙居、固始、殷城五县)固始县,却由于开漳史事《唐书》阙载,其故乡亦仅存陈元光的前几代祖宗坟墓与祖祠于该县陈集乡(据正德版《大明漳州府志》记载,陈元光的原祖上辈原籍“河东”,后居固始),还有固始县安阳山顶的大庙,祀陈元光祖母魏敬(今称“云霄庙”)。豫省文献上现存的最早记载是清乾隆《光州志.忠义烈传.陈元光》,始见载述“陈元光、字廷炬,弋阳人(光州曾于隋代一度改称弋阳),生于显庆二年(六五七)二月十六日”。

此外还有粤省于清代及近代所编的《潮州府志》或《陈氏家谱》等数据,亦记载着陈元光的史事,对其功绩的褒扬与闽省诸书基本一致;唯对陈元光之籍贯却说为广东。经查核相关资料,知其误将同时代的番禺县另一位同名姓的陈政,臆想为陈元光之父,故有粤籍之错谬。其实此说并无任何可靠数据堪为左证。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历史上确有陈元光其人其事,他被后世尊为“开漳圣王”是有因有据,名副其实的。(方群达文)

开漳文化的发祥地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原南迁,入闽教化,对于开发福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迁闽越的移民大都来自河南,其中,发生在唐初的固始县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乱事件,开创了漳州文明的发展史。

唐高宗总章二年(六六九年),泉州与潮州之间发生“蛮獠啸乱”,归德将军陈政奉诏出任岭南行军总管,与其子陈元光先后率领府兵九千多人,来到这七闽与百粤交界的地区平乱,并首先在今天的云霄县开屯建堡、播传农耕,结束了闽南地区刀耕火种的时代。陈政病逝葬于云霄将军山。他的儿子陈元光袭职,经过大小百余次的战斗,终于平定了闽南一带的“獠乱”,并于唐垂拱二年(六八六年)奏请朝廷创建了漳州府,从此教化治民,弘扬文化,施行法治,改变民风,开创了漳州一千三百多年的基业。漳州最早的治所在今天的云霄县火田镇西林村,西林村地处漳江之畔,故州以江名,得名“漳州”。陈元光即为首任的漳州刺史,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北宋政和三年(一一一二年),宋徽宗为其赐庙额“威惠庙”,祖庙在云霄城中的西门。云霄因这段辉煌的历史,成为海内外广大漳籍后裔心目中的“开漳圣地”。

闽南安定之后,陈氏父子从家乡河南固始带来的八十七姓府兵大都在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这些府兵都是以军人的身份入闽,并为开发和建设漳州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皆以“唐朝军人”为荣,加之唐代强盛,威震海外,所以他们的后裔移居台湾、东南亚以及欧美各地后,便以“唐人”自称,并简称大唐江山为“唐山”,“唐山”因此也成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对故乡的一种习惯称呼,台湾人称大陆移民到台湾开基为“唐山过台湾”。

陈元光父子开漳的伟绩功勋历史上多有追封,然而新旧《唐书》却无事迹记载。这让人多少感到遗憾,不过,“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漳江两岸人民感念陈氏父子开发漳州的厥功至伟,建造了一百多座“圣王庙”,奉祀陈氏父子及其将佐。每年元宵节期间,民间都会举行“鉴王”、“走王”等隆重而独特的祭祀活动,如今,“圣王巡安”做为一种民俗,还成为了福建省第一批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开漳圣王”的民间信仰,同时伴随着开漳府兵后裔移民台湾及海外的足迹,不断绵延开来。“开漳祖庙”--云霄威惠庙的香火远播,仅在台湾各地的分庙就达三百多座,东南亚各地更是数不胜数。多少年来,大批的漳籍后裔纷纷踏上故土云霄,寻根访祖,拜谒先贤,千年乡愁,随泪而落。二六年十月,国际开漳文化联谊会在新加坡举行成立大会,今年三月二十九日,国际“开漳圣王”文化节在云霄将军山下隆重举行,“开漳圣王”文化在其发祥地焕发出令世人瞩目的光彩。

开漳祖庙—-云霄威惠庙

云霄威惠庙位于漳江边的云霄城西门外,地属云陵镇享堂村。该庙宇建筑规模较大,坐西北朝东南,始建于唐嗣圣元年(六八四),古称陈将军祠,宋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赐名威惠庙。现存建筑系明成化年间(一四六五~一四八七)里人吴永绥重建,历代屡有重修。主祀“开漳圣王”陈元光,被海内外尊为威惠祖庙。一九八五年元月被公布为云霄县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唯一被加载《中国旅游名胜大辞典》的开漳祖庙。二五年五月,云霄威惠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元光是海内外开漳将士后裔所尊奉的“开漳圣王”,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早在唐高宗总章二年(六六九年),年仅十三岁的陈元光就随父“归德将军”陈政奉诏率中原府兵南征入闽,安定闽粤边陲,实施绥靖开发,维护唐王朝实现国家多民族统一。父病殁后,元光袭职,拓地千里,开屯建堡,使边荒安定,岭表悉平,功封鹰扬将军。武则天垂拱二年(六八六),获准在云霄漳江之畔建置漳州治所,漳浦县附州治而设,旋继置怀恩县。陈元光受命为首任漳州刺史。他创办府学,兴农惠工,创立了光辉灿烂的开漳文化。在陈元光的倡导下,随军入闽的中原六十四姓将士携眷落籍漳州,并鼓励军中年轻人与当地民众联姻,加强民族团结,使军民安居乐业。景云二年(七一一)十一月初五日,少数顽寇纠党复叛,潜入云霄拜岳山。陈元光率轻骑抵御,遭叛将蓝奉高刃伤而卒,葬于火田大峙原,诏赠豹韬卫镇军大将军。陈将军殉职后,历代帝王对其开漳功业推崇备至,屡赠封号;民众则感其恩德奉为神祗,庙祀馨香,千秋不替。“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宋代漳浦县令吕王寿在《谒将军祠》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开漳祖地民众庙祀陈圣王的盛况,及发出公道自在人心的感慨。

庙南北长约六十米,东西宽十八米,占地近一千五百平方米,共有照壁、大埕、庙体三部分。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以门厅、天井、回廊、大殿等部分组成,建筑面积五百平方米。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抬梁式石木结构,周边为夯土承重墙。门厅左右各开侧室。庙左配“接待室”及碑廊一列。

大殿正中设木雕神龛,祀陈元光与种夫人神像;座前置陈政神像。右侧设魏妈神龛,悬匾“女中豪杰”,祀陈元光祖母魏敬雕像,两侧撰联“巾帼长征临海峤,中原南下靖云霄”;左侧为许天正神龛,悬匾“建功南郡”,书联“同来启土标青史,共起兴文惠庶民”。大殿两侧设左右两处配殿,左侧为“王子”殿,右为王女“柔懿夫人”陈怀玉殿。大殿内存明代方形石炉一座,宽.八米,通高、厚各.五米,下立四足,正面镌“崇祯壬申(一六三二)春王正月金浦刘登枢舍”楷书,是现存庙内年代较早的石雕文物。庙内梁架上都施以浓墨锦彩,这些人物故事与花卉图案,与瓜柱、楣枋、雀替等圆浮雕装饰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荟萃着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我国南方典型的建筑装饰风采。

门厅为三山形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横枋上分悬“功德在民”横匾,系当代著名隋唐五代史专家、厦门大学韩国盘教授题书,是对陈将军祖孙开发漳州历史地位的客观评价。

云霄威惠庙是漳州市开展中外与闽台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多年来海内外游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庙内还有不少制作精美的金字牌匾,如“漳台圣宗”、“圣德覃恩”、“惠泽四海”等,都是宝岛台湾“开漳圣王庙”献赠的文化礼品,又是两岸神缘文化的生动载体,也是台湾文化根在大陆的有力证明。

黔江巴拉湖旅游景点介绍 黔江芭拉湖风景区介绍

陕西从南到北,特别是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陕西,在全国的民间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其中以陕北的定边、靖边、吴堡、榆林、宜川、米脂、延安,关中的凤翔、富平、三原、朝邑,陕南的汉中附近等地较为丰富。窗花,是陕西剪纸最多的一种,此外,婚娶时的装饰,枕头顶子、鞋花和刺绣花样等,也是以剪纸为底样。陕北地区的人们大都住窑洞,门上装饰着大团花,窗上装饰“烟格子”,这一带的剪纸淳厚、粗壮、线条有力,剪纹简单。个别地方如定边、靖边等的剪纸也有较细致的,线条多直线,流利奔放。宜川的剪纸线条粗而曲线多。关中地区的剪纸一般较细致而曲线多,如岐山、凤翔一带有的线条细似针尖,风格别致;朝邑一带以戏文为多,造型动态近乎皮影;三原一带以花卉为多,结构较简单,色彩对比强烈;富平一带的形式多样,剪纹流利,明暗适调。陕南的剪纸同是曲线多,一般较大,图案装饰多采用植物纹样,有类似地毯的花纹。

陕西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如陕北剪纸中的鹰踏兔 ”、“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蛙、鹿、鱼、鸟”等。

陕西自古是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传说中的黄帝就葬于陕西境内的共同陵桥山,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都发现了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周秦汉唐等 13 朝都在陕西建都,留下了丰厚的民俗文化遗产。

剪纸是妇女们创造的文化,在陕北曾有“找媳妇,要巧的”的习俗,给娃找媳妇,“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就是看剪纸绣花。有“一看窗子二看帘”的说法,看窗子,是看剪的窗花,看门帘是看绣花的本事。人们普遍认为,剪花好的女子肯定聪明,以后生下的娃娃自然也是聪明的。而今陕北农村,谁会剪花,仍被全村人所敬重。每到腊月天婆姨女子们在一起相互学着剪花,有好样子出来,争相替样。正月妇女们相互串门看谁的窗花好,看谁手最巧。

陕西剪纸形式多样,一是单色剪纸,二是色纸拼贴剪纸,三是点彩剪纸,四是渗染剪纸,五是纸塑窗花,六是剪纸熏样。

陕北以单色剪纸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据说孔圣人教化天下,唯独遗漏了陕北,于是陕北人的性情不像关中人那么中庸,所以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的淋漓痛快,所以个性极强。在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人们称“三边剪纸”,剪纸变成了另一种风格,纤细入微,小巧玲珑,小中见大,刻画精到。打出的 “ 乐乐 ” 细如针尖,剪出的线细如发丝,既不同延安绥?剪纸粗犷,又不同江南的工巧、写实。据考证,三边原是边关重镇,朝廷常派南方将领在此地镇守,他们带着家眷在这里生活,也带来了水乡的民间文化,与当地古拙的民间艺术待以结合,产生了独特的三边剪纸。

差距地区因为经济基础较好,剪纸的形式变得多样起来,单色、点彩、拼贴、纸塑等多种形式相互运用,内容上以戏曲人物为主,花鸟动物中常常加进象征文化符号的琴棋书画,八宝等,有浓烈的中原文化特征。库淑兰是旬邑县民间拼贴剪纸的高手,今年八十多岁,陕西省文化厅命名的剪纸艺术大师。她把拼贴剪纸发展到极致,使专家学者惊叹不已,台湾汉声为库淑兰出版了大型专辑画册。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拍摄专题片进行报导。合阳县罗占花老人创作的纸塑剪纸,人物的造型采自于戏剧,把戏剧人物的一招一式刻画的栩栩如生。渭北的单色剪纸受其皮影造型的影响,而西府的单色剪纸受木板年画影响,可以看出中原文化深厚的底蕴。

随着改革开放,民间剪纸也成为妇女们致富的产业,妇女们走进旅游点、饭店表演自己的艺术,有些剪纸高手被邀请到国外表演。安塞白凤莲大娘把自己的作品上到英特网上进行网上销售。剪纸活动在民间空前活跃,延安、安塞、延川,每年举办剪纸创作班、举行剪纸大比赛,推动了剪纸艺术的发展。

咸丰到巴拉湖景区有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1661.3公里

起点:咸丰县

1.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东北方向出发,沿楚蜀大道行驶1.4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沿河路

2) 沿沿河路行驶1.1公里,右转进入解放路

3) 沿解放路行驶470米,左转进入击鼓寨路

4) 沿击鼓寨路行驶110米,右转进入晨光路

5) 沿晨光路行驶320米,右前方转弯

6) 行驶180米,左转

7) 行驶520米,直行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宣黔高速

3.沿宣黔高速行驶39.7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870米,直行进入安来高速

5.沿安来高速行驶31.0公里,朝利川/重庆/恩施西/武汉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

7.沿沪渝高速行驶200.2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8.沿匝道行驶380米,直行进入张南高速

9.沿张南高速行驶90.4公里,稍向右转进入红花湾枢纽

10.沿红花湾枢纽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包茂高速

11.沿包茂高速行驶295.2公里,朝五里/安康/西安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恒口互通

12.沿恒口互通行驶850米,直行进入包茂高速

13.沿包茂高速行驶205.8公里,朝蓝田/商洛/南阳/山阳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曲江立交桥

14.沿曲江立交桥行驶880米,直行进入西安绕城高速

15.沿西安绕城高速行驶30.9公里,朝G65W/泾阳/铜川新区/延安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吕小寨立交桥

16.沿吕小寨立交桥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延西高速

17.沿延西高速行驶303.0公里,朝榆林/吴起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18.沿匝道行驶2.1公里,直行进入包茂高速

19.沿包茂高速行驶124.6公里,朝靖边/延安/定边/银川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靖边立交桥

20.沿靖边立交桥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青银高速

21.沿青银高速行驶230.2公里,在宁东出口,稍向右转进入宁东互通式立交桥

22.沿宁东互通式立交桥行驶830米,直行

23.行驶160米,右转进入黎明西路

24.沿黎明西路行驶860米,直行进入银古路

25.沿银古路行驶130米,直行进入X102

26.沿X102行驶18.9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S203

27.沿S203行驶230米,直行进入水洞沟隧道

28.石嘴山市内驾车方案

1) 沿水洞沟隧道行驶200米,直行进入S203

2) 沿S203行驶67.4公里,朝鄂托克前旗方向,右后方转弯进入陶鄂公路

3) 沿陶鄂公路行驶5.9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宁夏拉巴湖沙漠农业旅游区

云南的峡谷旅游景点

云南,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下面是关于云南的峡谷旅游景点的内容,欢迎阅读!

巴拉格宗大峡谷

巴拉格宗大峡谷又名香格里拉大峡谷,位于香格里拉市区的西北侧,拥有非常壮阔的自然风光。据说《消失的地平线》里描述的蓝月亮峡谷就是这里,在当地人中也一直传说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真正的香巴拉。如今来到巴拉格宗景区,可以参观幽深的峡谷、巍峨的雪山,在风光秀美的谷中漂流;也可以拜访原始的藏族古村,拍摄美景;还能看到千年菩提树、天然佛塔等罕见的自然奇迹,非常值得一游。

由于巴拉格宗大峡谷位于香格里拉去德钦的路边,很多游客在前往德钦、梅里雪山等地时会顺路游玩这里。景区主要分为峡谷区和巴拉古村两部分,都有观光车相通(车费包含在门票内)。一般游客到达景区会先乘观光车(约40分钟)到巴拉村,游玩1小时左右。然后乘车前往峡谷区域的入口—崖咱(车程约20分钟),游玩峡谷大约2-3小时左右返回大门,全程约需4-6小时。若时间紧张也可以选择仅玩峡谷一项,另外景区深处还有几条徒步路线,大约需要3-5天,专业的户外爱好者也可以前去探寻。

巴拉村位于景区的西侧,是一座古老的藏族村寨,这里有上百年前的藏式民居。村子周边,有茂密的植被、陡峭的岩壁,远处就是巍巍雪山,景色宁静优美,更是出大片的好地方。

峡谷区是景区的精华所在,这里沿着香格里拉大峡谷共有多条支峡,目前游客可以游玩的有通天峡和香格里拉大峡谷两处。香格里拉大峡谷非常幽深,其中河流青绿湍急、周围树木茂密,景色壮丽,谷内有5公里栈道,游客沿着栈道步行参观即可(大约1小时)。到达栈道终点后可以乘车出谷前往通天峡,也可以选择在幽深美丽的峡谷里一路漂流而下,到达二号码头后乘车前往通天峡。通天峡谷内最有趣的是700米的悬空栈道,走在上面即能欣赏到优美的景观,又可以体验到刺激的感觉。

除了峡谷和古村外,景区内还有另外“两绝”不能错过,一处是门口附近的千年菩提树,树干长出了人手掌的形状,非常形象,使很多游客为之惊叹。另一绝位于加拉村深处的牧场里,有一座曲登神山,这座山顶部圆形的尖顶被白雪覆盖,下面是黑色的圆形岩壁,很像藏区随处可见的佛塔形状,被称为天然佛塔,参观天然佛塔需要从加拉村里面的公路尽头徒步约一小时到达,感兴趣的游客可以前往。

怒江大峡谷

被称为世界上最长、最神秘奇险和最原始古朴的东方大峡谷———怒江大峡谷,一直以来因为高山深谷、急流险滩和路途不便,不像云南其他景点受大众追捧。但如果你踏上这条神秘的旅途,会发现这里的自然景色和民族风情是这样的瑰丽壮观丰富精彩。

景点信息

地址:南怒江福贡,贡山两个县城。

门票:50元。

交通:从昆明乘车前往怒江需10个小时左右,乘飞机经保山转车前往需4个小时。抵达怒江后可选择公交或出租车前往大峡谷。

最佳旅游季节:由于夏季炎热多雨,到怒江峡谷旅游最好是每年10—11月,2—4月。

住宿:六库是怒江州首府,宾馆众多,住宿条件相当不错,标房一般在40-60元左右。福贡、贡山两个县城,住宿也相对较宽松,标房大多在30- 50元左右。其他旅馆标房40元左右。黄金周价格会有所上调。秋那桶村,没有旅馆,只能住在民居里。

美食:怒江州的口味与云南其他地方大致相同,偏咸偏辣。在当地民居家住宿,可吃到货真价实的土鸡,在秋那桶村藏族民居里,还可品尝到酥油茶、糌粑等正宗藏式食品。

购物:蝉花(我国民间早就应用于治疗视物不明、小儿惊风夜啼等症。而今,蝉花的医疗功效又不断被民现,如疏风热、解痉挛、定抽搐等,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为一种稀世良药。);漆蜡(当地土著民族称之为漆油。它是从漆树籽中榨出来的油,这种油冷却后凝固成块,颜色比黄蜡稍浅,所以商品名又称为漆蜡。漆蜡可以食用。制作方法也在翻新。有的把漆蜡溶化后,混入猪油、菜油、核桃,比例约为2比1,待冷却后凝固成固体油,携带十分方便。当地居民也用这种油,作为亲友间相互馈赠的礼品。峡谷傈僳族、怒族群众,用炼得滚烫的漆油炒米酒,炒仔鸡给病人或产妇滋补身体,益气补务功效显著。还有人用漆蜡混合蜂蜜、贝线蒸制服用,可治疗肺结核症和气管炎。)

怒江大峡谷景区资料

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南麓的吉热拍格,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因江水深黑,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把它称为黑水河,往东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中,于贡山县齐那桶涌入怒江,当地的怒族人称为阿怒日美。"阿怒"是怒族人的自称,"日美"泽为江,意为怒族人居住区域的江。进入贡山后,由北向南,纵贯怒江、保山、临沧德宏州。流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我国境内长1540千米,怒江州内长300余千米。

怒江奔腾于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两岸山岭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因落差大,水急浪高,十分壮观。两岩多危崖,又称"水无不怒石,山有俗飞峰"之称,每年平均以1.6倍于黄河的水量像骏马般奔腾向南,撞击出一条山高、谷深、奇峰峻岭的东方大峡谷。怒江大峡谷收于受印度洋西南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垂直气候,经常是河谷茂林葱绿,炎热似夏,山坡花俏草黄如春如秋,峰顶冰雪世界,一派降冬景象。

怒江东有碧罗雪山,西有高黎贡山,两山南北逶迤、雪峰、环抱。怒江最险要的丙谷有双纳瓦底大峡谷、齐那桶峡谷等。齐那桶峡谷,位于怒江上游丙中洛至齐那桶的那恰洛一带,长65千米,几乎无一点平地。江两岸陡壁直立,两边原始森林一望无际。江东与西藏、交界的牙关河有不少瀑布,最高的瀑布高达800多米,瀑宽10多米; 另一瀑布,瀑布高400多米,上有水潭,水满四下溢溅。齐那桶纳卡洛段,山高谷深,是怒江大峡谷中最壮观的地段。

怒江推荐旅游项目—溜索

怒江峡谷壁陡崖悬,壑深万丈,滔滔江水如野马奔腾于峡谷之中。传说中,一对分别居住于怒江两岸的傈僳族恋人,在无法相会的苦恼之中,受到彩虹的启发,拉起了怒江上的第一条溜索。从此,这种便捷的交通工具便被两岸的人们广泛运用。

溜索小贴士

怒江上的溜索有两种--平溜和陡溜。平溜的溜索两头一样高,平越大江,来往都可过,但溜到江心后得双臂用劲,攀到对岸。陡溜有一定的倾斜度,一头高,一头低,自然滑向对岸,十分轻快。陡溜一般都是两根,倾斜方向相反,来回都很省力。为了安全,溜的构造除溜索本身外,尚有一块硬木或竹子做成的溜板和一根栓在腰间的麻绳。

过溜索是需要勇气的,当你把生命系在一根并不太粗的绳索之上,当你越过看一眼都头晕目眩的.峡谷,当你听到溜索下那震耳欲聋的江水咆哮之声时,心中会不由生出几分怯意。当你看到那些男女老少在江面上自如地溜来飞去,特别是那些大妈带着孩子,背着山羊肥猪一起“从天而降”时,不能不为他们的勇气所折服。藤蔑做的溜索很容易磨损,所以过一段时间(短则二三个月,长不超过一年)就得更换一次。换溜时,两岸各选一个力气大的人,先用钓鱼线的一端拴一石子两岸对丢,待两个石子在江心钩边在一起时,便慢慢拉过对岸。而后把鱼线换成较粗的麻绳,这时再将溜索一端固定于一岸的溜桩或大树上,另一端则系在粗麻绳上拉过对岸,固定于彼岸的树上或溜桩上,并用木棍逐段绞紧,换溜就完成了。

今天,横架在怒江上的桥越来越多,但溜索仍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蔑索已变成了钢缆,溜板也被滑轮所取代,溜索越来越安全。有的溜索已成为当地人进行体育锻炼和娱乐的工具。有的举家大小一同过溜,其乐无穷。远道而来的游人,也可亲身感受一下这凌空飞溜的惊险。

鲁布革小三峡

鲁布革原本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布依族小山寨,离罗平县城足有46公里之远,坐落在云贵两省界河-黄泥河畔的山梁上。它能声名远播五州四海是缘起兴建鲁布革发电站。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那里却是一个很值得去体会的好景点,在大自然的打造下,山清水秀,风景迷人,山水结合的美丽成为罗平旅游线路中主要的景点之一。在那里最富盛名的是小三峡,小三峡中的第一峡-雄狮峡,峡口宽约30米。左岸的峭壁上,几块巨石犹如雄狮从天而降,俯视着涟涟湖水。过了峡口,湖面变得开阔起来。贵州一侧的山岸上有一块巨石,仿佛一位窈窕的布依族少女在梳洗秀发,精心地打扮,准备同对岸的云南小伙子倾诉心中的无限情思。而云南一侧的两块相依巨石,恰似一个小伙子砍柴归来,坐在河边,朝对岸望去,似乎在等待着从贵州来的情人。穿过宽阔的湖面,进入了“滴灵峡”。

它是小三峡中的第二峡。此峡湖面窄,仅有10余米宽。平静的水面上不时会出现野鸭、鸳鸯戏水漫游。穿过滴灵峡,前方跃出了两个似在饮水的大象的山包,长张的鼻子伸进水中,憨尽可掬。它便是小三峡的第三峡-双象峡。远眺而去,远处巨大的石壁上,突兀着一尊尊怪石,千姿百态。悬崖上森林密布。

虎跳峡

虎跳峡在从丽江到香格里拉的路上,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以奇险雄壮著称于世。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一向以“险”而闻名天下。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龙蟠乡东北。峡谷长16公里,分南北两岸,南岸是著名的玉龙雪山,北岸是美丽的中甸雪山。那里谷坡陡峭,蔚为壮观。江流在峡内连续下跌7个陡坎,落差170公尺,水势汹涌,声闻数里,为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之一。

峡谷两岸,高山耸峙,深3000米以上,不仅深,而且窄,身入谷中,看天一条缝,看江一条龙;头顶绝壁,脚临激流,令人心惊胆战。其次是水险:江中礁石林立,犬牙交错,险滩密布,飞瀑荟萃,江水态势,瞬息万变,构成世上罕见的山水奇观。

酉阳到芭拉湖多少公里

驾车路线:全程约102.8公里

起点: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

1.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沿桃花源大道中路行驶230米,右转

2.行驶250米,右转进入翠屏山大道中路

3.沿翠屏山大道中路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翠屏山大道南路

4.沿翠屏山大道南路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钟南大道

5.沿钟南大道行驶2.6公里,直行进入厦成线

6.沿厦成线行驶3.5公里,直行上匝道

7.沿匝道行驶87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包茂高速

8.沿包茂高速行驶81.9公里,在黔江南/正阳出口,稍向右转进入黔江南互通立交桥

9.沿黔江南互通立交桥行驶1.1公里,右转进入厦成线

10.沿厦成线行驶220米,直行进入正舟路

11.沿正舟路行驶8.9公里,调头进入正舟路

12.沿正舟路行驶50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芭拉胡

从重庆黔江的金冠酒店坐几路公交车到巴拉湖

公交线路:黔江106 → 黔江204路,全程约7.2公里

1、从金冠酒店步行约10米,到达金冠酒店站

2、乘坐黔江106,经过4站, 到达中医院站

3、步行约160米,到达小桥站

4、乘坐黔江204路,经过6站, 到达正阳工业园区站

5、步行约50米,到达芭拉胡

出国旅游

巴拉顿湖其实是个很安静的旅游景点,散心的话选择那里还是很合适的。

巴拉顿湖呈狭长条状,长为78 公里,宽1.5 至15 公里,面积达596 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4 米,最深处有11 米。巴拉顿湖湖水浅,容积小,湖水靠佐洛河和北岸入湖河流补给和调节。每年的4、5 月间水位最高,9、10 月间由于气温偏高,蒸发量大,湖水水位最低。巴拉顿湖湖水沿东岸希欧渠流入多瑙河。北岸的蒂哈尼半岛深深地伸入湖心,几乎把湖面分割成两半。半岛高出水面约百米,岛上道路崎岖,古木参天,景色幽静秀丽。蒂哈尼半岛是巴拉顿湖上景色最美的地方,从半岛顶端可眺望湖区全貌。

西双版纳的景点都有哪些?

西双版纳是我们全家都非常喜欢的地方,每年夏天我们都会去那里游玩。西双版纳之旅令人难以忘怀,足以吸引我们来到这里,感受浓浓的独特风情。

西双版纳的必游景点是: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野象谷、曼听公园、西双版纳傣族园。

必玩景点:

1: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有棕榈园、榕树园、龙血树园、苏铁园、民族文化植物区、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等35个专类园区,是集热带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游览时间:半天

交通:景洪客运站乘坐勐仑、勐腊的车到勐仑下车,1.5小时左右。

特色:中国最大和保存物种最多的植物园,“绿宝石的心脏”。

_饕吹悖鹤亻翟啊五攀髟啊⒘髟啊⑺仗啊⒚褡逦幕参锴⑾∮斜粑V参锴ǖ乇;で35个专类园。

_糜翁浚河瓮嬷饕吹阍谖髑啥喔鲂〉闹参镌白槌桑欢且黄脸さ娜却炅郑屎贤讲酱┰健6髑渚嗬虢显叮械缙砍盗ā

2:野象谷

  野象谷景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境内,总面积369公顷,现已成为集中展示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神奇秘境和"植物王国"。区内分为亚洲象种源繁育中心、亚洲象生态观测区、佤族文化展示区和白象湖度假区四大部分,主要景点有树上旅馆、大象驯养表演学校、蛇蜥园、蝴蝶园、猴园、百鸟园等。

游览时间:4小时

交通:景洪市内各汽车客运站都有班车前往,约半小时一班。民族风情园前也可坐旅游专线车前往。

特色:亚洲象野生生存地,动植物乐园。

主要看点:野象、亚洲象博物馆、百鸟园、蝴蝶园。

旅游贴士: 1、如果遇到野象群出没,不要大声喧哗惊吓野象,以免发生危险。2、景区在野象出没区域设有树上旅馆,设施简单,价格稍贵,但却是观察野象生活的最佳选择。

3:曼听公园

曼听公园是西双版纳最为古老的公园,曾为傣王的御花园,拥有1300多年的历史。园内有保存完好的500多株古铁刀木林及植被,山丘、河道相伴而生,村寨错落有致,形成一个天然的村寨式公园。游客走入园内,徜徉在绿草如茵的放生湖畔,流连于大片黑心树林洒下的绿树浓荫里,一种清新爽洁的感觉油然而生。

游览时间:3小时

交通:市内乘坐3路公交车可到达。

特色: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灵魂之园。

主要看点:周恩来总理铜像、藤本植物区、放生湖、孔雀园、《澜沧江_湄公河之夜》、篝火晚会。

旅游贴士:表演和篝火晚会在18:50以后进行。

4:西双版纳傣族园

_西双版纳傣族园称为中国第一自然生态村,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橄榄坝,景区内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五个傣族自然村寨,热带田园风光旖旎迷人,仿佛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景区占地面积3.36平方公里,已建成了旅游景区大门楼、迎宾广场、老景区的包装、村寨旅游线路、江边活动区、旅游购物区、烧烤场、泼水广场、大型露天剧场。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古村落群,世界罕见。

_卫朗奔洌3小时

交通:景洪客运站乘坐到勐腊的长途车,在橄榄坝下车,即可。

特色:保存最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西双版纳最古老的佛寺之一。

主要看点:曼将、曼春满、曼听、曼乍、曼嘎,曼春满古佛寺,泼水活动。

旅游贴士:1、泼水广场每天都可以体验泼水节,建议准备一身衣服更换。2、园内有观光车,但园区并不算大,步行完全可以。

最佳季节:

西双版纳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只有干湿之分,一年四季都以“热”著称。每年11-4月是旱季,天气相对凉爽些,是旅游的旺季。尤其在4月,有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可以充分感受当地风情。5-10月是雨季,天气较湿热,虽然体感较差,但这个时间来版纳旅游能尝到各种水果和野菜,是美食爱好者的佳季。

市内交通

1、公交车:景洪目前仅有6条公交线路,可以到达客运站、风情园、民族商场等主要地点,其中8路专线为旅游公交专线车,每天早上8:00分别由花卉园和原始森林公园双向发车,途经风情园、民族文化广场、皇冠酒店、傣江南等地。

2、出租车:由于市区小,公交线路不多,所以打车是比较方便的。在景洪市区内打车一般10元就够了,很多司机不打表,上车前最好谈好价钱。

住宿推荐:

大部分游客都会以景洪为中心,这里的住宿最集中,且条件都不错,档次较高,也有经济酒店可供选择,价格在200-300元左右。不少家庭旅馆或青年旅舍既经济实惠,又能体会到别样的风情。如果要充分品味傣族的民族风情,那么住在橄榄坝是最好的选择,价格约200元上下。

美食推荐:

西双版纳的民族风味食品独具特色,特别是傣味菜,以糯米、酸味及烘烤肉类、水产食品为主,多用野生栽培植物做香料,香、脆、酸、辣、鲜。代表性的傣族美食有香茅草烤鱼、香茅草包蒸鸡、香竹烤饭、牛撒撇、烤牛皮、酸笋煮鸡、菠萝紫米饭。

旅游tips:

1、无论何时,太阳镜、防晒霜、驱蚊水、遮阳帽、防中暑药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2、西双版纳靠近缅甸,珠宝玉器店较多,如需购买一定到正规商店认真挑选,以免买到假货。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960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