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为什么又被叫作亚洲粮食?这是因为亚洲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季风气候的大洲,这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并且雨热同期,这就给水稻的生长带来了良好的气候环境。那么,水稻田里如果没水可以施肥吗?为什么?下面乡村似歌将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水稻田里没有水可以施肥吗?乡村似歌认为,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田里没有水时尽量不要施肥。没有水,肥料没有办法融化,很容易堆积在一起,容易造成烧根死苗;没有水,化肥含的各种养分太阳一照就会损失大半或失效等。
1、水稻是水生植物,只有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生长良好,尤其是在有水时才能保证施肥的效果,才能夺取高产。
①生理需水。水稻要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才能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物质的转运、同化等。而水稻是一种适合水层下生长的作物,它的这些生理需水特性显得更为重要。
②生态需水。水在田中可以起到固氮增加氮元素的供给,调节稻田温湿度,通过水层的深浅促控水稻生长发育,以及防除杂草的作用;还可利用水的排灌和渗透,有效减轻和防止土壤中有毒物质对水稻的危害。
2、我们常用的尿素如在水稻田里施用,无论是底肥还是追肥都需要地里有浅水的(1-3cm)。一方面是无水的话尿素易光解,另一方面是无水的话尿素不融化,不能被转化供给水稻吸收。
①尿素的化学成分是碳酰铵,主要营养成分用总氮表示,是中性肥料,施入土壤后不会引起土壤酸碱度的变化,但在土壤中需要经过脲酶的转化变成碳酸铵或者碳酸氢铵才能被作物吸收,这个过程需要3-5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②尿素见光易分解,尤其是施用底肥时,一定要在田地有水的时候散肥,并及时把肥料耙进土壤深层,尿素溶于水后,扩散速度不会太快,撒施后当耙地能够将肥料大部分耙进土壤中,将肥料在土壤中保存起来供作物所吸收。
③肥料被作物根系吸收都是通过水溶液的形式来完成。肥料溶解在水中,阳离子和阴离子分离,根系通过须根和根毛来吸收水溶液。而尿素需要脲酶的作用变成碳酸铵和碳酸氢铵,也是通过水溶液的形式来完成的。
3、我们施用碳酸氢铵、硫酸铵时田里也要保持浅水层,并施用后应立即耘田,这样就不易挥发出氨气来。还要注意早晨露水未干时或雨后叶面尚留水滴时不宜施用硫酸铵、尿素等化肥,以免肥料黏附在叶面发生灼伤等。
二、水稻田里没有水可以施肥吗?乡村似歌认为,在水稻种植的特殊时期也是可以考虑施肥的。如施用硝态氮肥和猪牛粪做底肥等。
1、在有水层时施用铵态氮,在无水层时施用硝态氮。①硝态氮肥是氮素以硝酸盐形态存在的氮肥,如硝酸钠、硝酸钙等。它的特点是:临界吸湿点相对湿度低,易被作物吸收;不易为土壤胶体吸附,流动性大,有利于分布至深层土壤。
2、用腐熟有机肥做基肥时,可以在最后一次耙田前,先排去田里的水,如施绿肥每亩1500公斤左右或猪牛粪1000公斤左右,过磷酸钙30公斤左右,氮化钾亩施5公斤左右。然后将各种化肥与腐熟有机肥混合,撒施于田面,随即翻犁、耖田,使肥料与土层充分混匀、整平即可播秧。
3、在水稻后期田里无水时施用化肥,可采用根外喷洒方法,如用2%尿素溶液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亩施150公斤左右肥液,于下午5点后将肥液施于叶面即可。
4、“以水带氮”是一种先进的水稻追肥方法,它是在田间无水层情况下,将化肥撒于田里,然后缓慢地灌水,使化肥溶解、下渗到水稻根层的方法。由于水层落干,肥料随小水慢慢渗入根层,与传统的水层施肥方法相比,不仅施肥利用率显著提高,而且能促进根系下扎,对防止倒伏和培育壮苗也很有利。但灌水时应掌握“小水细流”,或者让水从沟中浸入田面,决不能大水冲灌,同时要减少追施氮肥的比例。
(1)专用肥900千克/公顷+尿素75千克/公顷;(2)专用肥900千克/公顷+尿素150千克/公顷;(3)专用肥900千克/公顷+尿素150千克/公顷;(3)专用肥900千克/公顷+尿素225千克/公顷;(4)磷酸二铵225千克/公顷+尿素300千克/公顷+硫酸钾75千克/公顷;(5)碳酸氢铵75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750千克/公顷+尿素300千克/公顷。
1.3.2 施肥方法
尿素全部在水稻移栽稻田10天后作追肥,其余肥料均作基肥。
1.4 土壤样品采集
在水稻前茬小麦成熟收获后,在试验区5点取样,0~20厘米土层混合。土壤样品由河南金山化工总厂农化中心化验。
1.5供试材料与数据统计
(1)供试沙妥专用肥
(2)供试水稻品种 粳稻要交种90247。
(3)数据统计 在水稻收区前分处理套方,测算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在水稻收获时取样,风干后称重。理论产量按80%折算。小区产量单收单打计产。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SSR法)。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结构与分析
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1)使用专用肥尿素3个处理的产量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2)氮磷钾配合使用的增产效应比氮磷酸合高;(3)过多的投入氮肥,产量并不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反,随着氮肥用量的过量,产量呈下降趋势。从产量因素还可以看出:投肥的处理均较CK增产。处理4)和处理5)成穗数比处理1)2)3)高1~2.5万,而穗粒数、千粒重明显低于处理1)2)3);处理1)2)3)的千粒重高于常规施肥1~2克。经统计分析,F测验结果表明,处理间的F值极显著,说明各处理间有极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重比较(SSR法),测验结果表明,处理2)极显著地优于处理1)、3)、4)、5)、6),处理3)、1)、4)极显著地优于处理5)和6),处理5)极显著地优于处理6),处理1)、3)、4)间无显著差异。
产生以上结果的原因主要有:
(1)水稻专用肥属氮基型氮素肥料,氮肥为氯化铵,国内外研究都表明,氯化铵在水稻田使用,肥效明显。因氯化铵中的氯离子能够抑制土壤中硝化细菌的活动,减缓硝态氮的形成和流失,增加了稻田土壤中铵态氮的数量,使有效氮存留时间长,这对于水稻中后期生长是非常有利的。水稻在生长前期利用碳铵和尿素较充分,表现为生长比较旺、长热快、群体大,到中后期碳铵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明显减弱;而尿素,在使用后的前一阶段,铵态氮较完全的被吸收利用,到中后期,在稻田土壤中强烈的硝化和反硝中后期,氯化铵的肥效明显优于碳铵和尿素。田间观察表明:使用水稻专用肥的处理,水稻生长中后期,稻杆粗健有力,群体生长整齐,上部叶片颜色青绿始黄晚,抽穗后,穗头整齐,灌浆快,籽粒饱满,熟时落黄好。
(2)氮磷钾合用表现出了明显的交互促进作用。氮磷钾除各自具有的生理功能外,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氮可以促进磷钾的吸收,磷可以促进氮钾的利用,钾可以促进氮磷的合理利用与代谢,并可加速养分运输,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和千粒重。
(3)过量施用氮肥,是当前我省农村在施用友料方面普遍存在的一种不合理现象。过量氮肥,造成作物氮素营养过剩,前期苗旺不健,中期难于控制,后期含青倒伏,产量连年徘徊,经济效益低。从试验处理可以看出,专用肥加尿素的3个处理,当施纯氮是151.5千克/公顷时,产量为6722.5千克/公顷,施氮量186千克/公顷时,产量为9270千克/公顷;施氮量207千克/公顷时,产量为9060千克/公顷。在常规施肥中,当施氮量178.5千克/公顷时,产量为8460千克/公顷;施氮量264.5千克/公顷时,产量为8209.5千克/公顷。在田间观察,处理3)在成熟期有20%~25%的水稻倒伏,处理5)有50%~60%的水稻倒伏,而其它处理,则无倒伏现象,说明氮肥过量会对水稻产生不利影响。
2.2 投资与效益分析
从投资和经济效益分析:专用肥加尿素的3个处理中:处理2)优于处理1)和处理3),处理1)又优于处理3)。在常规施肥中,处理4)优于处理5)。具体为:每投人一单位养分和CK相比,处理1)增产6.38千克/处理2)增产7.01千克。处理3)增产6.1.6千克,处理4)增产5.44千克,处理5)增产3.95千克。每投资一元人民币和对照相比;处理1)增收4.24、处理2)增收4.50元、处理3)增收3.92元、处理4)增收4.11元、处理5)增收3.44元。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处理2)在投资效益上明显优于其它处理。每投入一单位养分量,处理2)比处理1)、3)、4)、5)分别增产0.13、0.85、1.57、3.06千克。每投入一元人民币,处理2)比处理1)、3)、4)、5)分别增收.27、0.59、0.4、1.07元。
3、结论
(1)氯基型水稻专用肥在水稻田施用优于常规用肥,氯化铵中的氯离子能促使水稻对氮素的充分吸收与利用。氯基型水稻专用肥的应用,充分发挥了氯化铵在水稻田应用的增产优势。
(2)水稻专用肥配合尿素的使用量,以专用肥900千克/公顷加尿素150千克/公顷比较适宜,降低或提高尿素的使用量,产量和效益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水稻专用肥应以底施为主,与有机肥配合效果更佳。亦可用80%底施,另外20%在水稻移栽10天后与尿素一起施入。
附水稻专用肥含量规格: 产品名称 养分含量NPKS 适用地区 腐植酸高氮肥 25-13-8 华北、华东 高氮免追肥 30-10-10 东北、华北、华东 硫酸钾复合肥 18-18-9 长江以北地区 作物专用种肥 10-15-5 全国 高浓度通用肥 18-18-18 全国 高氮高浓度 30-13-7 华北、华东 硫酸钾通用肥 16-8-20 全国 硫酸钾复合肥 15-15-15 全国 硫酸钾型 16-8-20 全国 高氮型硫酸钾复合肥 20-10-10 全国各地 腐植酸高钾肥 10-6-24 全国各地 高磷通用肥 15-20-10 华北、东北、西北 硫酸钾复合肥 16-8-16 全国各地 硫酸钾复合肥 16-16-16 全国各地 腐植酸高氮肥 25-5-10 全国各地 高氮追肥 24-10-6 全国各地 新一代高磷肥 15-23-10 东北、西北 高氮型复合肥 24-16-6 北方 硫酸钾复合肥 17-17-17 全国各地 高氮一次性免追肥 26-10-12 东北 高磷硫酸钾通用肥 15-25-5 北方缺磷、盐碱地 高浓度复合肥(氯型) 15-15-15 全国各地 水稻专用肥 16-12-12 东北、华北 小麦专用肥 18-18-8 冬小麦种植区 小麦复合肥 18-16-6 黄河以北 春玉米专用肥(含锌) 16-12-12 东北 玉米(含锌)复合肥 20-10-10 夏玉米种植区 蔬菜(含硼锌)复合肥 16-6-18 全国各地 土豆复合肥 16-12-12 西北 豆类复合肥 12-16-12 东北 花生复合肥 14-12-14 长江以北地区 土豆复合肥 12-8-20 华北 水稻专用肥 18-8-14 长江以南 果树(含硼锌)复合肥 12-10-18 黄河以北地区 小麦专用肥 18-18-8 华北、华东 水稻专用肥 18-14-14 东北、华北、华中 水稻专用肥 20-12-14 华中、华东、华南 水稻专用肥 18-14-14 东北、华东、华北 通用型:15-15-15 45%
复合肥:16-16-16 48%
复合肥:17-17-17 51%
复合肥:18-18-18 54%
复合肥:15-10-15 40%
高氮型:25-0-0 25%
复合肥:30-0-0 30%
复合肥:30-5-0 35%
复合肥:30-0-5 35%
复合肥:28-5-7 40%
高磷型:18-22-5 45%
复合肥:16-26-6 48%
高钾型:18-9-18 45%
高钾型:18-10-20 48%
复合肥:15-5-21 41%
多彩控释:24-14-10 48%
多彩控释:22-8-12 42%
硫磷酸铵:20-20-24(S) 64%
硫磷酸铵:26-10-24(S) 60%
硫磷酸铵:16-20-24(S) 60%
硝基磷酸铵:26-13-0 39%
太阳能高效复合肥:26-0-0 26%
太阳能高效复合肥:26-0-6 32%
太阳能高效复合肥:25-5-6 36%
太阳能高效复合肥:18-6-18 42%
太阳能高效复合肥: 30-0-6 36%
太阳能高效复合肥: 30-0-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