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纵卷叶螟成虫怎么防治(卷叶螟什么时期防治用药好)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6:31:13
字号:

推荐用药:胃毒+触杀+熏蒸或内吸,三选一即可。①每亩2-3桶水,每桶水使用: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20毫升+48%毒死蜱乳油50毫升+精油15毫升。②每亩2-3桶水,每桶水使用:5%阿维菌素乳油50毫升+25%丙溴辛硫磷乳油80毫升+精油15毫升。

水稻稻纵卷叶螟成虫怎么防治(卷叶螟什么时期防治用药好)

水稻种植不容易,杂草还没打完,钻心虫、卷叶螟又来了。

前期是广西、广东卷叶螟偏重发生,近日江西、湖南、湖北等地也发现部分田块卷叶螟多,处于破口抽穗的一季稻田里卷叶虫有3-4龄,卷叶螟蛾还多。

近几年卷叶螟也出现了抗性,多为黄金卷叶螟(显纹稻纵卷叶螟),其大龄幼虫体色偏黄,食量更大、危害更重、抗性更强。

若田间出现较多卷白了的叶片或卷叶苞,应及时用药防治,严重的田块应间隔10-15天再打次药。

为了避免产量下降严重,特别是水稻拔节抽穗期,卷白了功能叶会影响光合作用导致籽粒灌浆不饱满,出现早衰。

从防治的角度上讲,稻纵卷叶螟并不好防治。因为虫至二龄后,它就把自己包裹在叶片里。这样很多触杀性农药根本打不到虫子身上,也就导致防治效果不会太好。

所以这有几个注意事项:

①打药时间很关键,最好是在卵孵盛期、二龄虫还未卷到叶子里时打药,这时事半功倍。

②卷叶后防治,一定要以胃毒和熏蒸型农药为主导用药,触杀和内吸型农药为辅助。

③防治时添加有机硅、精油、混桶助剂等增效剂,提高展着性、渗透性和耐雨水冲刷能力。

水稻稻纵卷叶螟怎么防治

1、在插秧后的7-15天第一次防治时,建议每亩地1-2桶水。这时候禾苗比较小,防治用水量可以少一点。

但是在分蘖盛期、破口期、抽穗期防治时,每亩地用药至少需要2桶水,最好能打到3桶水。因为水量足够大,药液和水稻叶片接触才会更均匀、完全,防治效果才会好。

2、推荐用药:胃毒+触杀+熏蒸或内吸,三选一即可。

①每亩2-3桶水,每桶水使用: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20毫升+48%毒死蜱乳油50毫升+精油15毫升。

②每亩2-3桶水,每桶水使用:5%阿维菌素乳油50毫升+25%丙溴辛硫磷乳油80毫升+精油15毫升。

③每亩2-3桶水,每桶水使用:2.2%甲维氟铃脲乳油80毫升+36%氰氟虫腙茚虫威10克+精油15毫升。

总结

适用于防治卷叶螟的农药有:氯虫苯甲酰胺(康宽)、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阿维菌素、茚虫威、虫螨腈、虱螨脲、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茚虫威、甲维盐·虫螨腈、虫螨腈·茚虫威等。可选用的药剂比较多,建议合理轮换用药,减轻抗性的产生。

稻纵卷叶虫用什么药

螟虫是螟蛾科昆虫的统称,也叫钻心虫,如水稻上的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等,玉米上的玉米螟,大姜上的钻心虫(姜螟)等。对于螟虫的药物防治,有很多杀虫剂可选择。但无论使用哪种杀虫剂,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使用时间。

螟虫是螟蛾科昆虫的统称,也叫钻心虫,如水稻上的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等,玉米上的玉米螟,大姜上的钻心虫(姜螟)等

它们可钻蛀入作物组织中,造成植株倒伏,枯萎,甚至死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螟虫的发生程度因温度,湿度,降雨量,光照等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也与栽培方法,品种等有关

如玉米螟适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生长发育,在夏季雨水较多时,玉米螟危害呈上升趋势,而干旱年份则相对减少。

再就是与玉米品种有关,玉米体内含有一种抗螟物质,品种不同含量有差异。如果成虫将卵产在这种抗螟物质含量高的玉米品种上,其孵化出来的幼虫死亡率就会很高。

不同品种的玉米植株形态也不一样,有些玉米品种茎秆上的绒毛长而密,可驱避玉米螟成虫在其上产卵,也就减轻了螟害。

螟虫的天敌有很多,如赤眼蜂对螟虫的抑制作用就比较大。

要说防治好螟虫,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喷杀虫剂,防治螟虫的杀虫剂有很多,如有机磷农药中的毒死蜱,敌百虫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的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等。

以及氨基甲酸酯类中的速灭威,抗虫威等,还有沙蚕毒素类杀虫剂中的杀虫单,杀虫双,以及鱼尼汀受体激活剂中的氟虫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等,还有一些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等也不错。

螟虫属于鳞翅目昆虫,鱼尼汀受体激活剂对其特效,持效期也长,对环境污染小,极耐雨水冲刷,与现有的杀虫剂无交互抗性

简单介绍几种鱼尼汀受体激活剂哈。

1,氟虫双酰胺

氟虫双酰胺也称氟虫酰胺,垄歌,有较强的渗透性,可渗透进植株体内通过木质部略有传导,耐雨水冲刷,对几乎所有的鳞翅目害虫都有很好的防效。

氟虫双酰胺不仅对螟虫的成虫和幼虫有较强的作用,而且其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

在水稻种植区,用氟虫双酰胺防治水稻二化螟和捐叶螟效果明显。

但氟虫双酰胺并不杀卵,对蜜蜂也有很大的伤害,注意花期禁用。

2,氯虫酰胺

氯虫酰胺也叫康宽,氯虫苯甲酰胺,具有较强的胃毒和触杀作用,以胃毒为主要的作用方式。

氯虫酰胺有较强的渗透性,还可通过植株根部吸收和在体内传导,因此可拌种,持效方较长,可达15天以上。

由于氯虫酰胺使用时间较久,螟虫对其抗性提高,防治效果有所下降。而且氯虫酰胺对大龄幼虫的防效弱。

它主要是在卵的孵化盛期到低龄幼虫期使用,对玉米螟,棉铃虫,食心虫,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卷叶螟等防治效果不错。

3,溴氰虫酰胺

溴氰虫酰胺比氯虫酰胺的杀虫谱更广泛,活性更强,不但对螟虫等鳞翅目昆虫有特效,而且对粉虱,蚜虫,蓟马,木虱,潜叶蝇等刺吸式和锉吸式口器等害虫也有效。

溴氰虫酰胺的渗透性和局部内吸传导性更强,杀虫速度也优于氯虫酰胺,也就是氯虫苯甲酰胺。

4,四氯虫酰胺

该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螟虫等鳞翅目害虫有优异的防治效果,低毒,高效,低残留,持效期长。

在这四种鱼尼汀受体激素剂中,我建议您首选四氯虫酰胺来对付螟虫,无论杀虫效果还是毒性方面,四氯虫酰胺都比较好。

苏云金杆菌也不错,是生物杀虫剂,比较安全。但该杀虫剂杀虫速度较慢,而且需经取食带有药剂的组织,有效成分进入螟虫的肠道内,而后才发生作用,引起害虫肠道麻痹坏死,从而起到杀虫的作用。

但该药的确安全,是一种芽孢杆菌,绿色无污染,是今后重点推广的杀虫剂。

对于螟虫的药物防治,有很多杀虫剂可选择。但无论使用哪种杀虫剂,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使用时间。

以幼虫还没有钻蛀入作物体内使用为佳,也就是卵的孵化盛期到低龄幼虫期。

因为此时害虫抗药性低,没有扩散开来,最主要的是它们还没有钻入作物体内,打药防治的效果好,而一旦钻入,无论内吸性有多好的杀虫剂,其防治效果会大打折扣。

稻纵卷叶螟对杀虫单已产生较强的抗性,当前防治稻纵卷叶螟较好的成分有毒死蜱、丙溴磷等。目前最好还可以使用生物农药苯氧威进行防治。

1. 农业防治: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合理施肥,使水稻生长发育健壮,防止前期猛发旺长,后期恋青迟熟。科学管水,适当调节搁田时间,降低幼虫孵化期田间湿度,或在化蛹高峰期灌深水2-3天,杀死虫蛹。

2. 保护利用天敌,提高自然控制能力:我国稻纵卷叶螟天敌种类多达80余种,各虫期均有天敌寄生或捕食,保护利用好天敌资源,可大大提高天敌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作用,纵卷叶螟天敌约80多种,各虫期都有天敌寄生或捕食。卵期寄生天敌,如拟澳洲赤眼蜂稻螟赤眼蜂,幼虫期如纵卷叶螟绒茧蜂,捕食性天敌如蜘蛛、青蛙等,对纵卷叶螟都有很大控制作用。

3. 化学防治:根据水稻分蘖期和穗期易受稻纵卷叶螟为害,尤其是穗期损失更大的特点,药剂防治的策略,应狠治穗期受害代,不放松分蘖期为害严重代别的原则。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施药时期应根据不同农药残效长短略有变化,击倒力强而残效较短的农药在孵化高峰后1-3天施药,残效较长的可在孵化高峰前或高峰后1-3天施药,但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实际,结合其它病虫害的防治,灵活掌握。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95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