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是谁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5:09:20
字号:

袁隆平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是谁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扩展资料:

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

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

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三是突破了制种关,过去的研究认为,水稻异交率仅2.4%,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极低,离生产要求相距甚远。

国际水稻所1971年开始研究,1973年放弃,原因也就是当时在该所没有人相信可以解决制种难题。而袁隆平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制种产量逐渐提高,现在高的已达亩产300公斤以上

人民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谁?

袁隆平(1930~),江西省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

1960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观察,偶然发现了一株特殊的稻子:共有10余穗,每穗有160~170粒。第二年,他适时将这独特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分离变异现象十分严重,原有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面对这一结果,袁隆平马上想到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理论,顿悟到:那是一株“天然杂交稻”!当时,杂交水稻研究是世界上公认的难题,并且全世界都流传着“水稻是白花授粉作物,不良基因早已淘汰,既然自交不退化,那么杂交就没有优势”的观点。但袁隆平并没有因这些固有的说法而退缩,他坚信杂交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从此,袁隆平开始了他的漫长的探索过程。夏季骄阳似火,正是南方水稻的扬花季节。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踏烂泥,手拿放大镜,像猎手搜寻猎物一样,在安江农校农场的稻田里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都无所收获,两手空空。直到第14天,袁隆平才发现了第一株雄蕊退化的水稻不育株。在九个月时间里,他前后检查了14,000余个稻穗,找到了六株雄性不育株,并对它们的杂交第一代和第二代进行了研究,向世界吹响了“绿色革命”的号角。

1975年,由袁隆平任技术总顾问的杂交水稻试验田第一次获得成功,为1976年在全国大面积试种推广杂交水稻培育了大量的种子。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38亿亩,增产3600亿公斤,并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三系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

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袁隆平没有沉醉,依然探索不止。美国学者巴来伯格赞扬道:“袁隆平赢得了中国可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打败了饥饿的威胁;是他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生活。”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的亲密朋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主要成就:

2018年5月22日,位于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的有机覆膜直播试验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测得亩产1065.3公斤,创下海南省水稻单产历史最高纪录。2020年11月2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进行的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达到了亩产1530.76公斤,

其中早稻619.06公斤、第三代杂交水稻晚稻品种“叁优一号”911.7公斤,超过了1500公斤的预期目标。比数字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次测产充分展示了第三代杂交水稻更加契合实际生产的特点,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94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