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人民政府的县情概况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2:23:32
字号:

通渭位于甘肃中部,总面积2908.5平方公里,现辖18个乡镇332个村10个社区,总人口44.67万人,耕地面积183万亩。即将开工的宝兰客运专线、规划的景礼高速公路过境通渭。

通渭县人民政府的县情概况

通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县,已有2100余年的历史。境内发现的古遗址和彩陶,属“仰韶”、“齐家”文化。通渭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田径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榜罗镇革命遗址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榜罗重镇,红色通渭。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长征途经通渭时,在榜罗镇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榜罗会议”,毛泽东同志在县城文庙街小学接见陕甘支队一纵队第一大队先锋连全体指战员时首次朗诵了《七律·长征》。

——翰墨飘香,书画通渭。素有“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之说。现有书画创作人员3000多人,其中中美协会员4人、中书协会员19人,省美协会员32人、省书协会员35人,全县有集创作、装裱、交易、鉴赏等为一体的专业书画经营场所320多家,年书画交易额8000多万元。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全县有小曲、剪纸、春叶、遮面、皮影等民间艺术8大类近2000种,“通渭小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通渭皮影、通渭脊兽、通渭剪纸等7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诗书传家,耕读通渭。东汉时期有为我国五言诗的成熟作出重要贡献的著名“夫妻诗人”秦嘉、徐淑,近代有赵荣、牛树梅、李南晖、王瓒等文化名人,当代有大陆首位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子恒和中科院院士姚檀栋、尚永丰。

——旱作农业,生态通渭。玉米、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等特色优势产业初具雏形,走出了“修梯田—覆地膜—调结构—搞养殖—建沼气—还田”的旱作循环农业路子。

——陇上神泉,养生通渭。通渭温泉日泛水量6000吨以上,地下200米处恒温113℃,地表水温53.9℃,富含钾、钠、锂、锶、硼、钙、硫、氟、氡等32种元素和化合物,是旅游、休闲、养生的最佳去处。

境内文化胜迹丰富多彩:“仰韶”、“齐家”文化等文化璀璨夺目;战国秦长城横贯全境,南北绵延125公里;通渭被誉为“千堡之乡”,石峰堡、鸡川寨等古堡寨保存完好;秦嘉徐淑公园成为人文旅游的好去处。

红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有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榜罗会议”革命遗址、新建成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会议纪念馆和20多处红军长征期间中央***旧居、毛泽东首次朗诵《七律·长征》的纪念诗碑、红军长征南园文娱晚会旧址、义岗四岩山革命烈士陵园、华家岭阻击战遗址等。

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鹿鹿山省级森林公园、华家岭生态林带初具规模;素有陇上“陇上神泉”之美誉的通渭温泉是游客洗浴、疗养、休闲、健身的理想场所。

文化旅游特色鲜明:庞大的书画创作、经营队伍和“通渭小曲戏”、“通渭皮影”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种类繁多的剪纸、草编、麦秆画、雕刻、春叶、遮面等文化艺术产品,成为通渭旅游业的一个独特亮丽的品牌。

属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

庄浪县位于甘肃东部、六盘山西麓,地处甘肃省东部,六盘山西麓,甘(肃)宁(夏)两省交汇处,东邻华亭,南与张家川、秦安毗邻,西接静宁,北与隆德、泾源接壤。

地处黄河一级支流渭水流域。全县辖18个乡镇、293个村、1521个社。总面积1553平方公里,总户数9.87万户,总人口43万人。全县共有耕地92万亩,人均2.3亩。县境内海拔在1405—2857米之间,年均降雨量468毫米,年平均气温8℃,无霜期142天。

自然特征

庄浪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群山起伏,地势东高西低,六盘山耸峙于东,余脉分六支回环盘互,贯穿全境。基岩山地和丘陵沟壑占总面积的93.5%,境内海拔高度在 1405 -2857米之间,气候属大陆性季风区。

行政区划

庄浪县辖5个镇、13个乡:水洛镇、南湖镇、朱店镇、万泉镇、韩店镇、岳堡乡、杨河乡、赵墩乡、柳梁乡、卧龙乡、大庄乡、阳川乡、良邑乡、通化乡、永宁乡、郑河乡、南坪乡、盘安乡。

自然资源

庄浪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探明储量2亿多吨的优质石灰石和铜、铅、锌等金属矿产可开采利用,年产优质亚麻原茎2万吨,年产商品洋芋30万吨,是陇东胡麻、荞麦、蚕豆、白云豆、胡椒的主要产区之一,大黄、柴胡、党参、甘草、冬花、杜仲等40多种名贵药材进入全国大部分药村市场;有天然和人工沙棘林带12万亩,以蕨菜为主的山野菜深受消费者喜爱。洛河两岸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光热充足,是种植苹果、桃、梨等优质瓜果蔬菜的适生区,素有“瓜果之乡”之美称。

工业经济

工农生产

庄浪县是全国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现有耕地114万亩,农业人均2.88亩。依托梯田资源,建成10个旱作农业高科技示范区, 探索出了“梯田+科技+兴水+结构调整”的旱作农业路子。同时,洋芋淀粉、果品、生猪、草编和温室蔬菜等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效益不断提高。全县建成了煤矿、5000吨饲料厂、3万吨专用化肥、2.5万吨特种水泥厂、地毯厂、塑料厂、亚麻厂、5000吨精淀粉厂、空心砖瓦厂、山野菜加工厂、特种养殖场等80多户县乡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原煤、水泥、地毯、塑料制品为主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县域工业体系,地毯、亚麻、草编等名优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农业经济

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05.0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3.82万亩,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1.42万亩。

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马铃薯、胡麻、荞麦、黄豆、大豆、油菜、苜蓿。主导作物为小麦、玉米、马铃薯,玉米、马铃薯产量相对较高。近几年油料作物胡麻产量陆续降低,而由油菜取而代之。

因该地区一年内,春秋季节较长,所以瓜果丰富。主要瓜果为:西瓜、黄瓜、面瓜、葫瓜、冬瓜、白瓜、面瓜、甜瓜、套瓜、南瓜。果木主要是:苹果、梨、桃、李子、枣、樱桃、毛桃、杏、桑椹、核桃、山果、沙棘、枸杞。由于该地区光照充足,各种瓜果味美甘甜。质感好,特别是苹果、梨、桃、杏种类繁多。

旅游资源丰富

境内已发现古文化遗址400多处,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云崖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崖石窟及紫荆山、陈家洞、吴王坟山、关山天池朝那湫等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

历史文化悠久

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是传说中伏羲氏、女娲氏的活动区域之一。三代时期,庄浪地属不太明确。相传夏禹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庄浪在夏商时属“雍州之域”;西周是西戎的游牧之地,划在“候服”的范围;春秋战国时,仍为西戎所占据。春秋中期,秦国力量逐渐强大起来,秦穆公攻灭和臣服了十二个西戎部落,遂称霸整个西戎地区,后秦孝公灭_戎(在今武山县一带),秦昭王灭义渠戎(在今庆阳、平凉一带)。至此,甘肃黄河 、洮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归并秦国版图。为了对这些地区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统治,秦国于公元前279年,首置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郡级行政区域陇西郡,并于公元 前272年置北地郡。后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地方实行郡县两级制。终秦一代,庄浪地区一直为秦关中五郡(陇西、北地、九原、上郡、内史)之陇西郡(今甘肃临洮县)所辖。

历史沿革

早在秦汉时已有行政建制。公元十三世纪初元王朝创建时期设路,以吐蕃庄浪部族命名,延用已770年,在明、 清直至解放前几经变迁,庄浪县的建制才逐渐趋于稳定。1949年8月解放,1950年由平凉划归天水,1955年复归平凉,1958年并入静宁,1961年恢复庄浪县至今。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对外开放县。

庄浪县历史悠久,地处黄河一级支流渭水流域,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是传说中伏羲氏、女娲氏的活动区域之一。三代时期,庄浪地属不太明确。相传夏禹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庄浪在夏商时属“雍州之域”;西周是西戎的游牧之地,划在“候服”的范围;春秋战国时,仍为西戎所占据。春秋中期,秦国力量逐渐强大起来,秦穆公攻灭和臣服了十二个西戎部落,遂称霸整个西戎地区,后秦孝公灭_戎(在今武山县一带),秦昭王灭义渠戎(在今庆阳、平凉一带)。至此,甘肃黄河 、洮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归并秦国版图。为了对这些地区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统治,秦国于公元前279年,首置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郡级行政区域陇西郡,并于公元 前272年置北地郡。后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地方实行郡县两级制。终秦一代,庄浪地区一直为秦关中五郡(陇西、北地、九原、上郡、内史)之陇西郡(今甘肃临洮县)所辖。

汉承秦制,西汉地方行政区划仍分郡县两级,尤其初期行政建置沿革多循秦代。到西汉中后期以来,特别是汉武帝不断“北却匈奴,西逐诸羌”,经略西域,西汉王朝的疆域空前扩大,设郡多达一百多个。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部,刺史部下设郡、县以统之。庄浪地区为凉州刺史部(州治陇城,今年秦安县陇城镇)下的天水郡所辖。县域分属天水郡之略阳道(治所今甘肃秦安县。)、街泉县(治所今甘肃庄浪县东南之韩店乡)、成纪县(治所今甘肃静宁县治平乡)。县城东北属安定郡的泾阳县(治所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辖。王莽篡汉的十多年,随意乱改地名,改天水郡为“填戎郡 ”,还曾设阿阳郡,庄浪地区又分属上述两郡。东汉明帝永平17年(74),改凉州刺史部的天水郡为汉阳郡(今甘肃甘谷县),废街泉县,并入略阳县,庄浪又分属略阳县及阿阳两县。汉献帝初平四年(139),从汉阳郡中又分置永阳郡,改略阳县为街亭县,庄浪地区又分属永阳郡的阿阳、街亭县(县治在今甘肃省庄浪县东南之韩店乡)。

三国时期,庄浪县域属曹魏雍州管辖。献帝建安19 年(214),更永阳郡为广魏郡(郡治临渭,今年内甘肃清水县西南),又改街亭县为略阳县,庄浪在那时属广魏郡略阳县。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重新统一全国后,改两汉十三州长党史部为司、兖、豫、并、雍、秦等十九州刺史部。泰始年间(265——274),又恢复广魏郡为略阳郡。东晋十六国时,匈奴、氐、羌、鲜卑、羯等“五胡”相继内迁,战乱频繁,民族政权林立。庄浪县域全部处于民族政权之下。从公元317年到589年的二百年间,大体上先后统治该县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前赵、前秦、后秦、北魏、西魏、北周等国。其中,前赵时庄浪属略阳郡。前秦永兴二年(385),皇帝苻竖置“平凉郡于高平镇。”意欲平定凉国,此时庄浪县北部之一小部分属泾州平凉郡辖,北部的大部分及南部仍由秦州略阳郡辖。东晋安帝七年、乞伏乾归更始三年(411),西秦乞伏乾归攻后秦南安太守王_于水洛城,这是庄浪现存地名见于史册的最早记载。“水洛”之名在历史潮流上延续 达1587年之久。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神麝年间,庄浪县北属秦州略阳郡 阿阳县,南属陇城县;东属泾州平凉郡华亭县。孝庄王元子攸永安三年(530),关陇起义军领袖之一的王庆云,曾称帝于略阳郡的水洛城,尔朱天光平水洛城,擒王庆云,此段史料见于《北史》。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水洛城为水洛亭。亭在当时为地方基层组织,相当于现在的村级机构。公元543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代替。庄浪在魏时属北秦州安阳郡 辖;北周改北秦州为交州,庄浪又属交州安阳郡 。

公元 589 年隋灭陈,继西晋之后,第三次实现全国性大统一,其地方机构先后几次变易。隋初行州、郡 、县三级;开皇三年罢郡 ,以郡统县,大约在此时改秦州为天水郡。略阳郡于开皇二年废郡 为县,并改县名为河阳县;开皇六年又改名为陇城县。

唐朝时,中国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行政区划表现出大统一的特色。唐初罢郡又置州,还按山川地形划分全国为十道;到开元时,全国分为十五道,且道已基本上演变成以采访使为首的监察区,地方 行政属性太大,从而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地方 行政机构。自安史之乱后,方镇统辖 诸州,成为实际上的地方 行政区域;到元和末年,唐境内共有四十七镇。唐初庄浪西南属陇右道秦州(州治成纪,今甘肃秦安县西北)陇城县辖,东北属关内道陇州(州治通渭,今陕西陇县)华亭县辖。宝应三年,吐蕃贵族率兵东侵,占有今陇山地区,庄浪也陷入吐蕃之手,时庄浪境内生活着许多的吐蕃部落,唐的地方 行政建置被废。大中三年(849),唐政府一度收复庄浪地区,大约30年之后的广明元年(880)被又占领。五代实际上是唐末方镇政治的继续和扩大。五代初梁朝时,“歧”为地方割据政权,都凤翔府,庄浪由其保胜节度使管辖,后唐时庄浪西南由其雄武节度使、东北由彰义节度使两镇所辖。后晋时依后唐旧制。后汉时,庄浪西南被吐蕃占领,东北仍属彰义节度使辖 。后周时曾收箸被陷的庄浪地区,仍分属雄武和彰义两节度使。宋代仁宗天圣年间分全国为10路,神宗元丰年间增至23路,崇宁(1102-1106)年间以后又地增至24路。其在关陇地区设有六路,即鹿延路、环庆路、熙河路、永兴路、泾原路、秦凤路,这是北王朝在西北设置的六个大行政区,既管军事,又管民政,实质是地方最高一级的军事行政单位。终北宋一代,庄浪地区一直为秦凤路的德顺军之陇干县所辖。德顺军是属州级的带有军政合一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庆历三年,把原属渭州的笼竿城提升为军。这一时期,庄浪是北宋和西夏的边界地区,又是渭州与秦州的联络点,军事战略地位较为重要,因而县域内设有多处军政性质的城、堡、寨等,如水洛城、通边寨等。《宋史》较详细地提到了这件事:德顺“崇宁户29269户,126241人,县一:陇干;元禧八年以外底置堡。城一,水洛;领王家城、石门堡。寨六:静边、得胜、隆德、通边、治平、怀远。其中水洛城、王家城、石门堡、通边寨 等都在县域内。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庄浪县位列第332名。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庄浪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6月,庄浪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四方面军))。

2020年2月13日,庄浪县被确定为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17年2月21日,庄浪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928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