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药材大部分都是种植的,一般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是可以的,如果你是搞药材种植基地的话,就一定要去办理好相关的许可证件了,具体可以到农业局和药监局咨询下。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理中药材种植和销售许可证,如果是良田改造还要到农业局备案。如果是林地改造,需要林业部门审批。营业执照可办理个体工商户或公司的。
种植中药材有的人就能赚到钱,而且还赚的盆满钵满,有些太过跟风的人赚不到几个钱。要想种植中药材赚到你,你要选对品种,看准市场,盲目种植只能凭运气靠天吃饭。
选择什么药材品种种植要了解以下的因素:
1、当地的生态环境
首先要了解该品种是否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灌溉和排水的条件,以及其他品种生长习性的特殊要求。例如西洋参、人参、大黄必须种植在冷凉地区,冬天有低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所以这些品种都不能盲目引进种植,引进种植品种的生态原则:尽量种植当地的地道药材品种,如:云南昭通小草坝的天麻,这些品种适应性没有问题,也有栽培技术和市场基础;对于新引进的品种,则一定要慎重。
2、中药材种植的收益
种植成本(由种子种苗费、肥料费、农药费、管理费等组成)、种源、栽培技术、市场价格。要关心影响种植中药材收入的这些因素。栽培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草药的产量和质量。
3、销售
要看是否有销售渠道,能否卖出去。
4、药材价格
首先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每种中药材价格是变动的,不同年份,甚至不同月份价格差异能达到几倍,甚至十几倍。随行就市,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低,市场紧缺,价格就会高。现在市场上有些大资金在炒作,行情就变得复杂了很多。关键还是要看好行情和供需的关系。了解大药厂的采购规律,也会对某一品种的药材价格造成波动的。还要看需求的增长和种值的增量,如果是供过于求就要尽量不要种植了。多了解历史的资料分析,有些中药材历年价格变化呈现一定的周期和趋势规律的。
祝您能赚到大钱!
中药材属于特种经济作物,无论是种植技术,还是经营管理都有它的特殊性,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当,违背了其生活习性,必然会造成损失。因此,种植中药材时应注意种植环境是否适宜、种植技术是否掌握、市场风险能否承受等关键环节,切不可盲目。
种植环境是否适宜
虽然中药材种类很多,但真正值得种植的中药材并不多。一些种植效益较高的中药材,如人参、天麻、党参、黄连等,一般对环境要求极为严格,只在气候冷凉、植被良好、光照适宜、降雨充沛、土壤湿润、有机质含量高的特殊区域才能生长,其他地区种植难度很大,甚至根本不能种植。有的中药材虽然适应范围较广,在高山、平原都能够生长,但种植后如果作为商品出售的药用部分(一般是根茎)产量很低,或产量高但质量太差,有效成分含量达不到中药材基本要求,不能作为中药材出售,也就不宜种植。因此,广大农户要发展中药材种植,首先必须看当地的种植环境是否适宜,最好选择当地其他农户已种植多年的中药材,或者选当地有野生资源分布的中药材种植,千万不可只看中药材价格,只看理论效益,就盲目从外地引种。
种植技术是否掌握
种植中药材与种植粮食作物相比,技术上存在较大差异。一是种植中药材,不仅注重产量,更注重质量。因此,中药材必须种在适宜其生长的生态环境中,要选择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尽量施用农家肥,少施化肥、农药。二是大多数中药材以根、茎为收获对象,因此耕地一般都要求土层深厚、疏松,便于种植、开挖。三是很多中药材,如党参、当归等,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一些特殊物质遗留在土壤中,不利于下茬生长。因此多数中药材都不宜连作,在种植过程中必须注意轮作换茬。四是不少中药材在种植技术上还有特殊要求,如有的需要遮阳,有的需要掐蕾,有的需要打顶,有的需要修剪,有的需要趁鲜去皮,有的需要揉搓整形。如果对这些基本技术都没有掌握,很可能导致种植失败。
市场风险能否承受
种植中药材与种植粮食作物相比,市场风险更大。一是中药材大多数采用根茎繁殖,单位面积用种量大,而且生长周期长,一般需要生长两年甚至更长时间,费工多,投入相对较大,特别是在发展初期,需要的投入更大。二是中药材少了是「宝」,市场价格可能很高,但多了就是「草」,市场价格可能出现暴跌,价格起伏、波动很大。种植中药材在可能获得高效益的同时,也伴随着高投入、高风险。而种植粮食作物则投入相对较低,而且很快就能见到收益,市场价格也较为稳定。
因此,农户在发展中药材种植时,必须对市场风险有足够的认识与承受能力。在发展过程中,除要坚持因地制宜外,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先少量引种,成功后再逐步扩大种植面积,以自己繁殖种苗为主,持之以恒发展,从而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销路是否通畅
种植中药材与种植粮食作物相比,更要注意产品的销路问题。粮食可以自食或加工转化,而且产品容易销售,但中药材却不是在任何地方都有收购、销售渠道。因此,种植中药材,还必须考虑好销路问题,最好种植当地或附近有人收购的中药材。如果种植的中药材当地无人收购,需要运到很远的地方才能销售,则风险很大。
至于一些公司宣称只要农户愿意发展中药材,他们就签合同「包供种、包技术、包回收」,看似解决了中药材种植中的一切问题,其实大部分是骗子设下的诱人 「陷阱」,千万不可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