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糯山古树茶特点是:此茶味正,质厚,香扬,清甜,爽滑。新茶口感刺激性较高,茶气强,甘韵足,藏旧后醇滑味厚。
南糯山古树茶生长地主要是在平均海拔1400米的地方。格朗和乡是老茶区,老茶园较多且较集中连片,主要分布在南糯山和帕沙两个村委会。在傣语里,南糯是笋酱的意思。
南糯山茶的条索较长较紧结;一年的茶汤色金黄,明亮;汤质饱满;苦弱回甘较快,涩味持续时间比苦长,有生津;香气高雅;山野气韵较好。
南糯山的古茶树上面还生长着一种十分珍贵的茶树寄生植物螃蟹脚。螃蟹脚是一种茶树寄生植物,因其枝条为节状带毫,故被当地人称为“螃蟹脚”。螃蟹脚通常在上百年的古茶树才能找到。
分布范围
南糯山古树茶主要分布在:半坡老寨,石头老寨、拔玛、石头新寨,多依寨,姑娘寨,丫口老寨,向阳寨,水和寨巴拉寨等哈尼族山寨。保留着一千多公顷混生的古老茶园,应是一千多年以前布朗族所摘种、荒废遗留的茶园。
在复杂多变不同气候的南糯山中生长的古树茶皆有不同的特点,自古以来就是澜沧江下游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优质普洱茶的重要原料产地。南糯山最早什么时候开始种茶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直到南昭时期,布朗族的先民还在此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