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花草简介
名称: 萱草
萱草学名: Hemerocallis flava
萱草别名: 中国萱草、黄花菜、忘忧草、金针菜。古时称疗愁花、忘忧草、黄花萱草、安神菜
萱草科属: 百合科萱草属
萱草类别: 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
萱草,即黄花菜,又名金针菜等,中药称萱草、谖草。黄花,是指花的颜色,金针,是指花的形状,疗愁,是说人们见了此花可忘忧解愁。萱草原名“谖”也是忘的意思。
萱草生长习性
原产我国,南北广为栽培, 喜温暖潮湿,对环境要求不严格,耐半荫。性强健而耐寒,适应性强,又耐半荫,华北可露地越冬。对土壤选 择性不强,以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为宜。适应性较强,也耐旱。一般不择土壤,但在排水良好的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中生长得更繁茂。
萱草花品种
有小花型和重瓣型,杂交品种花色有淡黄、橙红、淡雪青、玫红等色。珍贵的品种一茎可开四、五十朵花,真是千姿百态,绚丽多彩。
萱草花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具粗壮的纺锤形肉质根,叶基生、条形、对排 成两列,宽2一3cm,长可达5Ocm以上,花草细长坚挺,高约60一8Ocm,初夏开花,漏斗形,直径 lOcm左右,桔红色。 根状茎粗壮,根近肉质,中下部纺锤状膨大。叶基生。有地下球茎,全株光滑无毛。叶自根茎丛生,狭长成线形,叶脉平行。花茎由叶丛抽出,高1米上分枝,呈圆锥花序,数朵出于顶端,花大**,花冠呈漏半状,纷披六出,5一7月开放,单朵花只开一天。朔果具少数种子。花莛自叶丛中抽出,圆锥花序生于顶端,着花6~10余朵,早开晚谢;花冠漏斗状或钟形,橘黄至橘红色,花期6~7月。萱草为中国的母亲花,园艺品种繁多,花冠大,花色鲜艳,花期长,适用于园林中,亦可做切花材料,根可供药用。顶生聚伞花序,每一花莛上着花6~40朵不等。花大阔漏斗形。花色橘红或**微带红晕。花期5--9月。
萱草花主要品种
黄花萱草(金针菜)H,flava,原产中国,叶片深绿色带状,长30一6Ocm,宽0·5 一 1·5cm。拱形弯曲。花6~9朵,花柠檬**,浅漏斗形,花草高约125cm,花径约gcm。 花蕾 为著名的"黄花菜",可供食用。 黄花菜(黄花)H·citrina叶较宽,深绿色,长75cm,宽1,5~2·5cm,花序上着生花多达30 朵左右,花序下苞片呈狭三角形;分布我国北方各省。大花萱草H·middendo刑。,叶长30~45cm,花拳着花2一4朵,**、有芳香,花长8~ lOcm,花梗极短,花朵紧密,具大形三角形苞片。 童氏萱草·thunbergh,叶长74cm,花草高12Ocm,顶端分枝着花12~24朵,否**,喉部 较深,短漏斗形具芳香。
萱草花繁殖
春秋以分株繁殖为主,每丛带2一3个芽, 施以腐熟的堆肥,若春季分株,夏季就可开花,通 常3一5年分株一次。播种繁殖春秋均可。春播时,头一年秋季将种子砂藏,播后发芽迅速而整齐。秋播时,9一10月露地播种,翌春发芽。实生苗一般2年开花。现多倍体管草需经人工授粉才能结种子,采种后立即播于浅盆申,遮荫、保持一定湿度,40~60天出芽,出芽率可达60刀一80%。待小苗长出几片叶子后6月份移栽露 地,行株距2OXl5cm,次年7一8月开花。萱草虽适应性强,在干旱潮湿、贫瘩土壤均能生长,但生长发育不良,开花小而少。因此,生育期适当灌水,注意排水,每年施追肥两次,入冬前施一次 腐熟有机肥。
以分株为主,叶枯萎后或早春萌发前均可进行,将母株挖出,剪去枯根和过多须根,分后株丛带2~3芽即可,宜2~4年分株1次。播种,以秋播最宜,采下种子应立即播种,播后20天出苗,培植2年后开花;春播种子当年不能发芽。
萱草花栽培与病虫害:露地栽培,栽植地应深翻并施足充分腐熟的基肥,按30厘米×40厘米的株行距栽植,每穴栽3~5株,压实并浇透水。在生长期,每月应追施肥水1~2次;注意中耕除草,梅雨季节注意排水,开花前如天气干旱,要注意浇水补充,花期保持土壤湿润。常见锈病危害,发病初期喷石灰硫磺合剂防治;虫害有螨类等,发生期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喷杀,有金龟子危害,可人工捕杀。
同属有观赏价值的常见种类黄花菜,又名金针菜,花淡**,具芳香,我国长江及黄河流域广为栽培。
萱草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栽植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就能生长。但由于一经栽植常数年不再移动,故栽前需深翻土地并施以基肥,以保持其底肥充足生长良好。栽植时间春秋季皆宜。整个生长期间,只要天气不十分干旱,一般可不必浇水。但春季萌芽后如土壤水分不足将会影响开花数量,为此春旱地区应适时浇水。栽后第2年适时追肥,对当年开花有较大影响。全年最好施3次追肥,第1次在新芽长到约10厘米时施;第2次在见到花莛时施;第3次在开花后10天施。施后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可促多开花。萱草根系有逐年向地表上移的趋势,秋冬之交要注意根际培土,并中耕除草。
庭院栽植的萱草为增加观赏性应随时除草,控制杂草滋长。开花期间注意随时清除萎蔫花朵和开完花的花茎。因开花虽能持续数十但每花只开1日,已枯萎花朵不清除,影响观赏效果。地上部分于11月上中旬逐渐枯萎,冬季注意清除枯枝落叶,以使来年植株从春至秋始终绿意葱葱,增加观赏性。
我国母亲之花,就是萱草花。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肉质,叶狭长,细长的枝顶端开出桔红或桔**的花,十分艳丽,它不仅供人观赏,花蕾叫金针,也可作蔬菜供人食用,在我国南北方广为栽植。萱草,在我国一向有“母亲花”的美称。远在《诗经、卫风、伯兮》里载: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北,指母亲住的北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那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爱,如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
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叶梦得的诗云:“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萱草就成了母亲的代称,萱草也就自然成了我国的母亲之花
早在公元1907年五月,美国维吉尼亚的安娜乔薇斯,在其母亲的逝世追悼会中,献上一束康乃馨象征母亲花之前,萱草早已是中国的母亲花。萱草又名「谖草」、「金针」、「宜男草」等,《救荒本草》叫它「川草花」;《古今注》称之为「丹棘」;《说文》记载为「忘忧草」;《本草纲目》名之为「疗愁」。在英名day lily是「一日百合」的意思,点出了萱草花期只有一天的短暂。
萱草在我国有几千年载培历史,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另一称她忘忧,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
萱草既可入药,又可作菜肴。北方人唤作黄花菜,广东人叫做金针;《本草纲目》载曰:「今东人采其花而货之,名为黄花菜。」拉丁学名的种名fulva,就是「黄褐色」的意思。又其花丝细长,状如古时金针,又名金针菜。
萱草有镇静安眠作用,且少有副作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症,尤其是肝功能障碍伴有失眠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药物。萱草花有药食同功的双重功能,不但营养价值极高,且有极好的健脑效果,在日本称为健脑菜,并列为「植物性食品中最有代表性的健脑食品之一」。另外,据吴李久华在《延寿考》中云:「嫩苗为蔬,食之动风,令人昏然如醉,因名忘忧」。《群芳谱》记载:“春食苗,夏食花,其雅牙花的跗皆可食。但性冷下气,不可多食。《中药大辞典》载其含有生物碱、黄酮类。据测定每100克干制品中含蛋白质9.14克、脂肪0.4-0.25克、糖分50-60.2克、钙300-463毫克,并含有维生素A、B、C及多种微量元素。
萱草不仅是名花佳卉,而且还是美味良蔬,其花晒干供食用,俗称“黄花菜”。
萱草供人食用的是其含苞待放的花,鲜品与干菜均鲜美可口,配荤酸素均宜,被誉为“山珍”之一。但鲜黄花菜烹调时,火力需大,要炒熟,半生不熟则会引起中毒(含有秋水仙碱,熟后可被破坏)。
萱草的花、叶、茎、根均是中药材。
萱草食用功效
具有安神、止血、清热、利尿、消炎、除湿、利水等功效。可治疗大便下血、小便不利、吐血、鼻血、水肿、神经衰弱、肺结核等病症。
狗狗得了犬瘟,应该是后期。我不想放弃,请求中西药的方子。很急。
出处《品汇精要》
拼音名YùZān Huā
别名内消花(《海上方》),玉簪(《春渚纪闻》),白鹤花(《品汇精要》),白鹤仙(《纲目》),白萼(《群芳谱》),白玉簪、小芭蕉(《分类草药性》),金销草(《上海常用中草药》),化骨莲(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花。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具粗根茎。叶根生,成丛;叶片卵形至心脏卵形,长15~25厘米,宽10~15厘米,先端急尖。绿色,有光泽,主脉明显;叶柄长达20~30厘米。花茎从叶丛中抽出,长40~65厘米,较叶长,顶端常有叶状的苞片1枚;花白色,夜间开花,芳香,向上生长;花柄基部常有膜质卵形苞片;花被漏斗状,上部6裂,下部花被筒很长,喉部扩大;雄蕊6,与花被等长;雌蕊1,子房无柄,花柱线形,柱头小。蒴果窄长,长4~5厘米。种子黑色,光泽,边缘有翼,花期7~8月。果期8~9月。
本植物的根茎(玉簪花根)、叶(玉簪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于阴湿地区。我国各地都有栽培。
性味
甘,凉,有毒。
①《纲目拾遗》:微毒。
②《岭南采药录》:味甘,性凉。
③《重庆草药》:甘微苦,性温平。
功能主治
治咽喉肿痛,小便不通,疮毒,烧伤。
①《纲目拾遗》:治小便不通。
②《分类草药性》:治遗精,吐血,气肿,白带,咽喉红肿。
③《岭南采药录》:润肺,止咳血,又和水捣烂,饮之能解斑蝥毒。
④《河北药材》:绝胎妊,散肿毒。
⑤《重庆草药》:调气,活血,补虚。治红崩,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钱。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咽喉肿痛:玉簪花一钱,板蓝根五钱,玄参五钱。水煎服。
②治小便不通:一玉簪花、蛇蜕各二钱,丁香一钱。共为末,每服一钱,酒调送下。(《医学指南》玉龙散)二玉簪花一钱,扁蓄四钱,车前草四钱,灯心草一钱。水煎服。
③治咽喉肿瘤丁香、木香各5g,天竹黄、甘草各6g,白花龙胆花或玉簪花、诃子各10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蒙医金匮》六味丁香散) ④治热盛音吸,咽喉疼痛,口干查干泵嘎、甘草、白花龙胆花或玉簪花、天竹黄、白糖各10g。制成煮散剂。每次3~5g,每日1~2次。水煎服。(《蒙医药选编》五味查干泵嘎汤)
临床应用治疗烧伤:取玉簪花1斤,用香油4斤浸泡2个月,取油备用。用时先清创,吸出水泡内容,后用消毒棉球蘸药外涂,每1~2日1次。热天暴露患处,冷天用浸药的纱布包敷患处。治疗1OO余例,一般5分钟左右止痛。Ⅰ°烧伤用药1~2次可愈,Ⅱ、Ⅲ°烧伤须连续用药5~10次。 出处出自《品汇精要》:玉簪花,苗高尺余,叶生茎端,淡绿色,六、七月抽茎分歧,生数蕊,长二、三寸,清香莹白,形如冠簪,故名玉簪花也。至秋作荚四瓣如马蔺子,其实若榆钱而狭长也。
拼音名YùZān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Fragrant Plantainlily
别名内消花、白鹤花、白鹤仙、白萼、玉泡花、银净花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玉簪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erson.[Hemerocallis plantaginea Lam.;Funkia subcordata Spreng.]
采收和储藏:在7-8月份花似开非开时采摘,晒干。
原形态玉簪花,多年生草本。具粗根茎。叶根生;叶柄长20-40cm;叶片卵形至心状卵形,长15-25cm,宽9-15.5cm。花葶于夏秋两委从叶丛中抽出,具1枚膜质的苞片状叶,后者长4-6cm,宽1.5-2cm;总状花序,花梗长1.2-2cm,基部具苞片,苞片长2-3cm,宽1-1.2cm;花白色,芳香,花被筒下部细小,长5-6cm,直径2.5-3.5cm,花被裂片6,长椭圆形,长3.5-4cm,宽约1.2cm;雄蕊下部与花被筒贴生,与花被等长,或稍伸出花被外;子房长约1.2cm;花柱常伸出花被外。蒴果圆柱形,长6cm,直径1cm。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阴湿地区。
资源分布: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阴湿,耐寒,耐旱,怕阳光直晒,如受强光叶片即变黄,严重时整株叶片干枯。对土壤要求不甚严,以肥沃湿润的砂壤土为宜,可连作10年以上不影响生长。 栽培技术用种子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条播,按行距约10cm开沟,沟深约1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后稍加镇压,浇水,保持土壤湿度,气温20-25度时,25d左右可出苗。幼苗长出2-3片叶时,按行株距45cm×30cm移栽。分株繁殖:春秋均可进行,以秋季分根为宜,将2-3年以上生的老株挖出,把根蔸分开,以2-3个芽为一丛,进行移栽。 田间管理用种子繁殖的幼苗生长较慢,需经常注意松土锄草。玉簪喜肥,应多施一些磷、钾肥或饼肥,以利植株生长。每年3月底在植株周围施腐熟的肥料,然后浇水促进萌发。生长季节,可施2-3次追肥,这样叶色深绿,花大洁白。幼苗期或移栽后如无遮荫,需搭棚。
药理作用1.搞肿瘤作用 玉簪根的水提取物经整体动物试验表明,对艾氏腹水癌细胞具有高度搞肿瘤活性,搞肿瘤活性成分为高分子化合物。玉簪醇浸膏0.25g/kg口服或腹腔注射,连续6d,对小鼠白血病L615有抑制作脾,抑制率28.5%。2.毒性 玉簪全株有毒,可损伤牙齿而致牙齿脱落。
药材鉴别本品多皱缩成条状,稍破碎,完整者长8~12.5cm。花被漏斗状,黄白色或褐色。简部细长,长4~8cm,直径0.5~1cm,喉部扩大。花被6裂,裂片椭圆形,先端渐尖,长3.5~4cm,宽约1.2cm。花丝6,与花被等长,下部与花筒贴生,有的残存“丁”字形花药。花柱细长,超出雄蕊。子房上位,长1~1.5cm。质轻软。气微,味微苦。以色黄白、身干、个完整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浅棕**。花粉粒圆形、椭圆形,外壁具网状纹理,直径88~96μm。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68~137μm。花粉囊内壁细胞呈不规则长方形,细胞壁点状或条状增厚。导管直径13~22μm,为螺纹或网纹。气孔不等式,副卫细胞4~5个。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70%乙醇15ml,水浴温浸30分钟,过滤,滤液置水浴上蒸干,加甲醇少量溶解,用毛细管点样于滤纸上,做两份,一份用氨水熏后,斑点显**,置紫外灯下观察显淡蓝色荧光;另一份加1%三氯化铝试液1滴,置紫外灯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
性味苦;甘;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经。主咽喉肿痛;疮痈肿痛;小便不利;经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纲目拾遗》:治小便不通。
2.《分类草药性》:治遗精,吐血,气肿,白带,咽喉红肿。
3.《岭南采药录》:润肺,止咳血,又和水捣烂,饮之能解斑蝥毒。
4.《河北药材》:绝胎妊,散肿毒。
5.《重庆草药》:调气,活血,补虚。治红崩,白带。
摘录《中华本草》
个治疗犬瘟的中药方子,用前先征求医生意见,不要自己直接用
勾藤30克, 生地20克, 天虫10克, 牛夕20克, 白勺15克, 者石30克, 元参20克, 生龙骨30克, 生牡蛎30克, 防风10克 .文火熬.1日2次.主要用于狗狗晚期,已经严重抽搐.医生劝你放弃的狗狗.但是为了狗狗能活.主人们多花些心思,别心疼钱了.
另外:安宫牛黄丸和羚羊角粉,都是止抽用的
犬温热中药配方
是葛根、升麻、白芍、大黄、黄连、黄岑、茵陈蒿、大枣、干姜、辛夷等,大多数是清热解毒的。如小狗不爱吃东西,可用些开胃的中药,参见养胃汤里的。
养胃的药方如下(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单位g):
葛根3 白芍2 升麻3 大黄3 黄连2 黄岑2 辛夷2 干姜2 甘草2 炙甘草2 半夏2 茵陈蒿2 山栀子2 大枣2枚 苍耳子2 人参1(可用最便宜的花旗参或红参)
加水泡20-30分钟,换水后再煮汤的砂锅煮开,用小火再熬15-30分钟,温热时用5毫升的针管给小狗灌两针,一天灌3-6次,开始次数灌多些,后面视情况减少次数。此方对狗瘟后期可能效果就不理想了,治的越早越好。
一、治疗肺炎的中药方子
党参15g,黄芪5g,桔梗10g,五味子10g,乌梅10g,陈皮5g,甘草5g,青木香10g,打杏仁10g。如有发烧,加石膏15g。
二、辅助治疗犬瘟的中药方子
预防或治疗早期犬瘟热的中药方子如下(注意:早期的意思是还没严重抽筋的。。。。 ):
黄连6g,黄芩10g,栀子10g,泽泻15g,甘草10g,僵蚕6g,大青叶10g,龙胆草10g,生地20g,丹参20g,胆南星10g,钩藤6g,板蓝根10g,紫花地丁15g,半夏6g,木通10g,连翘15g,金银花10g
加水2000-2500ml。熬45分钟左右,熬成250-300ml左右,每次15-25ml,2-3次/天,如有效,一天半内可见好转。
另外, 下面有个药方, 是属于给后期抽风的狗狗吃的:
勾藤30克, 生地20克, 天虫10克, 牛夕20克, 白勺15克, 者石30克, 元参20克, 生龙骨30克, 生牡蛎30克, 防风10克
这里有个不错的中药配方也是犬瘟热
大青叶10g 金银花10g 连翘10g 黄连6g 柴胡6g 陈皮5g 白术5g 菊花5g 干草5g
一天一剂连用5天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马齿笕 20克
白头翁 15克
双花 15克
贯仲 6克
白头寇 6克
伏龙肝 30克
陈皮 6克
竹菇 3克
乌梅 3克
厚朴 6克
丁香 1.5克
山查 10克
地榆炭 10克
侧百叶 10克
瑰米 10克
一付药熬两次一天使用,三七粉(我没使用,认为效果不大)3克分两次冲兑.
适体重四斤,每隔一小时喂10毫升,连续4小时,然后每隔6小时喂10毫升.
虽然过程有些麻烦,但比起可爱的宝贝能够好起来,这不算什么的!当然还是尽量听医生的,犬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都能治好,但是希望这个药方可以帮助到一些人,使用之前请征求医生意见,中药配合西药一起用,效果应该更好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2-24 13:27 温热的症状 犬瘟热潜伏期为3-9天。症状多种多样,与毒力的强弱、环境条件、年龄及免疫状态有关。犬瘟热开始的症状是体温升高,持续1-3天。然后消退,很似感冒痊愈的特征。但几天后体温再次升高,持续时间不定。可见有流泪、眼结膜发红、眼分泌物由液状变成粘脓性。鼻境发干,有鼻液流出,开始是浆液性鼻液,后变成脓性鼻液。病初有干咳,后转为湿咳,呼吸困难。呕吐、腹泻、肠套迭,最终以严重脱水和衰弱死亡。 神经症状性犬瘟,大多在上述症状10天左右出现。临床上以脚垫角化、鼻部角化的病例引起神经性症状的多发。由于犬瘟热病毒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不同,症状有所差异。病毒损伤于脑部,表现为癫痫、转圈、站立姿式异常、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咀嚼肌及四肢出现阵发性抽搐等其它神经症状,此种神经性犬瘟预后多为不良。 犬瘟热病毒可导致部分犬眼睛损伤,临床上以结膜炎、角膜炎为特征,角膜炎大多是在发病后15天左右多见,角膜变白,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失明。 该病在幼犬死亡率很高,死亡率可达80~90%。并可继发肺炎、肠炎、肠套迭等症状。 临床上一旦出现特征性犬瘟热症状,预后很差。特别是未做过免疫的犬。尽管临床上进行对症治疗,但对病情的发展很难控制,大多以神经症状及衰竭死亡。部分恢复的犬一般都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犬温热的预防与治疗 (1)本病的预防办法是定期进行免疫接种犬瘟疫苗。免疫程序是:首免时间50日龄进行;二免时间80日龄进行;三免时间110日龄进行。三次免疫后,以后每年免疫一次,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六联苗、五联苗、三联苗均可按以上程序进行免疫。 (2)一旦发生犬瘟热,为了防止疫情蔓延,必须迅速将病犬严格隔离,病舍及环境用火碱、次氯酸钠、来苏等彻底消毒。严格禁止病犬和健康犬接触。对尚未发病有感染可能的假定健康犬及受疫情威胁的犬,应立即用犬瘟热高免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或用小儿麻疹疫苗做紧急预防注射,待疫情稳定后,再注射犬瘟热疫苗。 〔治疗〕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后可用大剂量的犬瘟热高免血清进行注射,可控制本病的发展。在犬瘟热最初发热期间给予大剂量的高免血清,可以使机体增强足够的抗体,防止出现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犬瘟热临床症状明显,出现神经症状的中后期病,即使注射犬瘟热高免血清也大多很难治愈。 犬瘟热治疗方法犬瘟热必须尽早由医生治疗,如果不幸感染病毒,在患病的初期使用免疫血清和抗菌药可以彻底治愈。不论是住院或在家中医治,都需要为它准备一个温暖干燥的环境。最重要的是,在幼犬期间就应该带爱犬接受预防接种,流行期间避免外出,千万别接触到病犬及其排泄物、呕吐物。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办法。当病犬出现明显症状时多预后不良,即使少数病犬耐过,也多留有后遗症。一般情况下采取特异和对症疗法,防止继发感染,减少死亡。在病的早期皮下或肌肉注射抗犬瘟热高免血清可收到较好效果。血清用量每公斤体重2-3ml,连续应用2-3天。为控制继发感染可选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如卡那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为改善循环、防止脱水,应大量补给葡萄糖溶液和电解质。配合消炎、解热药物。同时采用强心、利尿、止血药物进行综合治疗,为保护胃肠道还可口服鞣酸蛋白和次硝酸铋。 犬瘟热是一种常见的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是病毒引起的。致死率很高, 到了病程的中后期治疗时非常菌困难了。现在一般的采用血清抗体治疗在病程的早期有一定的效果,一旦到了病程的中后期效果就十分差。因此我觉得你现在没有必要再使用血清,采用输液疗法和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镇静药、抗病毒药。另外要加强护理,眼睛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点眼,鼻腔也使用一些抗生素使其湿润即可。 治疗:先锋霉素1支/次,每日3次;病毒唑2支/次,每日3次;维生素C 1支/次,每日3此。护理:每日喂给葡萄糖水,适当放少量食盐,另外在水中加入板兰根冲剂,每次应少量,次数适当多,可每隔2小时为一次。如抽搐厉害时可注视镇静药,或口服安定(人剂量的1/3-1/2)。眼药水每日使用7-8次。但由于已经到了中晚期,所以很难取得良好的疗效。 犬瘟热防治办法: (1)犬瘟热必须以防为主,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疫情扩大蔓延。 (3)早期应大量应用高免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强力犬康,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做好紧急被动免疫。 (4)对症治疗:初期用抗感染、抗病毒、抗休克的药物:如氨卞西林钠、头孢唑林钠、小诺霉素、卡娜霉素、犬病康、病毒唑、双黄连、清开灵、威帮,力帮,宠物百病消,穿虎宁,地塞米松、肌肝、辅酶A及维生素类、补液等药物。进行肌注或静注。(用量根据体重及药品说明来定。) (5)输血:采取患过犬瘟热而康复了的犬的全血经静脉输给患犬。(血型必须相合。)发病初、中期采取输血疗法,配合输液和抗感染治疗,治愈率较高。犬瘟热后期,脱水严重,机体处于衰竭状态,要及时输血、强心、补液,口服补液.也能挽救。 (6)犬瘟热晚期,出现神经症状,应用上述治疗方法,往往就不奏效了,要配合中药 “瘟灵汤”(犬瘟热抽风2号)羚羊角注射液,牛黄安宫丸等药 。 (7)针灸:最好用天门、人中、命门,陶道、大锥等穴。 治疗犬温热(早期) 1、此方适合早期或者用于预防,早期的意思是还没严重抽筋的。。。。 黄连6G,黄芩10G,栀子10G,泽泻15G,甘草10G,僵蚕6G,大青叶10G,龙胆草10G,生地20G,丹参20G,胆南星10G,钩藤6G,板蓝根10G,紫花地丁15G,半夏6G,木通10G,连翘15G,金银花10G 加水2000-2500ML。熬45分钟左右,熬成250-300ML左右,每次15-25ML,2-3次/天,如有效,一天半内可见好转 2、给她吃小孩吃的退烧药!用酒精擦她的脚心、耳朵,进行物理降温!每隔三个小时喂服一包板兰根!板兰根不要停!羚羊角粉、抗病毒胶囊、双簧莲口服液、先锋六号。这些药都是必吃的!(配合注射单克隆抗体)每隔半小时喂一种药! 治疗犬温热(晚期) 成犬,两岁,犬瘟晚期。因为是成犬,所以兽医给的药剂量比较大。具体一次用量如下: 1、血清一瓶; 2、头孢拉定一瓶+三毫升灭菌用水+(地塞米松一支)—括号中药表示上午用药,下午不用; 3、复合VB1瓶; 4、辅酶A一瓶+VC一瓶+三磷酸腺苷一瓶+利伟巴林一瓶; 5、以上用量为一次用量,一天要打两次,上下午各一次,除了地塞米松打一次外,其余均一天中用药两次!如有条件可到药店买干扰素,中午时再给狗打一针,效果会更好。要看清用法用量。 中西医结合的犬瘟治疗法 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调整日常饮食,让小狗在与病魔作斗争时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1、 前3天上午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都是增强抵抗力),下午输液头苞拉定(消炎药); 2、 早8:30和晚10:30各喂一次“头苞”; 3、 早、中、晚各喂一次“清开灵口服液”(抗病毒的中药,疗效极好),化痰片、咳平片。 4、 以上药品用量请遵医嘱。 5、 食物:以幼犬狗粮为主。用少量热水泡软食物,不要太软,拌少量奶粉(喝鲜牛奶会拉稀,可选婴幼儿奶粉);每顿只喂平时的三分之二,一日四次,少食多餐。
此方仅供查考: 金银花12g 蝉蜕6g 连翘12g 牛蒡子6g 升麻3g 葛根10g 杏仁10g 陈皮10g 鲜芦根30g 用水煎熬,分次服用。
治疗犬瘟热,吐血推荐! 犬瘟没去根,可用: 免疫球蛋白 1盒 70.00 金开灵 5支 50.00 贝呼泰 1合 50.00 桔皮素 1瓶 25.00 皮肤病1号中药洗剂 2付 30.00 抗犬瘟中药偏方: 1.升麻葛根汤 4份——主方 葛根6g、白芍6g 、生姜3g、升麻9g、甘草3g 2.三黄泻心汤 3份 大黄12g、黄芩6g、黄连6g 3.半夏泻心汤 3份 半夏9g、黄芩8g、人参6g、炙甘草6g、干姜6g、川连4g、大枣12枚 4.香砂养胃汤 2份 白术8g,茯苓8g,砂仁8g,苍术8g,厚朴8g, 陈皮8g,香附8g,白豆蔻7g,人参5g,木香5g,炙甘草5g,生姜0.5g,大枣0.5g 5.茵陈蒿汤 2份 茵陈18g,栀子9g,大黄6g,先煮茵陈 6.苍耳子散 1份 苍耳子12g,辛夷9g,白芷9g,薄荷4.5g,葱白3根,茶叶1撮 每两个小时喂服一次,严格按剂量服用。
相关关键词:犬温热的症状|犬温热症状|犬温热治疗|犬温热的治疗|犬温热的治疗方法|如何治疗犬温热|犬温热疫苗|犬温热病毒的来源|怎么治疗犬温热|犬温热病
安宫牛黄丸的错误认识(治疗犬瘟热)
在网上看到好多人用安宫牛黄治疗犬瘟热,其效果较好,但此药决不可乱用和长时间应用,否则会出现中毒现象,和虚脱。安宫牛黄是在束手无策体温据高不下,躁动时的应急药物。而非治疗药物。
体虚体温俱降者禁服!
这种药适用于高温不降,躁动不安,脑黄等瘟病极期。而前提是在以呼吸型为主的继发性疾病(如:脑炎 神昏)等。
精神型犬瘟热服用安宫牛黄的目的是清热镇静。只作一时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