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田选择
1、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自如、旱涝保收,且通风、透光、保水性能好,弱酸性土质的田块。
2、稻田工程。加高、加宽、加固田埂,一般田埂宽应大于0.4米,并高出田面0.5米以上,田埂夯实不漏水,并在田块排水口用密眼铁丝网罩好。其次要平整田块,在四周开挖宽、深0.4~0.5米的排水沟,田内再开数条纵横沟,宽、深0.3~0.4米,沟与沟相通,形成井字状,沟占稻田面积的8%~10%。再翻耕、曝晒、打碎泥土后,每亩施腐熟发酵的猪、牛粪800~1200千克作基肥,均匀撒于田块中。3月底至4月初,排水沟放50~100千克鸡粪,注水深0.3米,繁殖大型浮游动物供黄鳝摄食。
为防止黄鳝逃逸,可在稻田四周砌砖墙或土墙。砖墙一般砌1.1米高的单砖墙,以水泥填缝,其中水位线下为50厘米,水位线上60厘米。土墙是将田埂加至2米宽,在埂的外围加60厘米的土墙(注意不能有缝),进、出口用泥土封好,再拦上铁丝网,然后在田中均匀地挖些沟,深0.5~1.0米,面积占稻田的5%左右。
3、水稻栽培。选择高产、优质、耐肥、抗倒伏的水稻品种,株行距20厘米×26厘米。
二、鳝种放养
黄鳝在稻田中主要摄食水蚤、丝蚯蚓、摇蚊幼虫等。放苗前除常规稻田大田施肥外,还可在鱼溜中施加畜、禽粪或青草作基肥,以培养鱼苗天然饵料。放苗量每100平方米5—10公斤,规格3—4厘米泥鳅,年终每100平方米可收获约40—50公斤成鳅。如集约式高密度养殖则每100平方米可放尾重2.5克左右的小泥鳅9—18公斤。一般在早、中稻插秧后5—10天左右放鳅种。
三、饲养与管理
1、饲喂方法
饵料以鲜活的蚯蚓、小鱼、小虾、螺肉、蝇蛆、蝌蚪、鲜蚕蛹为主,还可以喂禽畜的内脏、碎肉、下脚料,适当搭配麦芽、豆饼、豆渣、麦麸或瓜果、蔬菜,还可以驯化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注意投饵一定要严格按照“四定”原则执行。
2、日常管理
平时要认真观察黄鳝生长情况、吃食情况,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水稻施肥、喷药时,要把黄鳝引诱到鱼凼内,排干鱼沟内的水再进行;要经常检查围墙、防逃网是否有逃鱼迹象,雨天要检查排水口是否畅通;要勤换水,保持良好水质和较低的水温。
3、疾病防控
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早防早治,防重于治,这样可避免高毒高浓度药物对黄鳝产生药害。粉剂药物应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喷施,液剂药物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稻田雾起之前进行喷雾。
四、注意事项
1、黄鳝养殖成败关键之一是田埂加固和防止渗漏。有条件的农户,可用砖砌墙,水泥抹面,以防黄鳝打洞、田埂渗漏而使黄鳝外逃。
2、稻田里使用农药要有选择性,好选择对黄鳝基本无影响或影响不大的农药。因黄鳝轻度中毒后,体表无明显症状,1~2天不会死亡,所以,水稻田施用的农药要尽量避免黄鳝中毒。
3、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黄鳝的应激反应,把好种苗关和疾病防治关。
楼主所说“稻田养鳝”模式原则上可以进行,因为黄鳝本来就生长在水稻田里面。但事实上又没有人采用这种模式,为什么?1.价值问题,“稻田养鳝”主要目的是想增收,水稻的收入+黄鳝的收入。黄鳝现在一斤35元左右的塘口售价,一般一个6平米网箱可出60~70斤,售价达到2100~2500元,而一亩稻田稻谷收入不过2000元。这样说明了一个问题,黄鳝是中高端水产品,稻谷不值钱,所以专心养好一箱黄鳝,就能达到一亩稻田的收入。2.稻田面积广大,要做好防逃措施也是一大难点,面积大喂食也是一大难点,黄鳝不集中,对喂食不利,容易造成大的浪费,黄鳝饲料价值过高,浪费不起。3.管理难,冬天要到泥巴中扣也是很费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