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气滞又被称之为肝郁症,是一种常见的证型。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肝郁气滞 中药 方剂 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肝郁气滞中药方剂
解郁清肝汤
处方柴胡6g,酒黄芩9g,香附9g,青皮3g,银花12g,青黛0.6g,赤芍9g,牡丹皮9g。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主风轮激开。因怒气伤肝,气血挟郁火冲逆于上,目珠胀痛,白睛赤丝紫胀,风轮泛高,青睛表层骤起裂痕,且兼胸满胁痛,脉弦有力者。
各家论述方中柴胡、香附、青皮疏肝理气,酒黄芩、青黛、柴胡清解肝中之郁火,赤芍、牡丹皮清肝经血热,银花 清热 解毒 。诸药合用,则有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之功。
摘录《张皆春 眼科 证治》
疏肝解郁汤
处方香附9克 青皮 柴胡 郁金各6克 丹参12克 川芎4.5克 红泽兰12克 延胡 金铃炭各6克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活血调经。治肝郁气滞,经行不畅,色淡红,量少,间有血块,胸胁胀满,有时嗳气,舌苔黄,脉弦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 中医 妇科 治疗学》
疏肝解郁活血汤
处方柴胡10克,枳实10克,白芍10克,制香附10克,广郁金10克,玄胡索10克,甘草6克,炙乳香5克。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解郁,活血化瘀止痛。主肝郁气滞,络脉瘀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陈南扬方
肝郁气滞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对于肝郁气滞,可能有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因此也导致许多人都不知道肝郁气滞有什么症状,不过没关系,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肝郁气滞的症状。
肝郁气滞以心情抑郁和肝经循行部位胀闷疼痛为主。如胸胁、少腹胀闷窜痛,善叹息,妇女乳房胀痛, 月经不调 , 痛经 ,闭经等。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循腿内后侧上行,绕阴器,至少腹,布胁肋,上连目系,会于巅顶。肝气郁结,经气阻痹,则胸胁、乳房、少腹胀闷疼痛或攻窜作痛;气机郁结,不得条达疏泄,则心情抑郁;气病及血,气滞血瘀,冲任不调,则痛经,月经不调,甚至闭经。
气机郁滞,疏泄失常,影响水谷精微及水湿输布,久则聚湿生痰,痰随气逆,循经上行,搏结于咽喉,可出现咽喉如有异物,吐之不出,吞之不下的梅核气;痰积于颈项,可发为瘿、瘤。气滞血结,可酿成症瘕。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影响胃的和降,可兼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胸闷嗳气等症(见肝气犯胃证)。肝病及脾,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引起纳呆腹胀,便溏不爽,或 腹痛 欲泻,泻后痛减等症。
肝郁气滞的检查化验
患上肝郁气滞的时候,是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的。虽然肝郁气滞不是病,但是却对人体是有伤害的,因此做一些检查是很有必要的。那到医院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1、 肝功能 检查
肝功能是衡量肝脏是否有肝细胞坏死或炎症存在的重要检查,其中转氨酶是重中之重,治疗需要以肝功能为重要参考指标。
2、肝穿刺病理检查
对各型肝炎的诊断有很大价值,通过肝组织电镜、免疫组化检测以及以Knodell HAI计分系统观察,对慢性肝炎的病原、病因、炎症活动度以及纤维化程度等均得到正确数据,有利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3、黄疸指数、胆红素定量试验
黄疸型肝炎上述指标均可升高。尿检查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均增加。
胆 结石 中药 方剂 ,治疗胆结石的中药药方,一共有九种方剂,不同方剂辩证针对不同胆结石病症,由不同药材组成,服用方法也不同。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胆结石中药方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胆结石中药方剂
中医 处方一
辨证肝胆 湿热 郁结,横逆中土。
治法利胆排石,益脾止痛。
方名胆道排石汤。
组成柴胡9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中医处方二
辨证湿热内蕴,积久成石。
治法疏肝理气,利胆排石。
方名利胆排石汤。
组成制大黄9克,枳实9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钱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中医处方三
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名舒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枳实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虎杖根30克,银花30克,生大黄12克,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2克,元胡10克,白芍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谢新建方
中医处方四
辨证肝气郁结,木郁化火。
治法疏肝理气, 清热 化滞,利胆排石。
方名清胆化石汤。
组成柴胡6克,鹅不食草15克,延胡6克,金钱草15克,金铃子10克,黄芩9克,郁金6克,通草3克,蒲公英12克,北茵陈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翁 恭方。
中医处方五
辨证肝胆湿热蕴结。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
方名疏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黄芩8克,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鸡内金10克,川郁金8克,炒金铃子10克,白芍10克,炒枳实10克,赤茯苓15克,车前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培生方。
中医处方六
辨证肝胆气郁,湿热蕴结。
治法舒肝 解毒 化石,胆结石秘方。
方名舒肝解毒汤。
组成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谭景祺方。
中医处方七
辨证肝郁气滞,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疏肝,理气,通里。
方名胆道排石汤。
组成黄连6-12克,黄柏6-12克,黄芩6-12克,茵陈12-24克,郁金12克,金钱草30克,猫爪草9-24克,大黄5-20克,法夏12克,西党12克,木香6-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肖银昌方。
中医处方八
辨证气郁湿阻。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利湿,调畅气机。
方名胆石通消糖浆。
组成郁金15克,木香15克,黄芩15克,茵陈26克,川楝子9克,虎杖30克,玉米须20克。
用法将木香打成粗粉,提取有效成分。另将余药经整理后混合煎汁,共煎2次,每次务使水面高出药材,经煮沸20分钟(指沸后时间),过滤。滤液合并静置沉淀24小时,再吸取上清液浓缩至一定量,加入蔗糖煎沸使溶解,出料前5分钟加防腐剂,过滤。滤液与木香提取液混匀,分装于100毫升,每次饭前15分钟服33毫升,每日3次,30天为1疗程,停药1周后进入下1疗程。冷和平方。
出处冷和平方。
中医处方九
辨证肝胆湿热蕴结,胃肠实热。
治法清热化湿,通里攻下,利胆排石。
方名三黄排石汤加减。
组成黄芩15克,生大黄15克(后下),山栀子15克,茵陈30克,金钱草50克,双花15克,郁金15克,木香10克,厚朴12克,芒硝10克(冲)。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世忠方
老中医推荐胆结石治法
金钱开郁汤
取金钱草30克,柴胡、白芍、枳壳、海螵蛸、浙贝母各10克,郁金6克,甘草3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 用药 一个月为一疗程。
此方具有疏肝利胆、化石排石、和胃抑酸的功效,适合有泛酸、嗳气症状的色素性胆结石、胆固醇胆结石和混合性胆结石患者使用。
三金排石汤
取大黄、柴胡、黄芩各9克,枳壳、乌梅、鸡内金各10克,茵陈20克,金钱草50克,郁金15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10天为一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应停药5天),一般用药3个疗程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郁金、柴胡、枳壳具有疏肝、理气、止痛的功效;金钱草、茵陈具有清肝利胆的功效;大黄具有清热、攻下、排石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乌梅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鸡内金具有消食积、健脾胃的功效。诸药共奏清肝利胆、排石解毒、生津止渴之功,适合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症状的胆结石患者使用。
利胆排石汤
取柴胡、黄芩、五灵脂、三棱、大黄、黄连、赤芍、白芍、元明粉(冲服)各10克,木香、枳实各15克,金钱草50克,海金沙20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15天为一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应停药3~5天),一般用药两个疗程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柴胡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木香、郁金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三棱、赤芍、白芍、五灵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枳实具有消痞散结的功效;大黄、黄连、黄芩、元明粉具有泻热通腑的功效;金钱草、海金沙具有利胆排石的功效。诸药共奏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利胆排石之功,适合病程较长、有瘀血内停症状的胆结石患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