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小麦收割机收大豆吗?会不会给机器造成损伤?可以,最先,麦子收割机是能够收黄豆的,只不过是要进行一部分改造,自然一部分设备甚至不用改造,只特别注意操作方法就可以。
获得黄豆无论垄播或是平播,正常情况下都应应用挠台。直接使用在出厂状态的钢台易产生掉荚或割台拖底挖地状况。在黄豆获得中,割台损害一般占总损失的80%之上,在使用中要一定要注意操纵割台损害。黄豆收种时割茬相对高度要小,需在结荚点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割台将结荚获得上去,使获得损害尽量小。
黄豆结荚相对高度一般为6~8公分,因而操纵割茬在4~6cm内,就不会出现漏割,但太低收种时有时易出现集堆状况,这时候可将割台底部托板作出调整以减少集堆状况。
有效调节拨禾轮转速比,降低抛枝损害。同时要注意调节拨禾轮相对高度及车子收种速率,防止因为植物高低不一或植物倒苗所造成的收种里的掉枝损害。
尽量减少炸荚损害。大黄豆收获的初期,这时豆枝含水量比较高,拨禾轮转速比应适当高些;到获得中后期豆枝干躁,易出现炸荚,拨禾轮转速比要低些。收种时需注意,最好不要让拨禾齿立即严厉打击豆枝,如可在拨禾轮上组装拨禾板。
收种工作时,汽车发动机必须达到额定转速即大油门踏板工作,一般收割机里的汽车发动机额定转速都是在2200转/分钟,禁止汽车发动机在低转速比下工作。
恰当调节滚桶转速比、脱粒机凹板的间隙,操纵未脱净损失。滚桶的转数一般调整至300-500转/min,脱粒机凹板的间隙调整为:前40mm上下、后20mm上下,但各种类型收割机及不一样种类会有差异,以黄豆粒不开裂、脱粒机整洁为标准。
恰当调节排风量、筛网开启度,操纵携带损害。清选筛开启度:上筛网前端开,其他开三分之一或更小;下筛网开三分之一或更小;尾筛开三分之一;尾筛后挡板与尾筛框齐平;离心风机挡片遮前口一半;散热风扇的排风量尽可能调高,即提升散热器风扇,以不吹出来黄豆粒为标准,那样能够减少黄豆的携带损害及其提升粮食作物的清洁率。
小麦收割机能收豆子吗需要改吗
什么叫谷类联合收获机?这是一种能完全收种谷类、脱粒、分离出来和消除能力,能直接从田里谷类收获机中获得农作物的机械设备。
这设备是干什么用的?在作业环节中,收种走到端往复式自动切割机与拨禾轮相互配合,将带穗禾杆割撒到收种台子上,根据收种台运输装置和正中间运输装置送进脱粒装置,根据脱粒滚桶与凹板中间的间隙受揉搓和冲击性脱粒。通过凹板筛网后,绝大多数谷粒进到精选机实验装置,少量谷粒被放在凹板筛上,被抛入中国分离出来操纵装置,在链条式数据分离技术性装置的左右、前后左右循环系统循环往复颤动下,将谷粒分离培养出公司进到精选机装置,将茎稿等大型脏物往后抛出去。经过风机和网筛,能将进到精选机实验装置的谷粒里的细微残渣清理掉,洁净的谷粒送进粮箱。
它主要运用于学习收割稻谷,一般称半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也用以大家获得麦子。多数是全自动方式的实体模型。按其种类划分的钻削表分成竖直和水平。
扶禾器的拨指和两层拨禾轮将倒苗的禾株扶直,然后由割禾器断开。在站立状况下,割掉的穗杆由左右两横着输送链运输至割台一端,全自动水稻收割机,进到左右两竖向正中间输送链,再往后运输至脱粒夹紧链。脱粒枷锁将穗头沿传动滚筒向夹到,使穗头进到轴流式鼓和凹板中间的间隙。轴商品流通滚桶的弓齿在滚筒的周往上以不同的螺线隔开。区域内弓齿相对高度、样子不一样。
以穗秆进到段为梳整区的水稻收割机,齿型低而宽,有益于穗秆的导进和梳整,能除去少许易脱的谷粒。中区为脱粒区,齿型高陡曲,齿顶圆弧小,穗秆被明显梳刷、冲击性影响,很多谷粒被脱下。出入口段为浓烈的脱排茎杆地区,弓齿排序密切,可将剩余的难脱的谷粒滑脱。齿顶圆旋转速度:每秒钟脱稻谷12~14米,脱麦子13~16米。去除的颗粒物落入凹型的筛网里,轻微残渣根据风机的气旋吹走。根据螺旋输送器,谷粒被传至卸粮台的粮袋中。由夹紧链茎出入口脱粒排出来。由于谷类食物混和偏少,所以没有分选设备和网筛。
它轴力弹齿式或板型拨禾轮将禾株拨向切割,割掉的穗秆倒进橱柜台面。伸展---面割台输送链拨齿将穗杆均匀往右边转动,稻谷收获机型号,使其进到竖向输送链,被带动往上和往后传至脱粒牵引带输送链。将输送链夹到穗秆的根处并使穗部下跌,进到滚桶和凹板空隙的水稻收割机开展脱粒。脱粒装置与脱粒基本原理同样,脱粒选用相同的半垂直入料机。一台半喂入式稻谷联合收获机,每秒钟收种1KG谷粒,需用大概20~30KW。功率分配百分比大小大概是:走动装置40~45%,随场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操纵台约15%;脱粒与清理装置40~45%。
内容如下: 可以收大豆 滚筒皮带轮卸了中间皮带轮安到滚筒上。中间轴安大豆专用皮带轮,滚筒转速就低了。滚筒间隙调大。风力调大。复脱机搓板卸了。
注意:在大豆收获中,割台损失一般占总损失的80%以上。控制割台损失应从减少漏割、掉枝和炸荚3方面入手。
(1)减少漏割。现行垄距一般为65~70厘米,以3060型联合收割机为例,大豆挠性割台割幅为2.75米,每幅正好收割4垄,所以漏割的主要原因出在割茬高度上。割茬过低,易出现割台前集堆;割茬过高,易留“马耳茬”和切割底荚。大豆最低结荚高度一般为6~8厘米。因此控制割茬在4~6厘米内,就不会出现“马耳茬”。但有时易出现集堆现象,这时可将割台的底部拖板进行调整以减少集堆现象。
(2)减少抛枝、掉枝损失。抛枝主要是由于拨禾轮转速不当(太低或过高)造成的,作业时只要注意调整就能解决。掉枝主要是由于植株高低不一或倒伏植株造成,此时茎秆切断后,豆枝没有被拨进割台,垂直下落或横向倾倒被割刀2次切割后落入割台下。解决办法是适当调整拨禾轮高度或在喂入量允许的情况下提高车速。
(3)减少炸荚损失。减轻割刀对植株的冲击和拉扯,保证割刀锋利,割刀间隙符合要求;调整摆环箱传动带张紧度,防止因传动带打滑造成切割速度下降,影响切割质量;减轻拨禾轮对豆秆豆荚的打击和刮碰。收获早期豆枝含水率较高,拨禾轮转速可适当高些;晚期豆枝干燥,易出现炸荚,拨禾轮转速要低些。另外,尽量不让拨禾齿直接打击豆枝,应在拨禾轮上安装拨禾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