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之中草药成分一般鉴别方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1:11:05
字号:

中草药主要来源于植物。植物的化学成分较复杂,有些成分是植物所共有的,如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淀粉、糖类、色素等。有些成分仅是某些植物所特有的,如生物碱类、甙类、挥发油、有机酸、鞣质等。

化学分析之中草药成分一般鉴别方法

 各类化学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特性,一般可由药材的外观、色、嗅、味等作为初步检查判断的手段之一。如药材样品折断后,断面不油点或挤压后有油迹者,多含油脂或挥发油;有粉层的多含淀粉、糖类;嗅之有特殊气味者,大多含有挥发油、香豆精、内酯;有甜奈者多含糖类;味若者大多含生物碱、甙类、苦味质;味酸者含有有机酸;味涩者多含有鞣质等等。

 中草药所含化学成分均为多类的混合物,分析时常常互相干扰,不易得到正确结果。因此需根据中草药所含各种化学成分的溶解度、酸碱度、极性等理化性质,再用各类成分的鉴别反应加以鉴别。

 (一)鉴别注意事项

 1.根据各灰成分不同性质,选用适宜的溶剂提取,以保证等成分能被提取出来。

 2.检品提取液的浓度应足以达到各该反应的灵敏度。

 3.检品提取液的酸碱度(pH)值应不致影响鉴别反应中所需要的pH值。相差甚大时应事先调节。

 4.提取液较深时,常易影响观察鉴别反应的效果,此时可适当稀释,或进一步提纯。

 5.鉴别反应时应注意防止多类成分的相互干扰,以免出现假阳性,或颜色不正等情况。在化学鉴别的同时,做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用已知含某类成分的中草药或纯品做阳性对照)。

 6.在鉴别试验中,如果某一类成分的几个鉴别反应结果不一致时(即有的呈阳性反应,有的呈阴性)则应进行全面分析。首先应注意呈阳性反应的试验是否属于该类成分的专一反应,否则应检查其他类成分能否产生该反应,从多方面加以判断。但也应注意,某些反应只能对某一类成分中的某个化学基团呈性反应,如检查黄酮类的盐酸――镁粉试验,它只对黄酮类中的羟基黄酮类(黄酮醇类)反应明显,其余类的黄酮类则不甚明显,但也不能轻易否定不是黄酮类,为了避免孤立和片面的下结论,一定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

 中草药化学成分一般鉴别试验屯只是一个初步判断,最后确证尚需进一步提纯,以鉴定后才能予以肯定。

 (二)鉴别方法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1)加热或矿酸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于试管中,加热至沸或加5%盐酸,如发生混浊或有沉淀示含有水溶性蛋白质。

 (2)缩二脲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10%氧化钠溶液2滴,充分摇匀,逐渐加入硫酸铜试液,随加摇匀,注意观察,如呈现紫色或紫红色示可能含有蛋白质和氨基酸。

 凡蛋白质结构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CONH-)者均有此反应,能在碱性溶液中与Cu2+生成仙络合物,呈现一系列的颜色反应,二肽呈蓝色,三肽呈紫色,加肽以上呈红色,肽键越多颜色越红。

 (3)茚三酮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入茚三酮试液2-3滴,加热煮沸4-5分钟,待其冷却,呈现红色棕色或蓝紫色(蛋白质、胨类、肽类及氨基酸)。

 α氨基酸与茚三酮的水合作物作用,氨其酸氧化成醛、氨和二氧化碳,而茚三酮被还原成仲醇,与所后成的氨及另一分子茚三酮缩合生成有蓝紫色的化合物。

 注①茚三酮试剂主要是多肽和氨基酸的显色剂,反应在1小时内稳定。试剂溶液pH值以5-7为宜,必要时可加吡啶数滴或醋酸钠调整。

 ②此反应非常灵敏,但有个别氨基酸不能呈紫色,而呈**,如脯氨酸。

 (4)氨基酸薄层层析检出反应:

 ①吸附剂:硅胶G.

 ②展开剂:(1)正丁醇:水(1:1)(2)正丁醇:醋酸:水(4:1:5)

 ③显色剂:0.5%茚三酮丙酮溶液,喷雾后于1100烘箱放置5分钟,显蓝紫允或紫色。

 2.皂甙

 (1)泡沫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2ml于带塞试管中,用力振摇3分钟,即产生持久性蜂窝状泡沫(维持10分钟以上),且泡沫量不少于液体体积的1/3.[医学教 育网搜集整理]

 注常用的增溶剂吐温、司盘,振摇时均能产生持久性泡沫,要注意区别。

 (2)溶血试验:取试管4支,分别加入滤液0.25、0.5、0.75ml,然后依次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25、2.0、1.75、1.5ml,使每一个试管中的溶液都成为2.5ml,再将各试管加入2%的血细胞悬液2.5ml,振摇均匀后,同置于370水浴或25-270的室温中注意观察溶血情况,一般观察3小时即可,或先滴红细胞于显微镜下,然后滴加检液看血细胞是否消失。如有溶血现象示正反应。

 注①鞣质对血红细胞有凝集作用,干扰溶血试验的观察,应事先除去(可用取胜酰胺粉吸附或用明胶沉淀)。

 ②检液应为中性溶液。

 (3)醋酐浓硫酸试验(LiebrmannBurchard反应)取检品的水溶液置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干,残渣加入少量冰醋酸使溶解,再加入醋酐浓硫酸(19:1)试液,呈现红紫色并变成污色绿色(甾类、三萜类成分或皂甙)

 (4)区别甾体皂甙和三萜皂甙:取带塞试管两支,各盛检品的水溶解1ml,1支加0.1N盐酸溶液2ml,另一支加0.1N氢氧化钠溶液2ml用力振摇1分钟(需左右手交替振摇各半分钟),观察两管泡沫的多少,若两管泡沫体积相同或酸管多,示含三萜式皂甙;若加碱管泡沫多于加酸管示含甾示含甾体皂甙。

 三萜皂甙为酸性皂甙在酸性水溶液中形成较稳定的泡沫;甾体皂甙为中性皂甙在碱笥溶液中能形成较稳定的泡沫。

海金沙

全草多为把状。茎纤细,缠绕扭曲,长达1m以上,禾秆色。多分枝,长短不一。叶对生于短枝两侧,二型,草质皱缩。营养叶尖三角形,二回羽状;一回羽片2-4对,互生,卵圆形,长4-8cm,宽3-6cm;二回羽片2-3对,卵状三角形,掌状3裂,裂片短而阔,顶生裂片长2-3cm,宽6-8mm,边缘有不规则的浅圆齿;孢子叶卵状三角形,长宽近等,10-20cm;一回羽片4-5对,互生,长圆状披针形,长5-10cm,宽4-6cm;二回羽片3-4对,卵状三角形。羽片下面边缘有流苏状孢子囊穗,黑褐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气微,味淡。 茎横切面:与根茎相似,参见“海金沙根”条,其区别点在于:厚壁组织5-6列细胞,壁均较薄;基本薄壁组织较宽广;内皮层细胞凯氏点明显,胞腔内无**油状物,维管束中木质部呈三叉状。

叶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多细胞或单细胞非腺毛,黄棕色;叶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分化不完全;主脉维管束周韧型,主脉处上下表皮内侧均有厚壁组织,木化或微木化。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垂周壁薄,深波状弯曲,气孔位于下表皮,圆形或长圆形,直径24-31μm,副卫胞细2-4个,直轴式或不定式。非腺毛1-4个细胞,顶端细胞较长,长126-690μm,直径18-32μm,壁厚至5μm,有的胞腔内含棕色物。 瞿麦、海金沙、石韦、冬葵子与灯心草鉴别:均性寒凉,皆能清热利水通淋,用治淋证涩痛、小便不利,无论是热淋、石淋、砂淋、血淋,皆可配伍使用。不同之处在于:

瞿麦  ── 苦寒泄降,能清心火与小肠之火,导热下行,而有利尿通淋之功,尤以热淋、血淋最为适宜。并能活血通经,又可用治血热瘀阻之经闭或月经不调。

海金沙 ── 尤善止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兼能利水消肿,用治湿热水肿,小便不利。

石韦── 既能利水通淋,又能凉血止血,故尤宜于血淋涩痛,也治血热出血证。同时,石韦尚能清肺止咳,又可用治肺热咳嗽气喘。

冬葵子 ── 又能下乳、润肠,又可用治产后乳汁不行,乳房胀痛;肠燥便秘等症。

灯心草 ── 又能清心除烦,尚可用治心烦失眠,小儿夜啼,惊痫等症。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66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