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白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6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93.8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211.0亿元,增长10.3%。按年平均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30571元,比上年增长11.7%。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18.2:48.8:33.0调整为18.0:47.7:34.3。2012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第二产业贡献率为65.2%,第三产业贡献率为28.3%。
2012年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1.0亿元,增长26.3%。2012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42.7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1亿元;公共安全支出6.3亿元;教育支出29.4亿元;科学技术支出0.6亿元;文化体育及传媒支出1.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4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1.3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3.9亿元;交通运输支出4.8亿元。 白城市特色经济明显,是国家级大型商品粮基地市,是全国节水型井灌区建设示范市,被列为全国农业四大开发区之一和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截止2013年白城已成为水稻、烤烟、肉牛、芦苇、棉花、淡水鱼、油料、糖料、杂粮杂豆等农产品的重要产区。大鹦哥绿豆、黑水西瓜、福顺辣椒、万宝粉条、大安白鹅、通榆草原红牛、瀚海珠牌葵花仁等名优特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
2012年,白城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农业产值132.9亿元,同比增长19.8%;畜牧业产值48.6亿元,同比下降11.0%;渔业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40.0%;林业产值6.1亿元,同比增长17.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1亿元,同比增长37.3%。2012年,白城市粮食总产量346.9万吨,同比增长5.5%,其中:玉米产量210.3万吨,同比增长9.1%;水稻产量87.2万吨。同比增长16.7%。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2.6万公顷,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2.7万公顷,玉米播种面积46.2万公顷。畜牧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肉类总产量11.4万吨,同比增长16.3%;禽蛋产量5.6万吨,同比增长9.8%;牛奶产量15.9万吨,同比增长10.4%。
2012年,白城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195户,同比增长3%,加工产品共有17个系列715个品种。农产品年加工能力达260万吨,精深加工转化率达到50%。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20亿元,实现利税27.8亿元。投入园区建设资金11亿元,新建农业科技园区35个、扩建农业科技园区56个,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到177个。2012年是“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建设的最后一年,白城市96个省级示范村继续以泥草房改造、村屯道路硬化、环境卫生整治、村屯绿化美化、社会事业基础设施为重点建设内容,围绕上述重点建设内容进行项目规则和申报,共完成重点项目293个,总投资16540万元,争取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843万元。
2012全年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37个,有机食品91个,无公害农产品142个,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428万亩。 白城市工业以纺织服装、汽车配件、机械建材、食品医药和造纸印刷等行业为主。创出了棉纱、无纺布、毛纺呢绒、电缆、汽车发动机连杆、石油机械和沙棘、芦荟系列酒,吉鹤、鹤城、月亮湖牌香烟等一批名优产品。
2012年,白城市全口径工业完成增加值2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5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0%。
2012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60.9,比上年提升34.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7.0%。
2012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454.7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3%,其中重工业为97.8%,轻工业为98.8%。国有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和股份制企业分别为99.7%、98.8%和97.9%。
2012年,白城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到226户,占规模以上工业总户数的77.9%,比上年末减少10户,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5%,增幅低于白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2012年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7.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6.8%。 2012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6.4%。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8.8%;零售业零售额185.0亿元,比上年增长17.3%;住宿业零售额6.8亿元,比上年增长43.3%;餐饮业零售额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6%。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划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2.6亿元,增长13.5%,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177.3亿元,增长14.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9亿元,增长40.2%。
白城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7788万美元,同比增长49.7%。其中,进口2388万美元,同比增长17.7%;出口15400万美元,同比增长53.7%。
2012年全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835项,实际到位域外资金540亿元,同比增长25.0%。实际利用外资额10170万美元,同比增长16.4%,其中直接利用外资3920万美元,同比增长13.3%;间接利用外资6250万美元,同比增长18.3%。
2012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6.2亿元,比上年增长8.7%。白城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9798公里。按行政等级分:国道374公里;省道841公里;县道733公里;乡道4192公里;专用公路33公里;村道3625公里。2012年白城市公路专业养护里程9798公里。其中:干线公路养护里程1215公里;农村公路养护里程8583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物运输1493万吨,货运周转量197013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2140万人,客运周转量101509万人公里。
五常大米功效
导读: 人人都说五常大米好吃,那么五常大米是什么?是指一种米吗?其实不然,五常大米只是个统称,有很多品种。到底五常大米是什么?下面我为您揭秘。
五常大米是什么?
五常大米素有“贡米”之称,是米中之萃、米中之王。五常大米只是个统称,范围是只限制在五常地区种植出来的稻米,其包括:正宗五常稻花香大米;五常长粒香大米;普通五常稻米。五常地区深深的黑土地,加上独特的气候,138天的超长生长期,使得稻花香米粒均匀,色泽光亮,醇厚绵长,芳香四溢,被称为“贡米”。
五常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属于中温带大陆气候,无霜期140天,平均年降水量608毫米,年日照2629小时。溪浪河、拉林河、牤牛河贯穿全境,水系纵横。充沛的日照,天然河水灌溉,加上种植的成熟期长的优质晚熟品种的水稻,使五常大米的特点。
五常市是典型农业大县(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全国粮食生产十大先进县之一,是全国水稻五强县之一,水稻面积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占哈尔滨市的四分之一,五常市因盛产大米而名闻天下,被誉为张广才岭下的“水稻王国”。五常大米的品质可谓上乘,米粒均匀,色泽光亮,醇厚绵长,芳香四溢。这甘美的口味缘于五常山泉浇灌,盆地沃土和优良的品种及先进的。
据其介绍,黑龙江五常目前种植稻谷210.7万亩,稻谷每年产量大概在100多万吨左右,加工成大米大概在65万吨,这个产量并不高,平均到全国一个人不到一斤。市面上标称的五常大米,其中九成左右是假冒的。还有很多是用五常大米和其他品种大米按照一定比例掺杂的。
五常大米的品种分类
五常大米不是专指“五常稻花香大米”也不是专指“五常长粒香大米”或普通稻米,更不等于所有叫“五常大米”的全都好吃。也许在外地的消费者印象中在五常地区种出来的“五常大米”都是一样的最好吃,这是一个错误,五常本地种的大米也是鱼龙混杂,品种很多也很乱。当前内香型最好吃的就是正宗原生态五常稻花香大米,而原生态五常稻花香大米中的二号最好吃;正宗原生态五常长粒香大米中93-8(原五优稻一号)非常好吃与五常639很好吃。
而其它外地种植的品种长粒超产4、长粒425、伍稻A、伍优稻C、假香101、假长粒122、假长粒9798等口感都次之,但都比南方的各种米好吃,因此五常地区不适应原生态稻花香与原生态长粒香生长的地块有的农民也在种植这些品种,种植面积达到五常水田面积的60%以上。以上提到的一些水稻品种如今都被米业与粮商用来掺杂假冒正宗原生态五常稻花香大米与五常长粒香大米了。
如果用“最好吃、非常好吃、很好吃、好吃、一般、普通、太普通、不好吃”指数来划分大米口感好与次的话,那原生态五常稻花香大米二号的指数就是“最好吃”;原生态五常长粒香93-8(原五优稻一号)“非常好吃”;原生态五常639是“很好吃”;而其它外地的品种(五常不适应稻花香种植的地块也在种植)长粒超产4、长粒425、伍稻A(又称香稻)、伍优稻C、假香101、假长粒122、假长粒9798等口感是“好吃与一般”。
五常大米的功效
大米中各种营养素含量虽不是很高,但因人们食用量大,故其也具有很高营养功效,是补充营养素的基础食物。米粥具有补脾、和胃、清肺功效。米汤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性味甘平,有益于婴儿的发育和健康,能 *** 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对脂肪的吸收有促进作用,亦能促使奶粉中的酪蛋白形成疏松而又柔软的小凝块,使之容易,因此用米汤冲奶粉或给婴儿作辅助饮食都是比较理想的。
中医认为大米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认为多食能令“强身好颜色”。
人人都说五常大米好吃,那么五常大米是什么?是指一种米吗?其实不然,五常大米只是个统称,有很多品种。本文是我精心编辑的五常大米功效,希望能帮助到你!
五常大米功效1、五常大米可提供丰富维生素、谷维素、蛋白质、花青素等营养成分,还有护肤的功效,并可补充肌肤所缺失水分,使皮肤充满弹性。
2、用五常大米煮粥,具有补脾、和胃、清肺功效;米汤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性味甘平,有益于婴儿的发育和健康,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对脂肪的吸收有促进作用,亦能促使奶粉中的酪蛋白形成疏松而又柔软的小凝块,使之容易消化吸收,因此用米汤冲奶粉或给婴儿作辅助饮食都是比较理想的。
3、五常大米蛋白质中,含赖氨酸高的碱溶性谷蛋白占80%,赖氨酸含量高于其它谷物,氨基酸组成配比合理,比较接近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蛋白质氨基酸最佳配比模式,大米蛋白质的生物价(BV值)为77,蛋白质效用比率(PER值)为2.2(小麦为1.5,玉米为1.1),蛋白质的可消化性超过90%,均高于其它谷物,因此五常大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
五常大米是什么?五常大米素有“贡米之称,是米中之萃、米中之王。五常大米只是个统称,范围是只限制在五常地区种植出来的稻米,其包括:正宗五常稻花香大米;五常长粒香大米;普通五常稻米。五常地区深深的黑土地,加上独特的气候,138天的超长生长期,使得稻花香米粒均匀,色泽光亮,醇厚绵长,芳香四溢,被称为“贡米。
五常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属于中温带大陆气候,无霜期140天,平均年降水量608毫米,年日照2629小时。溪浪河、拉林河、牤牛河贯穿全境,水系纵横。充沛的日照,天然河水灌溉,加上种植的成熟期长的优质晚熟品种的水稻,使五常大米与众不同的特点。
五常市是典型农业大县(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全国粮食生产十大先进县之一,是全国水稻五强县之一,水稻面积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占哈尔滨市的四分之一,五常市因盛产大米而名闻天下,被誉为张广才岭下的“水稻王国。五常大米的品质可谓上乘,米粒均匀,色泽光亮,醇厚绵长,芳香四溢。这甘美的口味缘于五常山泉浇灌,盆地沃土和优良的品种及先进的栽培技术。
据其介绍,黑龙江五常目前种植稻谷210.7万亩,稻谷每年产量大概在100多万吨左右,加工成大米大概在65万吨,这个产量并不高,平均到全国一个人不到一斤。市面上标称的五常大米,其中九成左右是假冒的。还有很多是用五常大米和其他品种大米按照一定比例掺杂的。
五常大米的品种分类
五常大米不是专指“五常稻花香大米也不是专指“五常长粒香大米或普通稻米,更不等于所有叫“五常大米的全都好吃。也许在外地的消费者印象中在五常地区种出来的“五常大米都是一样的最好吃,这是一个错误,五常本地种的大米也是鱼龙混杂,品种很多也很乱。当前内香型最好吃的就是正宗原生态五常稻花香大米,而原生态五常稻花香大米中的二号最好吃;正宗原生态五常长粒香大米中93-8(原五优稻一号)非常好吃与五常639很好吃。
而其它外地种植的品种长粒超产4、长粒425、伍稻A、伍优稻C、假香101、假长粒122、假长粒9798等口感都次之,但都比南方的各种米好吃,因此五常地区不适应原生态稻花香与原生态长粒香生长的'地块有的农民也在种植这些品种,种植面积达到五常水田面积的60%以上。以上提到的一些水稻品种如今都被米业与粮商用来掺杂假冒正宗原生态五常稻花香大米与五常长粒香大米了。
如果用“最好吃、非常好吃、很好吃、好吃、一般、普通、太普通、不好吃指数来划分大米口感好与次的话,那原生态五常稻花香大米二号的指数就是“最好吃;原生态五常长粒香93-8(原五优稻一号)“非常好吃;原生态五常639是“很好吃;而其它外地的品种(五常不适应稻花香种植的地块也在种植)长粒超产4、长粒425、伍稻A(又称香稻)、伍优稻C、假香101、假长粒122、假长粒9798等口感是“好吃与一般。
五常大米的功效
大米中各种营养素含量虽不是很高,但因人们食用量大,故其也具有很高营养功效,是补充营养素的基础食物。米粥具有补脾、和胃、清肺功效。米汤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性味甘平,有益于婴儿的发育和健康,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对脂肪的吸收有促进作用,亦能促使奶粉中的酪蛋白形成疏松而又柔软的小凝块,使之容易消化吸收,因此用米汤冲奶粉或给婴儿作辅助饮食都是比较理想的。
中医认为大米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认为多食能令“强身好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