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手工制作方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23:30:53
字号:

1、鲜叶的采摘。用于做高档名优茶的鲜叶要求采摘清明前的嫩芽为主,采摘时注意“三不采”,即不采雨水叶、红紫叶、虫伤叶。

茶叶的手工制作方法

2、摊青。新茶采摘回来后,需将其摊开放在篾晒垫上,中途均匀翻动3到4次。 杀青。

3、摊青之后就是杀青,这是关键一环。绿茶的形状、香味,都与杀青紧密相关。具体操作是将茶叶倒进锅内,随即用双手翻炒,使茶叶均匀受热,水分快速蒸发。手工操作时要求适温、适度、适量,温度适当先高后低,切忌温度过高或过低。如原料以嫩芽为主,锅温温度控制在110℃-120℃,每锅投叶量300-400克。 

4、散热、揉捻。茶叶出锅后,放在篾盘上,及时清风散热。同时,用双手在篾盘上反复揉捻,使叶细胞组织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内含物质渗出,为成品茶香味发挥打下基础。

5、干燥、造形。手工传统绿茶制作一般没有单独的造形工序,而是把造形与干燥结合起来,其关键是随着茶叶含水量的下降,根据不同的外形要求在锅中把握好火候,采用不同的手式,掌握力度,在逐步干燥中造形时又在逐步形成中干燥。这一过程费时费力最多,但极为重要,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

6、提毫。当茶叶达到八成干时,也就是手握茶叶有明显刺手感时,可以开始提毫,即灵活地运用双手,使芽条相互摩擦。过早提毫难以奏效,过迟会把白毫搓掉造成茶叶短碎。只要手势与力度掌握得恰到好处,经过3到5分钟,就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7、足火。其主要的目的是去除芽叶多余的水分,达到足干(含水量6%左右)以利于贮藏,同时去水塑造外形,在干燥过程中借热化学作用发展香气。先将木炭充分燃烧后,再将茶叶均放在焙笼上,翻动4到6次,直到茶叶充分干燥。

1、杀青

制作茶叶时,先进行杀青,将其放入锅中高温焖制,彻底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使得茶叶中的青草气散发一部分,从而提高茶香,也便于揉捻成形。

2、揉捻

茶叶杀青后,即可用手揉捻,通过外力作用,将叶片揉破,使其质量变轻,并且要用手将茶叶卷转成条,完成初步成形,为后期炒干成形打好基础。注意在揉茶时,需控制力度。

3、萎凋

揉搓好的茶叶,将其摊放在竹筛上,然后放在室内自然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叶片变软。六大茶类中除绿茶、黄茶、黑茶外,白茶、青茶、红茶都需要完成萎凋过程。

4、翻炒

萎凋完成的茶叶,即可入锅翻炒,先准备一口铁锅,将茶叶倒入,之后不断进行炒制,火温控制在100度左右,使茶叶受热均匀。炒好后的茶叶起锅,倒入竹筛中摊凉。

5、烘干

茶叶炒制完成后,最后一步为烘焙,即将茶叶放入烘焙机器中,使其中的水分含量下降到5%左右,让茶叶更加的干脆。或者也可以用炭火烘干,该方法烘焙的茶叶带有一股焦香、火香。?

以上就是茶叶手工制作的全过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52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