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河北省党政领导提出以张家口市庞家堡矿区的蔬菜工作为重点,解决该区的缺菜问题,努力创造发展新兴工矿区蔬菜生产的经验,借以推动全省新兴工矿区蔬菜生产的发展。张愚藉下放劳动之机会,带领蔬菜栽培教研室教师和部分学生深入该矿区,边参加生产劳动,边进行调查研究。
庞家堡矿区属龙烟钢铁公司,地势高,地形复杂,耕地海拔为805~1300米,地块零碎,土壤瘠薄,缺氮较严重。这里气候寒冷,无霜期仅120~160天。蔬菜种植面积小,种类少,产量低。在对矿区情况进行全面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张愚带领大家进行了仔细地分析研究,通过试验、示范,制定了各种蔬菜的栽培技术措施。他们依靠党委,与当地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开展技术培训,培养了一批技术力量,通过现场会、座谈等交流经验,推广栽培技术。他们推广了阳畦育苗,改善苗床环境,培育壮苗,适时定植,培育壮苗,延长了露地生长期,有效地解决了番茄不着色、茄子结果少和辣椒产量低的问题,同时开展了早熟甘蓝和冬瓜等蔬菜的栽培;大蒜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蒜薹450千克、蒜头6000千克,比1957年提高10倍,并且全部抽薹分瓣,结束了当地大蒜不分瓣的历史。在重新制定大白菜技术规程的基础上,加强田间管理,引种的12个品种中的早中熟品种玉田包尖、涿鹿白口不但能包心,单株产量也达到原栽培区的产量水平,为发展当地结球白菜生产做出了成绩。
1953年,张愚等从北京、保定、张家口大量引种,促进了矿区蔬菜多样化。矿区蔬菜达到45种,品种80个,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也明显提高。蔬菜供应量超过了当时中央要求每人每天0.5千克的指标。不论在数量或种类上都基本满足需要,做到了供应充分,职工满意。他们为矿区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也为新兴工矿区蔬菜生产发展提供了经验。
在海拔4900多米的西藏军区昆木加哨所,官兵们自己动手建起了一座?植物工厂?,寒冷冬日也吃上新鲜蔬菜。?植物工厂?采用清洁能源循环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能和光照,还配置微压氧舱。生菜、上海青、豌豆芽等多种蔬菜已经种出来啦~进一步丰富了高原哨所的?菜篮子?。?在陆军后勤部组织的新型?植物工厂?建设任务部署会上,首批试点单位、西藏军区某边防团保障处处长尤晓磊,分享了高海拔低温地区蔬菜栽培经验。这是陆军后勤部促进陆军边海防部队农副业生产的一项务实举措。
陆军边海防部队大多地处生态脆弱、低温低湿、多风多雪等艰苦边远地区,陆军后勤部积极引进生物技术、光电技术、低碳技术等,进行无土洁净栽培,通过人工光源、调温调湿等控制系统,实时对蔬菜的温度、湿度、气流、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要素,进行自动监控调节,确保在极端天气时蔬菜供应不间断。
据悉,陆军后勤部将在借鉴先期经验的基础上,陆续在新疆军区、西藏军区新增7个?高原高寒、条件艰苦、缺氧缺水、交通不便?试点单位,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增加蔬菜种类,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和地方企业的合作力度,精确测算试点建设单位保障需求,深入研究论证建设规模、建设标准问题,预先评估建设成本,合理分配建设经费。
陆军后勤部采购供应局领导告诉记者,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他们将在?优化生产资料降低设备成本、提升操作智能化减少人力数量、稳定集装箱温度促进蔬菜增产?等方面进行重点攻关,为下一步全面推开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