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蔬菜品种。首先种苗和种子不是转基因而来的,不能采用禁用的物质对其进行处理;其次,有机蔬菜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首选已经获得认证的有机蔬菜品种或者种苗,禁止使用未经认证的种苗或者经过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只留种子和种苗;最后,应该选择适应本地区生长,抗病性能优异,抗逆性较强的蔬菜品种。
2、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周围不能存在大气污染源,环境空气也应该符合相应的标准;其次,生产基地应该选择那些整块种植的地块,中间不能夹杂其它农作物和农业生产模式,在有机蔬菜生产区域和一般农业生产地区应该进行有效的隔离。
3、栽培管理。有机蔬菜栽培管理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栽培管理可通过培育优质的有机蔬菜种苗,实施嫁接技术,起垄栽培,田间覆盖地膜以及确定合适的种植密度,做好植株控制工作,保证蔬菜能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另外还要采用合理的轮作技术,在前茬蔬菜收获后对种植基地进行有效的清理,为蔬菜生长创建合理生长环境,从而达到高产目的。
4、施肥。在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可以使用肥料包括以下几种,首先按照有机蔬菜生产标准的要求,经过高温发酵和无害化处理之后完全腐熟的农家肥,如堆肥、积肥、沼渣、沼液、秸秆作物、泥肥、塘肥和饼肥等;其次是矿物质肥,主要包含了钾矿肥、磷矿肥和氯化钙等天然存在的物质;再次是生物菌肥,主要包含了腐殖酸类肥料、根瘤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此外还包括了绿肥,草木犀、紫云英和紫花苜蓿的等;最后,叶面使用的肥料主要有腐植酸肥、微生物菌肥以及其它生物叶面专用肥料,注意在有机蔬菜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化学肥料,限制使用人畜尿。
5、病虫害防治。对于农作物来说,病虫害防治是永恒的话题,也是无公害蔬菜的重点和难点,在防治过程中,要禁止使用化学农药,采用综合的防治措施进防治,并严格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用科学合理的轮作技术,综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无公害蔬菜跟有机蔬菜的区别在哪?
无公害蔬菜与有机蔬菜有什么区别
有机蔬菜,简单可以说是完全无污染的蔬菜。
无公害相比有机蔬菜的话,差一点,可能使用的是无化学添加的化肥之类的
有机蔬菜和无公害蔬菜有什么区别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蔬菜是绿色蔬菜。
“绿色食品”是指经专门机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由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通常都冠之以"绿色",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定名为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
(2)农作物种植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
(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
(二)有机蔬菜
有机蔬菜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这是蔬菜生产追求的也是人们期望的最高目标。
(三)无公害蔬菜
无公害蔬菜是指没有受到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即商品蔬菜中不含有某些规定不准含有的有毒物质,而对有些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则要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以保证人们的食用安全。
无公害果蔬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农药残留量不超标:无公害果蔬中不含有禁用的高毒农药,其他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允许标准。
(2)硝酸盐含量不超标:食用果蔬中硝酸盐含量不超过允许标准,一般控制在432ppm以下。
(3)“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等有害物质含量不超标:无公害果蔬必须避免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商品菜中的“三废”和废原生物等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 国家禁用的高毒农**种有: 甲胺磷,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内吸磷(1059)、久效磷、甲拌磷(3911)、磷胺、氧化乐果、甲基异柳 磷、治螟磷、水胺硫磷、杀扑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涕灭威、克百威、林丹等剧毒、高毒农药以及六六六、滴滴涕等高残留农药。
有机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的区别通俗讲就是有机蔬菜绝对不能使用农药,无公害蔬菜允许使用农药。
有机蔬菜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标准生产出来的,经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允许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蔬菜。种植有机蔬菜利润少投入大,国内生产者大多选择放弃,而不是规模化经营。
无公害蔬菜 ,是指蔬菜屮不含有害物质和有害生物,或其含量控制在国家和国际有关组织规定的 *** 之内。归纳起来,无公害蔬菜要达到优质卫生。优质是指品味好,外观美,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高,符合商品营养要求;卫生是要确保农药残留量、硝酸盐含量及“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标。因此,在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对蔬菜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做到既能控制蔬菜病虫害的为害,又要使蔬菜中农药残留量符合卫生标准。因此,必须积极推广生物农药,应用抗病品种,重视农业防治措施,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提高蔬菜肥料施用技术,既保证蔬菜的优质高产,又使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做到有机肥充足,粪肥一定要经过处理腐熟后施,氮、磷、钾合理配合使用,积极推广符合标准的生物有机复合肥或配方施肥。
有机蔬菜与无公害蔬菜相同地方有: 两者的生产基地(即环境)都没有遭到破坏,水(灌溉水)、 土(土壤)、气(空气)没有受到污染。其次是两者的产后(包括采收后的洗涤、整理、包装、加工、运输、贮藏、销 售等环节)没有受到二次污染。参考意见扬州驰翱马有机蔬菜
不同的地方是: 有机蔬菜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同时还必须经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审查,允许使用有机肥料,主要用于基肥。不用化学农药,而用防虫网或生物农药及其他非化学手段纺治病虫害。而无公害蔬菜是不用或少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其产品的残留量经测定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的称绿色无公害蔬菜。
有机蔬菜和绿色无公害的蔬菜,有什么区别朋友你好,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与绿色蔬菜的区别:
1.无公害蔬菜是按照相应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的、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蔬菜。严格来讲,无公害是蔬菜的一种基本要求,普通蔬菜都应达到这一要求。
2.绿色蔬菜是我国农业部门推广的认证蔬菜,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蔬菜生产中允许 *** 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蔬菜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从本质上讲,绿色蔬菜是从普通蔬菜向有机蔬菜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产品。
3.有机蔬菜是指以有机方式生产加工的、符合有关标准并通过专门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希望答案对你有所帮助。
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自然生长的蔬菜他们有什么区别。有机蔬菜:是指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等生长调节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生产出来的蔬菜。
绿色蔬菜:是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 *** 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蔬菜。
无公害蔬菜:是指按照相应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的、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蔬菜。无公害蔬菜中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化肥残留、亚硝酸盐等)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人们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
有机蔬菜与绿色蔬菜和无公害蔬菜最主要的区别是种植有机蔬菜完全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比如激素等)、转基因技术,产地要求远离工业区、城市生活区、交通主干道,生产过程完全遵守有机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有机蔬菜是目前可以吃的蔬菜中最安全的蔬菜。在国外只有普通蔬菜和有机蔬菜之分,绿色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的称呼只在国内使用,是我国向有机蔬菜过度的两个阶段。
价格:有机蔬菜最贵、其次是绿色蔬菜、然后就是无公害蔬菜,一般有机蔬菜是普通蔬菜的3-5以上。
什么是有机蔬菜它与绿色无公害蔬菜,普通蔬菜有什么区这些词条互动百科都有,但我认为关于无公害蔬菜和有机蔬菜的诠释并不是区别在于有机蔬菜是“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蔬菜这种未经过加工的也可以是有机蔬菜。
他们的区别在于:
无公害蔬菜
一般的蔬菜都可以达到无公害蔬菜的标准,国家定下相关的法律。
绿色蔬菜
一般来说不使用农药之类的化学品,但在适当的情况下允许少量使用。符合国家定下的对绿色食品的标准。对生态和持续发展有好处。(至于具体规定多少化学品之内,我倒是不知道)
有机蔬菜
这个规定的最严格,要完全没有农药之类的污染。对生态可持续发展有好处。中国具体什么样的才能算做没有任何污染(比如说土地啊,闹虫了怎么办啊)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举例来说,我知道加拿大对于有机蔬菜的要求之一就是土地要三年什么都没有种而且远离污染,各种农作物要轮流种,保证土地肥沃,不施化肥,用传统的肥料。
有机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的区别的那里?无公害蔬菜又称绿色蔬菜, 现在有不少人把两者混淆起来,其实有机蔬菜与无公害蔬菜都是洁净蔬菜,但它们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相同的地方。 仙侬园产 品保-证有机无公害!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提升,经济实力的发展,居民对蔬菜需求的质量同样水涨船高。受此影响,蔬菜无公害栽种技术大力推广。下面就来说说无公害的蔬菜的栽培技术。
一、有机种植蔬菜与无公害种植蔬菜的区别
有机农产品是纯天然、无污染、安全营养的食品,也可称为“生态食品”。它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态环境质量,生产过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规范,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质量允许范围内,安全质量指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食品)标准》的农、牧、渔产品(食用类,不包括深加工的食品)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产品。
二、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
1.选择生产基地
生产基地的选择,是大棚种植的第一步。最佳的栽种基地,务必是无污染的,环境适宜的,不受污染的,能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基本要求。选择的栽种地,光照要好,灌溉便利,远离土地污染区,远离垃圾堆放地,与人口聚集地要有一定距离。此外,种植土壤的选取,同样很重要和关键。准备栽种前,最好对土壤化验,确保富含一定营养,有一定抗病虫害能力。条件允许的,可连续试种3年,之后,大规模种植。
2.种子处理与选择
栽种用的种子,要求:丰产性好、抗病能力强、耐高温。而且,耐严寒、耐储运。选好的种子,早期需技术处理。浸种,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半小时。捞出清水洗净,放置温水55℃浸泡,10min后捞出。经浸泡的种子,用低毒农药包衣,用于防地下虫害效果更好些。
3.优化蔬菜群体结构
大棚种植蔬菜,不同于露天种植。播种时间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蔬菜特点、气温变化。后期,注意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结合套种和间作的模式,减少田间积水分情况的出现。此外,根据棚内面积大小,合理配置套种植株。
4.大棚内环境的管理技术
4.1 温度调控
苗期要预防高温烧苗和冻害死苗, 作物定植后应保持较高的温度, 有利于快速缓苗。结果期, 要通过揭膜盖膜来提高昼夜温差。秋延蔬菜后期可采用大棚+小拱棚+草毡覆盖和堆放发酵秸秆等手段保温防寒, 以延长蔬菜上市时间。
4.2 湿度的调控
根据不同蔬菜、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进行合理灌溉。苗期要以土壤湿度偏大为宜, 开花坐果前期要有充足的肥水, 盛果期需给予充足的水分。作物的整个生长期切忌过干或过湿。改变灌溉方式, 如采用膜下滴溉, 避免增加保护栽培小环境的湿度。
4.3 大棚肥料
大棚内用肥以有机质栏肥为主, 增施三元复合肥及钙镁磷肥。有机质需种前10~20d施入, 结合磷肥保湿闭棚发酵, 保证栏肥腐熟, 土壤得到有效消毒杀菌、杀虫。一般情况下, 每667m大棚蔬菜生长需要营养很重要, 但要控制氮肥用量, 特别是夏秋氮肥用量, 以防肥害。
4.4 大棚用水管理
大棚气温高, 土壤水分蒸发较快, 种植挂果蔬菜提倡使用地膜覆盖, 埋设滴管, 节水灌溉可以防止高湿病害, 同时满足作物需水。特别要注意灌水方法和时间, 沙壤土不易慢灌。
4.5 控制好大棚内的温湿度
蔬菜生产适宜气温一般白天25~30℃, 夜温10~20℃, 相对湿度70% (喜温作物西瓜、甜瓜白天32~35℃) 。土温在4~5℃时蔬菜生产受抑制, 所以, 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来调节温度, 要根据不同品种来控制大棚内温湿度。
5.病虫害综合防治
针对各类蔬菜不同生育期的常发病害提前打药预防是关键, 及时通风、换气、排湿增加CO2浓度, 降低病害发生条件, 提高蔬菜抗性减少生理性障碍对蔬菜的影响, 是防治病虫害的重点。
5.1 物理防治:
(1) 设施防护。夏季覆盖塑料薄膜、防虫网和遮阳网, 进行避雨、遮阳、防虫栽培, 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遮阳网可以在温室和大、中、小棚上应用, 也可搭平棚覆盖。防虫网除了具有一般遮阳网的作用外, 还可很好地阻止害虫迁入棚室, 起到防虫、防病的效果。 (2) 诱杀与驱避。一是灯光诱杀。如利用黑光灯可以诱杀300多种害虫, 而且被诱杀的大多是害虫的成虫, 对降低害虫密度有很好的效果。频振杀虫灯, 具有选择杀虫性, 既可诱杀害虫, 又能保护天敌, 应大力推广。二是潜所诱杀。有些害虫有选择特定条件潜伏的习性。人们可以利用这一习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诱杀。三是食饵诱杀或毒杀。用害虫特别喜欢食用的材料做成诱饵, 引其集中取食而消灭之。如用炒过的麦麸拌农药诱杀蝼蛄蟋蟀等。四是色板诱杀。在棚室内放置一些涂上黏液或蜜液的黄板诱蚜, 使蚜虫、粉虱类害虫粘到黄板上。
5.2 生物防治:
掌握生物种群动态发展规律, 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制效应。如利用赤眼蜂、七星瓢虫等益虫防治害虫。使用生物农药, 以菌制菌, 防治害虫。如利用农抗120防治蔬菜枯萎病, 浏阳霉素防治蔬菜叶螨、蚜虫等。合理利用生长调节剂来增强作物自身抵抗力,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3 合理用药:
病虫害的发生与温、湿、气和光密切相关。因此, 要保护好大棚内的小气候。施药过程中不能随意加大或减小用药量, 掌握正确的施药方法, 严格遵守不同农药的安全期。尽量减少用药次数, 注意交替使用农药。改进施药方法, 如药液喷施改为喷雾, 地面施药改为土壤处理, 阴雨天利用熏蒸等施药方法, 可避免增加棚内的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