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廉江市营仔镇政通大道89号盈福苑103号商铺。
廉江市营仔镇一茶一点位于湛江市廉江市营仔镇政通大道89号盈福苑103号商铺。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 00:00-24:00。
廉江市一茶好点茶餐厅成立于2017年09月15日,投资人:何高赞。
廉江石角镇一共有多少村?都叫什么村?
廉江旅游景点介绍
想要去廉江旅游的小伙伴怎能不了解廉江旅游景点?以下是廉江旅游景点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鹤地银湖旅游风景区
鹤地银湖是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广东省第二人水库,由其引发修建的雷州青年运河闻名全国。水库面积140多平方公里,汇水面积达1440平方公里,号称“人造海”。极目远眺,天水茫茫,美称“鹤湖烟雨”。其两岸青山似黛,湖水如蓝。几十座形状各异的小山有如几十颗仙女散落湖中的明珠,把鹤湖点缀得更加徇丽多彩。库坝是全国闻名的土坝水利工程,工程结构独特,宏伟壮观。不少伟人来到这里,留下不朽的墨迹,有***亲笔题写的“雷州青年运河:真迹、董必武的题诗、文学巨匠郭沫若挥毫题写“青年亭”的匾,此外还有陈毅元帅夫妇亲手种植的云杉一元帅柏。
二、谢鞋山旅游风景区
谢鞋山野生荔枝林旅游风景区坐落于石城镇谢鞋村,距市区仅5公里,其因明朝永乐翰林编修杨钦感恩圣上赐一双鞋而得名。该山主峰108米,面积1500多亩,现有原始野生荔枝林500多亩,山内树林茂盛,素有“天然氧吧”美称。山上有蕨类、裸子和被子三人植物400余种,是中国内陆现存唯一可考证的连片野生荔枝群落。翰林石椅、棋盘石亭、仙女石、铁拐李脚印石、九龙塘、观音寺、藤石大王庙、杨钦书屋、文秀塔、谢鞋山泉等景观别致,杨钦进士的传奇故事和许多民间传说引人入胜。该景区目前建起了门楼、游客中心、演出广场、九层文秀塔、美食广场、购物中心、大型综合性四合院、农家文化馆、登山曲径、皇帝贡园、贵妃贡园、停车场、公共卫生间等基础设施,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已吸引众多游客到此游览、观光、娱乐和消遣保健。
三、高桥红树林旅游风景区
位于廉江高桥镇,地处广东与广西交界的北部湾英罗港上,东距廉江市区60公里,南距湛江市区80公里,西距广西北海市75公里,区位独特,交通便利。
高桥红树林生态旅游区是全国大陆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面积达到3.7万亩,是粤西地区著名的“海上森林乐园”、“海洋天然湿地乐园”。区内的红树林是我国大陆海岸线的典型代表,林相好,结构独特,有的树龄高达数百年。野生红树有木榄、秋茄、红海榄、桐花树、白骨壤、海桑、榄李、老鼠勒、白蕨、节槿、杨叶肖槿、水黄皮、海芒果等26种,引进的外国红树有无瓣辛海崐桑、木果楝、海莲、正红树等5种,还有其他罕见高等植物19种,浮游植物97种,底栖硅藻159种,鱼类85种,贝类91种,虾、蟹62种,浮游动物27种,林中鸟类有老鹰、天鹅、白鹭、乌鸦、红嘴鸥、海鸥、海燕、官翠、白鹤、了歌、斑鸠、鹧鸪、水鸡、水鸭、毛鸡等170种数十万只。
四、杨桃沟生态旅游区
杨桃沟位于廉江市河唇镇东部,总面积1 2平方公里,有水果11 000多亩,主要品种有红杨桃、黄皮、番石榴、荔枝、龙眼、红橙、芒果、木菠萝、木小瓜、杨梅、香蕉、果蔗等,其中红杨桃8000多亩。杨桃沟生态环境良好,所产的水果晶质优良,其中红杨桃通过了国家绿色食晶A级认证。目前,杨桃沟已建起了“百果之乡一一杨桃沟”牌楼、综合服务楼、观光亭、品果亭、农家乐园等基础设施;从县城廉江到杨桃沟仅10公里,杨桃一沟里的农家乐能为游客提供更方便的游览、娱乐、饮食和住宿,其杨桃鸭、果园鸡、水库鱼头汤、全猪宴、烤羊、山珍和农家菜都别有一番风味。
五、佛香山观音寺旅游风景区
观音寺位于廉江市市区塘山岭(佛香山)风景名胜旅游区。据廉江市《石城县志》记载,观音寺始建于清朝光绪九年(公元1884年),历经沧桑,几经兴废。2006年经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批准重建,根据规划设计,观音寺的群体建筑主要有大型仿唐牌坊、太子广场、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伽蓝殿、藏经楼、钟鼓楼、五座宝塔、生态公园、博物馆、图书馆、医院、停车场等,整体建筑全部为仿唐古建筑群,集东方文化、佛教文化教育、创意、养生、旅游、度假、休闲中西文化风格合璧于一体。首期工程占地1 25 1亩,大雄宝殿、三圣殿等投资约2亿元人民币,预计总投资达50亿元人民币。其整体工程完成以后,将成为粤西地区大型旅游经济文化产业园,成为粤西地区旅游强项和一大亮点。
六、红湖农场生态旅游区
广东省红湖农场,地处廉江市河唇镇,距廉江市区21公里,是1958年修筑水库时为就地安置库区移民而兴办的国有农场。
红湖农场位于风景优美的鹤地水库风景区东西两岸,四面被鹤地水库的湖水包围,成为岛屿,农场有土地面积4.55万亩,总人口1.76万人,下辖8个管理区、34个生产队。
建场以来,农场利用地处鹤地水库库区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及得天独厚的水果生产和水产养殖环境,大力发展以龙眼、荔枝、番石榴为主的水果种植业,以罗非鱼为主的水产养殖业,以赏绿、品果、垂钓为特色的生态旅游业,倾力把农场打造为水果生产基地、水产养殖基地、观光休闲旅游基地。全场现有荔枝4743亩,龙眼6010亩,红杨桃、番石榴、香蕉、黄皮、木菠萝等杂果4686亩,鱼塘4000多亩。
2001年农场被广东省环境保护局评为“广东省生态示范场”。
七、塘山岭森林公园
塘山岭,又称谢建嶂,横亘在廉城北部,绵延数公里,气势雄伟,主峰海拔190多米,像一条绿色的巨龙护卫着廉江城。
塘山岭森林公园山顶矗立着118米高的广播电视发射塔,发射半径120公里,覆盖湛江、茂名、广西玉林、合浦及海南省海口地区,称为粤西第一塔;山脚周围有大小山塘、水库10多个,恰似镶嵌在姑娘绿色裙边的'明珠;南麓有一口远近闻名的古井,叫仙人井。《石城县志》载:“仙人并在谢建嶂之南,壁深约3尺,阔过之,井口略圆,底多碎石,中有石块凸起如凳。水由上注而下泻,搅之不浊,以之烹茶味特佳”。在山脚边已建设好7公路长6米宽的绕山硬底化绿道,与此连成一体的城北公园正在建设中,预计在2016年建成开放。每天早晨和傍晚,不少市民到此散步健身、休闲娱乐。
观音寺始建于清朝光绪九年(公元1884年),历经沧桑,几经兴废。2006年经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批准重建,根据规划设计,观音寺的群体建筑主要有大型仿唐牌坊、太子广场、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伽蓝殿、藏经楼、钟鼓楼、五座宝塔、生态公园、博物馆、图书馆、医院、停车场等,整体建筑全部为仿唐古建筑群,集东方文化、佛教文化教育、创意、养生、旅游、度假、休闲中西文化风格合璧于一体。首期工程占地1251亩,大雄宝殿、三圣殿等投资约2亿元人民币,预计总投资达50亿元人民币。其整体工程完成以后,将成为粤西地区大型旅游经济文化产业园,成为粤西地区旅游强项和一大亮点。
八、塘蓬仙人双峰嶂旅游区
双峰嶂旅游区位于廉江市西面,距廉城50公里,海拔382米,是湛江第一高峰。
双峰嶂分东西两峰,东邻海拔367米的仙人嶂,西靠婆髻嶂,峰脚西面为鹿鸣吭水库,东面为鸭姆河。登峰远眺,可见东面的鹤地水库与天一色,西面的长青水库绿水青山;南面的雷州半岛,百里原野,郁郁葱葱;北面广西的六万群山,莽莽苍苍。双峰嶂山势雄伟,奇岗怪石漫山遍野,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半山腰,长8米,宽10米的照镜石。
双峰嶂因为群山连绵,森林蔽日,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刘田夫曾在此驻军,留下了许多故事和传说。
九、廉江市博物馆
廉江市博物馆1985年成立,是一所国有综合性博物馆,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有3300平方米的展览厅、452平方米的文物库房,馆藏文物有:出土的犀牛、龟等古生物化石,出土的石斧、石锛等新石器时代石器,出土的汉和唐代铜鼓,各时期陶瓷器,近现代民俗文物,颇具粤西特色。基本展览有:陶瓷陈列、革命文物陈列、党史陈列、民俗陈列(清朝民国家具、清朝木雕、近现代文物),每年举办各类临时展览10期次以上,在2013年红橙节,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与廉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廉江红橙奖”全国书法作品展览在本馆隆重举行,展期内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达十万人次,所有展览一律免费开放。
自战国以来,广东和广西地区的古越族,就已广泛地使用铜鼓,廉江古属百越族聚居之地。在石城、营仔、车板、塘蓬、长山等乡镇已出土铜鼓11面,主要类型属北流型,博物馆现藏4面铜鼓。汉云雷纹六蛙四耳大铜鼓是1982年8月21日,在廉江石城镇出土。这个大型铜鼓,鼓重175公斤。鼓面宽121厘米,高70厘米。鼓的体形巨大,造型精美,花纹繁缛,在同类型的铜鼓中较为罕见,是目前出土的十大铜鼓之一,是廉江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十、茗上茗茶文化休闲旅游区
广东茗上茗茶文化休闲旅游区位于廉江市良垌镇后塘村,是湛江市第一家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区,占地总面积2000亩,按国家AAAA级景区规划,分两期建设。现已建成第一期工程(茶家乐)。
旅游区距离湛江市区35公里,距离廉江市区30公里,距离遂溪县城仅13公里,景区交通方便,207国道距景区5公里,柏油路直通景区。景区茶山丘陵起伏,茶园四季常青,生机勃勃,池塘碧波荡漾,果园四季飘香,是一个休闲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茗上茗茶家乐占地总面积900亩,其中生态有机茶园600亩,果园200亩,旅游配套设施100亩。开设的旅游项目有:生态茶园观光、自助摘茶、自助手工炒制绿茶、观看茶艺表演、品茶、保健茶膳餐饮、茶家客栈住宿、钓鱼、烧烤、特产购物等,是城市人体验茶文化的绝佳去处。
;
石角镇下辖19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居民区设居民委员会)、1个林果场和1个农业示范场,共184个自然村。
1、山腰村委会,驻地山腰村。现有自然村14条,862户4892人,劳动力2026人,汉族;姓氏有刘付、唐、陈、胡四姓,主要姓氏刘付;语言为话,耕地2091亩,山地8811亩。主种水稻、花生、蔬菜、蚕桑,属农业高产区。盛产荔枝。工副业有木材加工、运输等。所辖自然村有老虎垌、山角、伏塘、田寮、上村坡、马路岭、大塘排、大人塘、下村、山塘尾、山腰、长垌、玉石咀、竹山等14个村。
2、田头村委会,驻地坑尾头村。现有自然村9个419户,2524人,劳动力1086人;汉族;姓氏有刘付、刘、胡3姓,主要姓氏为刘付;语言为话;耕地1111亩,山地4647亩。主种水稻、玉米、蔬菜、蚕桑,属农业高产区。盛产荔枝。工副业有木材加工、农村运输等。所辖自然村有何八塘、棉地、城角头、林坡、何木根、新安坡、坑尾头、田头、乌塘等9个村
3、榕树村委会,驻地垌福下村。现有自然村14个,806户、4284人,劳动力1780人;汉族;姓氏有刘付、冯、唐、刘、宋5姓,主要姓氏刘付;语言为话;耕地1616亩,山地4655亩。主种水稻、玉米、蔬菜、蚕桑,属农业高产区,盛产荔枝。工副业有木材加工、粮油加工、铝合金加工、酿酒、运输等,有一条长达二百余米中心街,两边林立四十余家商铺。所辖自然村有新开田、高段子、大田、赤子口、丰田垠、元子径、下坡、温存角、苏茅垌、丰旺垌、垌福下、油麻坡、元垌子等14个村
4、丰满村委会,驻地竹园村。现有自然村21个,1203户6237人,劳动力3370人;汉族;姓氏有冯、黄、罗、莫、梁、张、刘付、刘8姓。主要姓氏冯、黄、罗3姓;语言为话;耕地3279亩,山地8643亩。主种水稻、蔬菜,属农业高产区。盛产荔枝。工副业有木材加工、烧砖瓦、酿酒、运输等。所辖自然村有鸡子社、和平岭、大岭垠、排口尾、秧地咀、羊头窝、而村、老吕塘、长江岭、丰垌、上垌、肖屋、石子垠、马子塘、大平、竹园、良岸、甘坡、丰树墩、樟木垠,塘背等21个村
5、木马村委会,驻地木马村二队。现有自然村1个,分成6个小组,220户、1105人,劳动力579人;汉族;姓氏有罗姓;语言为话;耕地330亩,山地2868亩。主种水稻、水果,盛产荔枝、龙眼,是国家A级绿色食品蜜糖荔原产地。工副业有酿酒、运输等
6、油房村委会,驻地榄子田村。现有自然村13个,411户1918人,劳动力938人;汉族;姓氏有邓、黄、李3姓,主要姓氏为邓姓;语言为话;耕地892亩,山地2825亩。主种水稻、蔬菜、水果、林木,盛产荔枝、龙眼、西瓜、甜玉米、速生桉。工副业有酿酒、运输等。所辖自然村有岭子头、塘尾、大窝坦、大岭、塘背岭、榄子田、荔枝园、岭顶、里麻塘、坝下、双巴石、彭村、江吉岭等13个村
7、蕉坡村委会,驻地丰窝村。现有自然村7个542户、2209人,劳动力1052人;汉族;姓氏有黄、钟、李、邓、赖等5姓,主要姓氏为黄、钟2姓;语言为话;耕地700亩,山地6770亩。主种水稻、蔬菜、水果,盛产荔枝、茶叶、速生桉。工副业有木材加工、茶叶加工、运输等,所辖自然村有苏茅墩、蕉坡、茶岭、高浪、丰窝、大路下、仁里等7个村
8、石东村委会,驻地排子岭村。现有自然村9条432户、1850人,劳动力902人;汉族,有姓氏刘付、钟、罗、高、叶、麦、黄、卢刘等9姓,主要姓氏刘付;语言为话。耕地总面积933亩,山地5196亩。主种水稻、玉米、蔬菜、水果、速生桉,盛产荔枝。工副业有木材加工、运输、酿酒等。所辖自然村有俄尾垌、潭活、潭活坝、樟木桥、坡顶、樟山窝、排子岭、中间车、相古坑等9个村
9、横新村委会,驻地华角村。现有自然村5条383户、1867人,劳动力935人;汉族;有姓氏钟、叶、李3姓,主要姓氏为钟姓,语言为话。耕地总面积818亩,山地2969亩。主种水稻、玉米、蔬菜,盛产龙眼。工副业有运输等。所辖自然村有华角、山角、上坝、扬屋、担伞塘等5个村
10、横石村委会,驻地文河村。现有自然村9条533户、2581人,劳动力1205人;汉族;单姓钟,语言为话。耕地总面积835亩,山地4470亩。主种水稻、蔬菜、速生桉,盛产荔枝。工副业有木材加工、运输、石料加工等。所辖自然村有担伞塘村、田背、里丰、捡钱岭、铺子下、元岭排、坡禾地、文河、塘背山等9个村
11、曲江村委会,驻地曲江村。现有自然村7条222户、938人,劳动力473人,汉族,姓氏有李、钟、陈3姓,主要姓氏李姓,语言为话。耕地总面积511亩,山地1772亩。主种水稻、速生桉、水果,盛产荔枝。工副业有运输等。所辖自然村有子岭、水圳、曲江、草塘坳、大窝口、旺岭颈、山咀等7个村
12、文峰村委会,驻地坳下村。现有自然村7条461户1935人,劳动力872人,汉族,姓氏有李、钟、陈、罗、黄5姓,主要姓氏李姓;语言为话。耕地总面积1114亩,山地2001亩。主种水稻,盛产荔枝。工副业有酿酒、运输等。所辖自然村有黄树塘、火烧涌、坳下、叶下、知背、白坟脚、坳背等7个村
13、大旺垌村委会,驻地优甘岭村。现有自然村7条368户1728人,劳动力878人,汉族,姓氏有黄、廖、李、钟、曾、陈、罗等7姓,主要姓氏黄、廖、李3姓;语言为话。耕地总面积590亩,山地2726亩。主种水稻,盛产荔枝。工副业有木材加工、运输等。所辖自然村有上村、井子坝、平和垌、优甘岭、榕树江、大平、陆子塘等7个村
14、山合村委会,驻地山合村。现有自然村8条606户3065人,劳动力1439人,汉族,姓氏有何、刘、叶、李、罗等5姓,主要姓氏何姓;语言为话。耕地总面积1225亩,山地5912亩。主种水稻、玉米、速生桉、水果,盛产荔枝。工副业有石料加工、运输等。所辖自然村有陆轴、排仔、沙罗涌、山合、学斗、吊天竹、落业涌、上村等8个村
15、环下村委会,驻地新屋村。现有自然村9条701户3245人,劳动力1633人,汉族,姓氏有涂、陈、钟等3姓,主要姓氏涂姓;语言为话。耕地面积1048亩,山地5423亩。主种水稻、蔬菜、速生桉,盛产荔枝。工副业有运输等。所辖自然村有石岩下、北京塘、车头涌、新屋、而古、榄树下、环下、甘塘背、陆仔塘等9个村
16、丹斗村委会,驻地丹斗村。现有自然村8条719户3249人,劳动力1536人,汉族,姓氏有涂、邓、陈、黄、罗、李、廖、曹、彭等9姓,主要姓氏为涂姓;语言为话。耕地总面积838亩,山地6503亩。主种水稻、蔬菜、速生桉,盛产荔枝、西瓜。工副业有木材加工、酿酒、运输等。所辖自然村有潘罗、潘罗坡、佛子岭、狮子头、宝尧塘、斋社、坡仔、丹斗等8个村
17、竹寨村委会,驻地竹寨村。现有自然村10条648户3425人,劳动力1539人,汉族,姓氏有罗、黄、廖、李、邱、刘、张等7姓,主要姓氏罗姓;语言为话。耕地总面积784亩,山地4449亩。主种水稻、蔬菜、速生桉,盛产荔枝。工副业有石料加工、运输等。所辖自然村有温汤、竹寨、大埚口、湖背、大垌排、陆岸、下中坝、缸瓦厂、谷坝、下陂万等10个村
18、野鸭塘村委会,驻地野鸭塘村。现有自然村2条359户2028人,劳动力984人,汉族,姓氏有罗、黄等2姓,主要姓氏罗姓;语言为话。耕地总面积216亩,山地5811亩。主种水稻,盛产荔枝。工副业有石料加工、酿酒、运输等。所辖自然村有野鸭塘、南木水等8个村
19、三合村委会,驻地石涌村。现有自然村12条565户2902人,劳动力1424人,汉族,姓氏有罗、涂、巫、周、刘、刘付、邱、潘、郑、钟等10姓,主要姓氏罗姓;语言为话。耕地总面积895亩,山地4583亩。主种水稻、蔬菜、水果,盛产荔枝。工副业有石料加工、木材加工、运输等。所辖自然村有茅夹山、鸭母涌、鸭利塘、园山、略地、高垌、三甲仔、中间村、大坝、塘、力垌等12个村
20、石角居委会,驻地居民队。现有自然村10个1347户4778人,劳动力21782人,汉族,姓氏有宋、肖、李、钟、刘、黄等7姓,主要姓氏宋姓;语言为话。耕地总面积312亩,山地1745亩。主种水稻、甘蔗、水果,盛产荔枝。工副业有木材加工、粮油加工、铝金加工、酿酒、运输等。所辖自然村有新村、上村、园山、塘背岭、旺峰岭、白沙塘、稔子坝、潭佰营、居民队、石角队等10个村
21、洞滨林果场,驻地洞滨村。现有自然村1个63户301人,劳动力195人,汉族,单姓罗;语言为话。耕地面积124亩,山地1356亩。主种水稻、水果,盛产荔枝、龙眼。(22、农业示范场,驻地横窝村。现有自然村1个26户107人,劳动力62人,汉族,姓氏有黄、钟、刘付等3姓,主要姓氏为黄姓;语言为话。耕地面积25亩,山地1634亩。主种水稻、水果、茶叶,盛产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