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
《本草从新》
为桔梗科植物素花党参的干燥根。切片,生用。野生者以山西五台山质量最好,叫“台党参”。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功效与应用
1.补中益气,用于肺、脾气虚证。党参补中益气,常合黄芪、白术等同用,治中气不足之食少便溏,体虚倦怠等。其又能补肺气,可伍黄芪、五味子等同用,治肺气虚弱之咳嗽气促、语声低微等。
2.补气生津,用于气津两伤之气短口渴。可与麦冬、五味子等生津药同用。
3.益气生血,用于血虚或气血两虚之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常与当归、熟地等补血药同用。
此外,可与解表药或泻下药同用,治体虚外感或里实正虚之证,以扶正祛邪。
用法用量煎服,10~30g。
使用注意热证不宜单独服用。反藜芦。
现代研究党参主含多糖、皂苷、植物甾醇、生物碱、挥发油、黄酮等。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应激能力,抑制溃疡形成,保护胃粘膜,调节胃肠运动。能强心、抗心肌缺血、调节血压,明显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放疗和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尚能增进和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过程。
黄芪
《本经》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生用或蜜炙用。产于山西绵山者,称“绵黄芪”,为道地药材。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与应用
1.补气升阳,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及肺气虚证。黄芪为补气升阳要药,擅补脾、肺之气,又善升举阳气。合白术或人参,治脾胃气虚,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等。合当归补气生血,治气虚血亏,即当归补血汤。合附子补气助阳,治气虚阳衰,畏寒多汗;合人参、白术、升麻等同用,可治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脏器下垂,如补中益气汤。合人参、龙眼肉等,治气不摄血的便血、崩漏,如归脾汤。合人参、五味子等,又治肺气虚弱,短气喘咳。
2.益卫固表,用于表虚卫外不固之自汗,易感冒者。本品既补肺气,又益卫气,能固表止汗。治表虚自汗常配白术、防风同用,如玉屏风散。此外,亦可用于阴虚盗汗,但须与生地、黄柏等滋阴降火药同用,如当归六黄汤。
3.托毒生肌,用于气血不足之痈疽不溃或久溃不敛。常与当归、穿山甲等同用,治痈疽脓成不溃,如透脓散。与当归、人参、肉桂等同用,可生肌敛疮,治痈疽久溃不敛,如十全大补汤。
4.利水消肿,用于浮肿尿少。黄芪为补气利水要药,常用治气虚脾弱,脾失健运而致的水肿、脚气、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多配伍防己、白术等同用,如防己黄芪汤。现代以之配伍茯苓、白术等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久不消除者,有一定疗效。
此外,还可用于气虚血滞之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或半身不遂,以及气虚津亏的消渴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30~60g。补气升阳炙用,余皆生用。
使用注意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阳证实证均不宜用。
现代研究本品主含多种黄芪多糖及皂苷。能提高免疫机能和应激能力,延缓衰老,有强心、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骨髓造血及保肝、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