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
袁隆平,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扩展资料
贡献
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从60年代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过12年的努力,成功培育出了“三系杂交稻”。1976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1979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
如今,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百度百科—袁隆平
黄耀祥,水稻育种专家。开展水稻丛生快长动态株型结构的研究,创造了组群筛选育种法,使我国水稻矮化育种居世界依靠地位。是我国水稻矮化育种创始人之一。在国际学术界被称为“中国半矮化水稻之父”。
吴友三,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他在小麦抗锈育种上培育出十多个品种,对我国东北麦区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分离、鉴定,小麦耐锈性特点和机制的理论研究上做出了重要成果。
杨显东,农学家,棉花专家,他四十年如一日,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为提高棉花质量,增加棉花产量,解决我国棉花紧缺的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盛彤笙,农学家,兽医学家,在水牛脑脊髓炎、马鼻疽病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成果,倡导“大畜牧业”思想,为中国现代畜牧兽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
金善宝,农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享誉国际的农学家。1939年选育出的“中大2419”是中国小麦推广史上面积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一个良种。
李宗道,湖南农业大学教授,60年代创建中国也是全球唯一的麻作专业,著有《麻作的理论与技术》等,有“当代麻神”之称。
徐冠仁,中国核农学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1957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筹建了我国第一个原子能农业应用实验室,1985年获从事科研五十年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