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防蚊x止痒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21:18:31
字号:

夏日?防蚊x止痒术 宝宝被蚊子叮咬好像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这件事可大可小,小则红肿搔痒,大则感染疾病或是演变成蜂窝性组织炎。台湾地处亚热带地区,正是最适合蚊虫生长,尤其是潮湿闷热的夏季里,爸比妈咪可要加强防蚊,别让蚊虫靠近宝宝。 夏季一到,见「蚊」色变!

夏天一到,烦人的蚊虫又出来叮人了!全世界已记录的蚊虫有三千多种,出现在台湾的约有130种,真正会传染疾病的不超过10种。而且,只有雌蚊会叮人吸血维生,雄蚊以植物汁液、露水即可。到底夏季常见蚊虫有哪些?可能带来哪些疾病威胁呢? type1、三斑家蚊夜间户外叮人 身体较细小,体色为淡咖啡色,口吻端具有三段亮暗分明的三斑家蚊,主要孳生于水田、水窟、池塘、泥水坑、小溪沟等处,以夜间室外吸血为主,喜欢动物牛、猪等大型动物,以及鸟类和蝙蝠等,人类也是吸血对象之一。 染上日本脑炎的罪魁祸首 三斑家蚊是台湾传播日本脑炎的主要病媒蚊,如果被带有日本脑炎病毒的病媒蚊叮咬后,就可能会感染日本脑炎,但是日本脑炎不会直接透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传染。而流行季节在每年的5~10月,6~7月为流行高峰。 感染日本脑炎后,大部分患者没有症状,少部分有与感冒类似的头痛、发烧、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则会出现抽筋、颈部僵硬,甚至昏迷或死亡,致死率为20~30%。日本脑炎的恢复期较长,约30~50%有神经性或精神性后遗症,包含语言障碍以及脾气暴躁、性格不正常等。 目前并无针对日本脑炎病毒的有效抗病毒药物,仅能依据病情给予支持疗法,疫苗接种是公认最有效的预防方法。目前 *** 提供出生满15个月的幼儿接受2剂疫苗注射,隔年再接种第3剂,且自102年起,年满5岁的儿童于国小入学前需完成第4剂疫苗接种。至于爸妈预防方面,如果住家或工作场所邻近猪舍、水稻田等高风险环境或是自觉有感染风险,也可至卫生福利部部立医院等医疗院所自费接种。 外出穿长袖衣裤涂防蚊品 尽量避免于病媒蚊活动的高峰期(6~7月)在猪舍、其他动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点附近活动。若无法避免,应穿着浅色长袖长裤、身体 *** 处涂抹卫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药剂,避免蚊虫叮咬,以降低感染风险。目前研究证实有效的防蚊成份为DEET(敌避或待乙妥),不过有些爸妈担心此成分具有神经毒性,但其实只要正常使用,不仅可影响蚊虫嗅觉,也不致产生毒性。使用时可于距离皮肤或衣服约10~15公分处喷洒,同时喷洒于衣服袖口及裤管处可增加防蚊效果。如同防晒产品,防蚊药剂也需要补擦,若发现流汗较多或蚊子开始在身边盘旋聚集时,则建议应要补擦了。

夏日?防蚊x止痒术

夏日?防蚊x止痒术

type2、埃及斑蚊躲在屋内 白线斑蚊栖息室外 埃及斑蚊与白线斑蚊的脚上都有黑白相间的斑纹;不同的是,埃及斑蚊的胸部背侧有一对弯曲白线条纹及中间2条纵线,而白线斑蚊胸部背面只有一条白线。埃及斑蚊主要孳生于人工容器,包括花瓶、花盆底盘、水桶、废?胎、地下室及其他可积水容器;白线斑蚊的孳生处则除上述人工容器外,还包括树?、竹筒及椰子壳等天然容器。埃及斑蚊一般栖息于屋内,喜爱停留于衣服、窗帘及其他阴暗潮湿的角落,其飞翔距离一般约在家屋附近50~150公尺范围内。白线斑蚊则主要栖息于?孳生源?远且阴凉?通风的室外场所。二者均为白天活动,吸血高峰在午后4、5点及上午9点左右。 传播登革热的病媒蚊 埃及斑蚊及白线斑蚊是台湾主要传播登革热的病媒蚊。典型登革热的症状是会突发性38℃以上的高烧、头痛、后眼窝痛、肌肉痛、关节痛及出疹等现象。然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些人感染了登革热,症状轻微,甚至不会出现任何症状。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治疗登革热,只能听从医师嘱咐,多休息、多喝水,并适时服用退烧药,通常两周左右可自行痊愈。但若于发病后的第3~5天,病情突然加剧,像是剧烈疼痛、抽搐、昏迷、意识状况及血压改变等,须注意是否进展为登革热重症。 居家防蚊功夫不可少 有些妈咪想说,我家住在十楼,而且室内确实打扫,也确认过无一处适合蚊子的孳生,这样应该就不再担心蚊虫问题了?蚊子总不可能飞这么高飞到家里吧?虽然蚊子由地面直接飞到十楼的机会不大,但仍可以借由电梯运送,当电梯门开启时进入而来到高楼层,所以无论住在多高的楼层,居家室内防蚊功夫还是不可少! ?家中应该装设纱窗、纱门,若有破损应立即修补,并养成随手关窗门的习惯,以免蚊虫趁机而入。 ?家中的花瓶和盛水容器必须每周清洗一次,清洗时要记得特别刷洗内壁,否则斑蚊产卵于容器内壁接近水面处,干燥时最长可存活一年;只要水面再度超过卵线,虫卵会在几分钟内孵化。若是有暂时不用的花瓶、容器等应该倒著放。 ?睡觉时,最好挂上蚊帐,可避免蚊虫叮咬。 ?家中的阴暗处或是地下室应定期巡检,并可使用捕蚊灯驱蚊。 ?放置在户外的废弃轮胎、积水容器等物品马上清除,尤其是豪雨或台风过后易有积水现象,应防范蚊子大量滋生,同时杂物堆积处也要整理干净,避免蚊子藏匿。若没办法处理的部分应该请清洁队运走。 清除孳生源四大诀窍 1.「巡」:经常巡检,检查居家室内外可能积水的容器。 2.「倒」:倒掉积水,不要的器物予以丢弃。 3.「清」:减少容器,使用的器具也都应该澈底清洁。 4.「刷」:去除虫卵,收拾或倒置勿再积水养蚊。

夏日?防蚊x止痒术

type3、小黑蚊叮人后痒痛难耐 俗称的小黑蚊就是台湾铗蠓,是台湾原生种的吸血昆虫,时常成群叮咬人体,体长只有约1.4mm,叮咬时不易察觉。主要攻击部位以小腿为主,被叮咬的部位经常会又痒又痛,同时红肿,数日不易退,大约7~10天才能痊愈,严重者还会产生过敏反应。虽然目前并无相关文献资料显示小黑蚊会传播疾病,但其嗜吸人血的习性,对于爸妈及宝宝来说无疑是一大困扰。 通常在春雨或梅雨季节之后,潮溼温暖的环境是小黑蚊最喜爱的气候。吸血活动从早晨开始,到了中午~下午3、4点是吸血高峰,天黑后则停止吸血。平时隐匿于光暗交界处,包含竹林、走廊、凉亭、树林边缘大树下、花圃灌木丛附近、盆景区内、棚架下等环境,当感应到人的气味时,才会前往吸血,所以走动时不会被小黑蚊叮咬,而是停下脚步或坐下休息时,才会被叮咬。 定期清除青苔防孳生 最简单有效的防护方法就是穿着宽松透气的长袖、长裤及鞋袜,并在必要时使用防蚊产品于 *** 部位,除了可以防止被小黑蚊叮咬,也能阻断小黑蚊繁殖的必要血源,当小黑蚊吸不到血就不会有繁殖机会。小黑蚊的猖獗除了必须有充足血源之外,环境中还要有适合幼虫的孳生源,像是定期清除青苔以及保持通风状态,避免青苔滋生,都能够阻断小黑蚊幼虫的食物来源,大幅降低小黑蚊的孳生。

type4、隐翅虫接触恐皮肤发炎 夏天出没的隐翅虫,是一种小型昆虫,乍看很像是蚂蚁,也就是俗称「青蚂蚁」,身体大多为橘**,头、胸及尾巴是铁青色,腹部则是黑黄相间的环蚊,因翅膀不明显而得名。 隐翅虫喜爱栖息在农田、草丛或树林中,不过,若是阴雨湿热天气,或栖息处因整地、伐木或除草而受到骚扰时,活动会更加剧烈,甚至是倾巢而出。加上体型小的隐翅虫具有趋光性,夜间会飞往灯火明亮处,并可穿过家庭门窗的纱窗而潜入住家。 千万别出手打隐翅虫 和蚊子叮咬不一样的是,隐翅虫并不会螫人,但其体内含有 *** 性毒素,一旦接触到皮肤就会引起皮肤发炎反应,轻则红肿痒,严重者起水泡、溃烂。如果遇到隐刺虫,嘉义基督教医院儿童医学部部主任王壮铭医师提醒,千万别用手打,以免毒液大量溅出!而是以吹气或是拿东西把它赶走就好。 若不慎沾染隐翅虫的体液,应立即以大量清水温和冲洗,再以干净纸巾或毛巾压干该处皮肤,绝对不要用手抓,以免皮肤受损更严重,再迅速就医,切勿病急乱投医或迷信偏方。而预防隐刺虫骚扰的方式就是尽量避免在野外或草地上活动;睡觉时,关上灯火、使用蚊帐,以免诱虫犯罪。

夏日?防蚊x止痒术 蚊虫叮咬后的止痒

为何蚊虫好像特别喜欢叮咬宝宝呢?吸引蚊子吸血的因素,包含体味、体温高、二氧化碳浓度高等,宝宝的新陈代谢好,体温也相对较高,当然就容易被蚊子「叮」上了。 避免抓出蜂窝性组织炎 被蚊虫叮咬到的地方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搔痒的过敏反应,而且年纪越小的宝宝其过敏反应越严重,有时候还会肿得跟面包一样大,不过,随着年纪渐长,反应会越来越小。王壮铭医师提醒,避免让宝宝搔抓叮咬处,不仅是因为越抓,其过敏反应越严重,更担心的是一旦抓到破皮出现伤口,又不小心感染皮肤或指甲上的细菌,就会导致蜂窝性组织炎。 有时候,蚊虫叮咬的过敏反应与蜂窝性组织炎的症状看起来十分类似。王壮铭医师说明,蜂窝性组织炎通常是被蚊子叮咬后的2、3天,因搔痒抓破皮后,细菌入侵才会变成蜂窝性组织炎。如果蚊虫叮咬后,就肿了一大包,大概就只是过敏反应而已,但若是长脓还会疼痛,小心可能就是蜂窝性组织炎。倘若演变成蜂窝组织炎,就应尽速就医。治疗蜂窝组织炎需要规律使用抗生素,以免细菌没被完全杀死,容易再发生蜂窝组织炎感染,甚至造成抗药性菌株产生。 冰敷或涂药膏舒缓搔痒 被蚊虫叮咬后的搔痒感实在难以忍受,除了使用冰敷方式止痒,也就是毛巾冲冷水拧干后放置于叮咬处,减缓不适感之外,王壮铭医师表示,被蚊虫叮咬之后,皮肤会产生组织胺,诱发血管通透性增加,形成红肿,而组织胺释放会 *** 神经,造成痒感,此时可以涂抹抗组织胺药膏于患处。 若抗组织胺药膏效果不佳,可以擦点类固醇药膏,但类固醇效果较强,若使用过量,皮肤可能容易变薄,因此,王壮铭医师建议,如果是较不严重的症状,擦点抗组织胺类药膏就好;若症状较为严重,再使用类固醇药膏。若是真的不小心抓到破皮了,可以涂抹三合一类固醇药膏,预防细菌性的二度感染。 止痒偏方不仅无效,恐导致发炎感染! 坊间流传的止痒偏方,像是用指甲在肿包上十字按压、以原子笔画圈框住肿包、涂抹盐巴或口水,或是擦绿油精、万金油等含薄荷成分的产品以缓和不适,都是不恰当的做法,不仅无法止痒,还可能导致感染发炎。

王壮铭 现职:嘉义基督教医院儿童医学部部主任、嘉义基督教医院儿童医学部儿童免疫过敏科主任、嘉义基督教医院儿童医学部主治医师 学历:嘉义大学微生物暨生物药学系研究所 经历:台北荣民总医院小儿部总医师、专科医师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37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