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症吃什么好,可吃:冬瓜.西瓜.南瓜.白瓜.黄瓜.笋瓜.丝瓜.苦瓜.葫芦瓜.胡萝卜.山药.大白菜.小白菜.空心菜.竹叶菜.包菜.海带.西红柿.蒜葱姜.草莓.猕猴桃.茄子.葡萄.鱼.蛋清.牛奶.瘦肉.蜂蜜.核桃仁.梨.赤豆.芹菜.洋葱.花菜.莴苣.(高尿酸者应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量,并适当饮水)。
指导意见:
肾病病人要戒食肉类、蛋类、无鳞鱼类等是不科学的说法。相反,这些病人倒要多吃些蛋白质,特别是含有丰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鸡、鱼等。
肾病病人能够吃什么水果?
肾病综合征患者对吃水果的选择对身体的康复非常重要,其中有些水果是肾病综合征患者禁吃的,不但无益,反而有损健康。为此,本文对肾病综合征禁吃的水果做了总结,同时提醒大家去探望身体不适的肾病综合征病人时,应该选择对病人康复有益的水果,否则将事与愿违。
其实对于许多肾病而言,含钾高、含钠高的水果是应该禁食的,如:橙、鲜桔汁、香蕉、山楂、桃子、柿子、西瓜、柑、西红柿等。对于肾病综合征禁吃的水果归纳如下:
肾病综合症患者不能吃苹果:因为苹果含有大量的糖类和钾盐,摄入过多不利于心、肾保健;患有冠心病、心肌梗塞、肾病、糖尿病的人,不宜多吃。
肾病综合症患者不能吃香蕉:因为香蕉性寒,含钠盐多,患有慢性肾炎、高血压、水肿症者尤应慎吃。如果肾炎患者经常吃香蕉,就等于摄入了大量的钠盐,致使肾负担加重,浮肿、高血压等症状也会随之加重。
肾病综合症患者不能吃西瓜:西瓜含水量多,是盛夏消暑佳果,但肉质寒凉,年迈体虚者多吃易发生腹痛或腹泻;心力衰竭者和水肿严重的病人也不宜多吃。
肾病综合症患者不能吃柑桔:柑桔性凉,胃、肠、肾、肺功能虚寒的老人不可多吃,以免诱发腹痛、腰膝酸软等症状。桔子吃多了还容易上火,引起口角生疮、目赤肿毒、诱发痔疮。桔子述含有叶红素,过食引起皮肤上的**素沉着。
肾病综合症患者不能吃荔枝:荔枝连续大量地食用,会使人脸色苍白,产生头晕、心慌、出冷汗、打呵欠、乏力等症状,这是由于荔枝引起外源性低血糖反应所致,医学上称之为“荔枝病”。
肾病综合症患者不能吃柿子:柿肉含有大量的单宁、柿胶酚,单宁收敛力强,故便秘症患者不宜多吃。另外,空腹吃柿子或吃蟹后食柿子,易产生柿石。因此,胃炎、胃酸过多、脾胃虚寒等病人,及在空腹、劳累后最好不食或少食柿子。
1.杨桃,肾病不宜
杨桃,是一种产于热带、亚热带的水果,营养价值不错。有不少报道,肾病综合征患者吃杨桃后复发,尿毒症患者吃杨桃后中毒昏迷,甚至死亡。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美国等都有不少类似的“杨桃中毒”报告,症状以肢体麻木、意识障碍、癫痫、呼吸困难等神经系统症状和打嗝(呃逆)、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主,有较高的病死率。很多肾内科医生把杨桃称为“肾病患者克星”。
根据现有记载,杨桃导致肾病者“中毒”并不需要吃很多,一个半个就可以发病;症状严重程度与杨桃的产地(种类)、进食量以及进食者肾功能都有关系。
杨桃导致肾病患者中毒的机理还不是很清楚。有报道说,2013年巴西研究人员在杨桃中分离出毒素Caramboxin(其化学结构与苯丙氨酸有点像)。该毒素对肾脏健康的人没有威胁,很容易从肾脏排泄掉,但对肾功能不全病人,尤其正在接受透析的患者就另当别论了。它会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加重肾病,还会让机体产生系列变态反应,损伤神经系统。
健康人群吃杨桃没有问题,但安全起见,肾病患者,甚至曾经患过肾病的人,都不要吃杨桃或杨桃汁、杨桃罐头等;高血压(易并发高血压肾病)、糖尿病患者(易并发糖尿病肾病)在吃杨桃之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肾功能;老年人,即使肾功正常,也不要吃很多杨桃;婴幼儿可能也要注意。
荔枝
2.荔枝与荔枝病
一些人(儿童最常见)吃完荔枝后会有低血糖反应(严重的会昏迷),民间称为“荔枝病”。但荔枝引发的病症很可能是一种急性神经系统疾病,同时有低血糖症状而已。
到目前,荔枝病发生的确切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以前医生们推测因为荔枝的果糖含量高,进食后通过胰岛素反应导致低血糖。但与香蕉等水果相比,荔枝中果糖含量并不高,而且果糖也不会明显刺激胰岛素分泌,所以这种说法显得很牵强。
新近的发现表明,荔枝病很可能是由两种毒素——次甘氨酸A(Hypoglycin-A)和α-亚甲环丙基甘胺酸(α-(Methylenecyclopropyl) glycine, MCPG)引起的。这两种毒素会破坏机体糖异生过程中的一些酶,并影响脂肪代谢,干扰了机体生成葡萄糖的能力,导致急性低血糖。该说法来自美国CDC报告和发表在柳叶刀全球健康杂志的研究,可信性较强,但也不是铁板钉钉的结论。不过,有两点比较肯定,其一,空腹吃荔枝更容易发生荔枝病;其二,未成熟的荔枝中含上述毒素较多,更容易导致荔枝病。
根据现有的报道,儿童发生荔枝病的风险比成人大,所以儿童不要空腹吃太多荔枝,尤其是还没彻底成熟的荔枝(比如北方市场上常见的荔枝)。
芹菜
3.芹菜与皮肤变黑
最初把芹菜与特定的皮肤病联系起来,不是吃芹菜,而是接触芹菜。农场工人在采摘芹菜后,手上出现水泡,痊愈后,患处的皮服变黑了。目前已经知道,芹菜中含有的“呋喃香豆素”应对此负责。
呋喃香豆素是一类广范存在于植物中的光敏化学物质。“光敏感”的意思是,在阳光(紫外线)的帮助下兴风作浪。这些物质可以吸收波长为320~380纳米的紫外线,获得高能量后在皮肤细胞中大搞破坏活动,包括与DNA结合,阻碍正常的复制和转录;破坏细胞膜,导致细胞死亡,引发黑色素沉积。其结果是皮肤起红疹、长水泡、变黑等,症状严重程度与紫外线强度、身体状况和接触呋喃香豆素剂量有关。
除芹菜外,莳萝、柠檬、酸橙、佛手苷、无花果和苋菜等也含有光敏感物质,但除非大量食用,一般不用在意。在食用很多这些蔬果(如蔬菜汁),或者是皮肤直接接触它们之后,应避免长时间日晒,或者涂抹更多防晒霜。